关键词: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检验检测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分析
质检设施落后。经调查实践发现,当下国内大多数地区农产品质检部门所配设的质检器材尚不完善,以化学药剂残留检查为例,很多质检部门并未引进这项检测设备,这就导致质检部门不能依靠自身力量做好农产品的相关检测工作。另外还存在机械设施落后的问题,很多质检部门所配设的质检设施早已远远超出规定范围内的使用限度,多于5a,乃至达到10a,这使得质检设施同社会时效性相脱离,直接降低了农产品质检工作的有效性。
体系不完善。首先,专门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机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庞杂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诉求,致使质检工作出现漏洞,品质差、安全性不够的伪劣农产品流入流通市场。其次,区域不均衡现象显著。例如我国南方、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质检体系更为优化,而西北部等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在质检工作方面相对薄弱一些,所设置的质检部门也较为简陋,规模小、人员少、技术设备不足,阻碍了农产品质检工作。
质检从业者素质不够。不少负责农产品质检事宜的工作人员自身未具备体系化、专业化的农产品质检知识和技术,科研、教学人员和学者占据很大一部分,特别在县级质检机构,专业性质检人才缺失现象尤为普遍。另外,很多质检人员缺乏能动性,在进入质检行业后不注重自身技能的强化。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关键举措
加大检测体系构建力度。现阶段国内农产品检测中心不断得到深层次的发展,且逐步将范围扩展至全国各个县级机构。在开展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的构建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和独特优势,特别是针对那些具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大检测力度,踊跃剖析不同地域内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及资源特色,一步步带领广大农民朋友科学、高效地开展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和栽培。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级农产品质检部门展开体系化的监管,以省级质检部门为着力点,逐步向市、县级地区延伸,继而构建起一个全面化、体系化的农产品质监体系网络,注意将更多的精力投诸于强化县级基础性农产品质检部门的建设工作上。其次,围绕国际性标准,拟定出整合性的准则体系,然后再结合不同区域的农情差异加以调整和优化,构建起一整套适应当地农情的地方准则体系。
强化市场质量监督,适时做好调整。构建并优化农产品行业的检验机制,针对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加以恰当、有效地引导和管控。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控力度,防止他们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肥料,避免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可以在农贸交易市场设置化学药剂残留量监察机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农产品专营专销机制,对那些符合质检要求的农产品加以标记,在特定区域销售,以保障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品质优越、绿色安全、食用安心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