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医院

医改背景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思考与探讨

作者:王迪①王建敏①张国君①花蕾①
【摘 要】分析了医改背景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内涵和影响职业精神建设的因素,针对职业精神建设中医务人员情感认同缺乏、职业价值标准模糊等问题,建议完善职业精神认知、健全激励制度以及树立医务人员正面公众形象,做好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全面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务人员 职业精神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18.10.18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under context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 WANG Di, WANG Jianmin, ZHANG Guojun, HUA Lei// Chinese Hospitals. -2018,22(10):57-58

【Abstract】The concep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medical staff’s professional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care reform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ambiguous of career value in professionalism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such as deepening professionalism awareness, promoting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building good public image has been presented to improve medical staff’s professionalism, medical quality and construct harmonious hospital 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medical staff, professionalism, healthcare reform Author's address: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45, Changchun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RC

随着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特别是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全市3600多所医疗机构同步推行,涉及面广,力度大。公立医院改革是其中重要一环,强调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关键环节是撤废“以药补医”体系,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增收医事服务费等手段进一步将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建成以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维护公益性为主的新体系[1]

。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彰显的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进一步提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修养,重视职业精神建设。

1 医改背景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内涵

美国内科理事会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内涵高度概括为利他、义务、优秀、职责[2]。国内有学者认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是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3]。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实际上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面貌,是个人精神、职业精神在医疗领域的综合体现。纵观当下,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就医模式悄然转变,尤其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概括来讲,大致可以归为以下3点:一是个人技术的胜任。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精湛的手术技能、熟练的护理技术,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二是置患者利益于首位。医务人员身上不仅承载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更加寄托了患者对健康的希望。医务人员应当履行这份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不负生命重托,时刻置患者利益于首位,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三是医务人员对社会的承诺。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过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更应在自身求知创新的同时,将医疗科学知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2 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影响因素

2.1 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体制改革为促进医院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冲击着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念。不能否认,在一定时期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医务人员忘记了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失去了职业信仰和精神依托,忽略了职业道德,只寻求个人发展机会,忽视了职业的社会价值,淡化了所肩负的职业责任。同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医疗技术快速进步,冲击着医务人员传统的职业思维方式,使职业价值和职业认知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将竞争机制引入医学领域,且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为医学发展增加了活力,但也酝酿了非理性的竞争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危机。

2.2 医务人员个人需求因素

由于医疗存在高风险,医务人员必然要承担着巨大的职业压力。一是忙碌的诊疗、加班的抢救、被媒体过度放大的纠纷都不断冲击着医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使医务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职业满意度。二是医务人员休息时间难以保障、缺乏安全感、被尊重程度较低,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许多医务人员对职业精神的理解还只停留在口号上,缺乏亲身实践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积极性。三是目前职业精神建设尚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抓手,职业精神内化成个体意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难免造成职业精神建设的肤浅化和表面化。

2.3 社会文化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成为医疗的“最高”伦理。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患方的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有时会存在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的模糊。医患双方知识不对称有时会导致患方的知情同意权与医务人员医疗职责的冲突,正如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所折射出的当规则、制度与患者利益之间,患者本人意愿与近亲属意愿之间相互矛盾时,医务人员该如何抉择,值得深思。因此,现实环境下诸多选择的两难性也带来了职业精神建设的困境和选择矛盾。由此可见,在推动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的过程中,从社会文化层面凝聚起价值观念的共识,对于促进医患双方明确自身社会角色,规范医务人员认知、思维方式以及医疗行为,无疑显得更加重要。

3 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策略

3.1 完善职业精神认知,促进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内化

当前,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传统所强调的职业道德层面。传统职业精神强调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缺乏对医务人员个体意识和情感需要的重视。在当前背景下,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变迁,单纯强调奉献的职业精神已缺乏现实根基,不利于职业精神的认同,限制了医务人员职业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削弱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职业精神建设中需要重视医务人员个体的内在需求,在诊疗过程中不应只强调医务人员对于健康的守护,还应体现医务人员的尊严和价值。医务人员作为正常的社会个体,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注重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将有利于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认同和实践。

3.2 健全评价和激励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目前,我国职业精神制度建设中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情况。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抽象性,很难清晰界定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更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和量化指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的难度。因此,如何在制度设计上激励医务人员去提升职业精神,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意义的课题。通过构建医院内部有效的管理制度,探索构建患者满意、同行认可的多元化评价手段,使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与评价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将薪酬待遇与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挂钩,有效激励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精神修养的积极性。

3.3 树立医务人员正面公众形象,增强职业幸福感

新闻传媒在发挥舆论监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层面,应充分利用包括医院网站、微信平台、医院微博等在内的多种宣传方式发布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典型,主动树立医务人员正面公众形象。除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宣传医院涌现出的爱岗敬业等典型人物和事件外,还应加强院内宣传,利用院内展板、院报、候诊空间电视屏幕等多种宣传形式报道院内好人好事及工作风貌,让医患双方增进理解和换位思考,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增强职业幸福感。社会层面,要不断发现、总结、推广医疗卫生行业先进人物事迹,通过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公益广告、电视剧等多种形式,不断树立医疗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让社会大众增进对医疗卫生工作的了解和认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此外,要充分发挥医疗行业团体和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引导,提升医疗行业和社会间的相互信任[4]。

参考文献

[1] 李玲.新医改的进展评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5-9.

[2] Latham SR.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a parsonian view [J]. Mt Sinai J Med, 2002, 69(6):363-369.

[3] 王建敏,王香平,张国君,等.从368所医院院训的调查研究看医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院,2015,19(12):49-51.

[4] 汤金洲,舒真鹏,王志玲.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10):94-96.

通信作者王建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高级政工师、助理研究员E-mail:[email protected]

[收稿日期 2018-02-28](责任编辑 鲍文琦)

 

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医学新技术引进的认知态度研究

医学新技术应用中患者参与决策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评价研究

西部某市县级医院医生对医学新技术认知与行为意向调查研究

西部某市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对医学新技术认知与行为意向调查研究

基于医务人员视角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研究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社会网络视角及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