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半边头痛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是偏头痛,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并不只是半边头痛,而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中到重度、搏动样的头痛,头痛位置多在双侧颞部(太阳穴),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
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大约为9.3%,也就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偏头痛。按男女比例细分,也就是每10个女人中就有2~3个人有偏头痛。所以,身边那些被诊断为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的患者不排除偏头痛的可能。
根据目前最新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第3版),慢性偏头痛定义是每月至少15天,且超过3个月的头痛。这其中包括一个月内有8天头痛并有符合偏头痛发作的相关症状。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优势明显
偏头痛是种难治的疾病,在某种意义上讲偏头痛是不能被“治愈”的,也就是说,患者需要在医生专业的帮助下学会在有限的人生中与偏头痛和平共处。然而,在我国,因为种种原因,偏头痛出现慢性化的患者日益增多。2010年7月,肉毒毒素在英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同年10月,美国FDA也批准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2016年美国发表相关指南对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进行了A级证据级别的推荐。2017年《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对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也进行了相同的推荐。
那么,该如何使用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
多数研究者认为注射部位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推荐针对疼痛点和触发点的注射治疗。最常选择的注射部位是额、颞和颈枕区。
和传统的口服药治疗相比,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慢性偏头痛优势明显。
传统口服药物可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包括抗癫痫药、抗抑郁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因口服药物多为每天多次服药,且药物存在头晕、疲乏、体重下降、肝功能损害,甚至诱发抑郁障碍等多种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降低。
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一旦起效,其一次注射治疗的疗效可维持3~6个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再有,在中国,肉毒毒素目前主要用于美容领域,慢性偏头痛患者在使用肉毒毒素治疗头痛的同时还兼具美容功效,这是肉毒毒素治疗的另一大优势。
总之,慢性偏头痛作为一种由偏头痛转化而来的头痛类型,其致残率高,家庭负担重,对于慢性偏头痛患者来说,肉毒毒素是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患者需要选择专业的神经科医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