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填补了苏州评弹研究史的空白,且作为社会史研究成果来说也是极为出色的。笔者有幸获得唐力行教授的亲赠这套巨著, 厚厚的三本,内容翔实,资料丰富,考证严密, 单是全书选择的专家题词、彩色图片共计100多幅,都均十分珍贵 。上卷中如1949年7月21日上海《大公报》第8版米高美书场日场的海报,1949年7月1日上海《大公报》第8版大百万金空中书场的海报以及说书人登记证与执业证书等, 均属难觅的珍品。
一、研究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史料的杰作
唐力行教授在序言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在中国蓬勃兴起,学者们以整体史的新视野重新审读历史,不再满足于政治史和精英史,而是将目光向下,关注长时段的文化、心态、习俗、信仰、仪式、组织、结构、区域、普通人的生活、地方社会对国家的制衡等。“而这些长期被忽略的历史要素大多是沉淀于具体的区域社会中的。因此,社会史的研究必然导向区域史研究。”早在2002年,唐力行教授到英国参加社会文化史会议,就留意到与会的欧美和中国台湾学者就在区域社会经济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就,但也感觉此类研究中必须有文化的因子,才能将研究工作推向深入。“在做了充分的学术论证后,我确定以苏州评弹(又简称评弹)为切入口,开展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的研究。“苏州评弹不仅是观察江南社会的窗口,它与江南社会本就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缺失了评弹元素,我们心中的江南将不复存在。 ”“选择评弹文化为切入口不仅因为我是苏州人,我的父亲就是一个说书人;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父亲唐耿良先生当时正在撰写他的回忆录,为了帮助他整理成书,我大量地接触了评弹历史和民国以来的评弹资料,深入认识了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的血肉联系。”但以往对评弹的研究都是从曲艺史或文学史的角度进行的。现在要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全新视野开展研究,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前期成果,学术难度是相当大的。“解决的办法还是从资料入手。”从2004年开始,唐力行教授团队逐步搜集到评弹与江南社会生活相关的资料200多万言,广泛涉及正史、地方志、笔记、文集、杂志、小说、档案及苏州、上海两地的报纸等。 以资料为依托,唐力行教授组织的学术队伍在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的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在研究过程中唐力行教授对评弹艺术对江南人的性格、社会风尚和价值伦理的巨大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评弹有着如此强大的传播力,一是评弹脚本多源于市民文学······历代文人也有为之书写或润色者,如清代女弹词作家邱心如、陈端生等,近现代文人平襟亚、陆澹庵、姚苏凤、陈范吾、陈灵犀等。二是说书人与台下的听众又面对面的交流,说书人会在听众的眼神、表情及对书情的反应中可以感受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部分图片资料二、为构建苏州评弹学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上卷是介绍新中国建立前的苏州评弹,中卷从新中国建国初到60年代中期,下卷从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为便于检索,本书以时间纵向为主,辅之以横向的专题,纵横结合,全方位介绍了苏州评弹的变迁,系统梳 理了评弹发展历史、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以苏州评弹的新资料研 究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的新问题,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展现了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互动的极其丰富的历史画面,回应了苏州评弹研究存在的三个终极问题:苏州评弹是什么、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将往哪里去。有人认为该书反映了“苏州评弹的前世今生 ”,这个 归纳无疑是十分恰 当的。
全书共有十一章,上卷 六章:第一章,评弹与江南 文化;圏第二章,评弹艺人与 社会交往;第三章,评弹与行业组织;第四章,评弹的演出场所;第五章,评弹与江南社会生活;第六章,评 弹与江南社会变迁。附录资料均十分珍贵,例如民国三十四年(1945)11月苏州评话 弹词研究会理鉴事简略表,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会员名册,清代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苏州书场情况一览表,1930至1931年苏州城区及乡镇娛乐情况及茶馆书场一览表等。该书上卷第一、六章为全书的重点所在。从中可以理解苏州评弹在江南社会中的特殊地位。评弹作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传统项目,其兴衰必然与社会形态变化密切相关的。它从 最早的唱本发展到艺人的演唱, 就是社会文化需求发展的需要。苏州评弹又离不开江南文化, 因为它本身就是江南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会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随社会变迁而在内容或形式上发生变化。如上卷第一章“评弹与江南文化圏”就追根 溯源,以 大批翔实的资料详述了评弹的缘起和发展。以下谨列三条。
“弹词为吴郡所有”“其后以弹词名者四家,曰陈、姚、俞、陆,俞则俞秀山也。四调中俞调独传,或讹为虞调,调出自虞山,非也。厥后又有马调,马名如飞。”“……弹词家之能持久与否,不知 者辄 谓其必视听客之多寡以为进退,而不知非也”“……然弹词亦有派别,今即俞调马调比较言之。俞调音节宛转,善歌之者,如春莺百啭,竭抑扬顿挫之妙。此调便于少女。如飞出,一变凡响,以科举时代之八股例之,俞调犹管韫山,而马调则周犊山,亦弹词界之革命功臣也”(徐珂:《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弹词》,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43―4946页 )
“说书向以江南为最盛行,有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主人,均以工于此道······。及后王周士、遇乾(按:俞秀山,非遇乾也)继起,一以御前之弹唱,一创新腔为俞调,此风更增长,而开道咸间马赵姚王四大家之盛况矣。“以艺术论,则如飞果仍可居长,而赵姚则因其一为弹词,一为评话,未能兼赅二者之长,实尚不能与王石泉同日而语也。”(1925年9月11日《申报》,王宪喣:《说书丛话[二]》
“苏州 茶馆极多,大半兼做书场。在民元时,苏州有“难做两只半”之说。观太监弄前老义和、醋坊桥之金谷及平桥直街之松风阁。三 只茶馆中何者为半 只,笔者现已失记。”(1939年2月21日《生报》,茅栗园主:《听书随笔》)
第六章共有三节: 评弹与社会教化、评弹与社会公益、评弹与社会变动。其中第三节首条摘自1915年7月10日《申报》广告《爱国醒世小说〈欧战弹词〉》“本局鉴于说部感化社会之能力甚大,而弹词尤过之,深感一般普通社会人民皆知此事之原因与兹事之真相,奋爱国之壮志,共振国威。爰特搜罗欧战事实,一一口描手语,尽态极妍,编成清浅弹词,以其雅俗共赏。”第24条摘自1949年2月12日《上海书坛》,《书坛的 畸形发展》“溯自抗战胜利以后,说书的蓬勃气象,较诸江浙沦敌时期,有过之无不及。今岁的书苑,更是飞黄腾达,在上海一地,新设书场 就有五六处之多。这在书坛届是一个好现象,以从业员说,又可多几个出路;不过就整个社会说,该是一种悲哀,因为这可说明了现社会中有闲阶级的众多,苦闷的人们日众·······要知道目今岂鼓乐升平的时候,一切不过畸形吧了!”对这一条笔者深有感触。其时笔者已是名中学生,亲眼目睹当时苏州情况确是如此。住家附近三家书场春和楼、梅园、大中南盛况空前,而前线战事甚急。三大战役后,解放军准备渡江,囯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许多军政要员纷纷南下逃往台湾,金圆券贬值,民不聊生,而大多数有闲阶级和生活相对稳定的小市民、店员等却都在书场消磨时间,有的当红评弹艺人一天赶场四、五场不足为奇,有的还得深夜赶电台演唱!所谓的畸形的发展,也确实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吴文科、陆军为《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题词周良、罗扬为《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题词以上仅是上卷资料的少量摘录,也反映了苏州评弹文化发展的一角,从中可窥见苏州评弹渊源及江南文化底蕴之深厚,其中徐珂的记载最有价值,不仅叙述较为全面,更对弹词业务十分熟悉,对艺人的状态和社会市场的变迁均记录翔实。
中卷七、八、九三章则集中汇集建国后的评弹事业发展变化的资料,仍紧扣社会发展而分述。如第七章,共有四节,第一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艺人的社会活动 与生存状态”,列举可以反映了艺人的社会活动、政治生活、社会公益、生存状况、评弹改进协会等新 设组织等一系列情况的历史资料。如1949年8月20日《上海书坛》第一版刊载的健翁所写《望弹词票友义播劳军》,而1949年10月9日《上海书坛》第一版刊载的了张鸿声所写的《清河书话》——“最近我们评弹会,内幕异常忙碌,但不彻底的事情很多。在这全世界保卫和平,毎一个人须去夺取一切,一味地不正当斗争,未认清目标?主义是什么,既大家向苏联看齐,那末要晓得,不劳而获是没有的,就是要一切都是自己去争取、生产。依赖别人,羡妒成性,我可武断一声,照这 样下去,究是一个失败者。”——是当年10月9 日为庆 祝“全国政协会胜 利大功告成,人民政府成立”“同时保卫和平,上海各界三千人大游行后”张鸿声所写的,表现了评弹艺人在解放初的活动和思想情况。
下卷共有第十和十一两章与附录,第十章为“复兴的评弹艺术”,按时间分为1976年―1981年、1980年―1989年两个部分。在此着重辑录两条资料。
“自从有评弹起,历代的著名演员,都力图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有所创造,有所发展,这就是前辈艺人所说的:‘说书、说世、说势。’这里的说世,就是指生活和情理,说势,就是符合时代形势。传统书,必须经过革新才有生命力。改革中要注意学习传统的精华。学习,是为了继承,为了超过。书情要适应潮流,说法新颖,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富有时代气息。革新要吻合大多数听众的意志,否则就是闭门造车。”(1983年9月2日《苏州报》,张少伯:《评弹改革小议》)唐家璇为《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题词“······评弹界的多数同志认为:青年人与我国的历史人物素无仇隙,为什么一定不爱听传统书呢?原因是,我们的有些传统书中还存在着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有些情节不够合理,表演程式、说表语言更过于陈旧,只要去芜存菁,不断革新,采取整旧、创新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就能争取到大量青年观众。”(1983年6月25日《苏州报》,汤乃安:《淡谈评弹要就青年》)
这两位艺人以亲身体会谈到评弹传承创新与争取青年观众问题,对今天仍有启示。
第十一章为“新时期评弹危机与保护”。本章的第二、三节着重谈了“新形势下评弹保护”与“新时期新面貌”两个话题,对如何将评弹这一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继承发扬下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谦虚谨慎,朴实苦干的唐力行教授
我与唐教授在2011年夏天,于上海评弹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借苏州吴中区评弹团会议室召开的“菊坛名家 丛书、评弹系列”组稿活动中相识。该活动由时任上海评弹团闭长秦建国主特,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级编辑唐燕能协助。唐教授也随坐,认真倾听大家发言。在会上,我作了自我介绍后,提出了组织写作的五位著名老演员人选,同时表示自己年逾八旬,虽与蒋月泉先生有过短期交往,但确已不宜认领写作任务。而唐力行教授只是认真倾听和记录大家发言,直到会议结束才发表看法了自己的看法,发言言简意赅,却是一再强调编写这套评弹系列丛书的重要性,并恳求的大家支持与合作,那种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途休息时,他专门与我握手交谈。我们相谈甚欢,我告诉他20世纪80年代初与他父亲唐耿良先生的接触情况——正是唐耿良先生帮助我办理调去上海评弹团手续、协助蒋月泉老师撰写回忆录。其后唐耿良先生还风趣地问我:“是否对苏州评话有兴趣,能否也协助我写写回忆录?”会议后我告诉他已拜读过他为唐耿良先生整理的《别梦依稀》一书,唐力行教授却只是谦虚地表示欢迎多提意见,又一再问我在苏州大学哪个系的,这次为什么不愿接受当年承诺撰写蒋月泉传的任务,经我再三解释,他也表示赞同。
此后我们沒有联系过,直到2018年6月《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在苏州举行刊发仪式后,我们又取得联系,他还记得我,并一再表示读过我在《曲艺》杂志等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苏州评弹 文章,并寄赠了《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样书。此时我视力衰退,阅读有困难,本想婉拒,但又怕辜负他的好意,最后还是愧纳。从那以后我俩保持微信联系。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研究却是一丝不苟。在《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的整理过程中,凡事亲力亲为,认真组织写作班子,广泛搜集资料,还认真研读海外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资料深入细致地展开讨论。荜路蓝缕,终于有所收获。由此可见他工作作风踏实苦干,而且他几乎全部精力都扑在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可敬可叹,令人钦佩!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