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曲艺

博采众家之长 丰富坠子之艺

作者:文 杨秀玲
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曹元珠,自幼从艺,艺术造诣深厚。她的河南坠子自成一家。2012年5月,笔者曾多次采访曹元珠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她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善谈的曹老,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河南坠子发展的历史和她本人的从艺经历,很多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一、走南闯北

河南坠子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样式,成为天津主要的曲种之一。曹元珠8岁开始,跟北路坠子琴师曹永才学艺。曹永才能拉会唱,不仅是她的生活伴侣,更是良师益友。期间,她跟曹永才学了《王河卖父》《回杯记》等传统小段,师父按河南坠子“合、教、永、元、明”辈分,给她取名曹元珠。学徒期间,曹元珠边学艺边随曹永才演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她去过北京、山东、南京、上海、香港等多个省市地区,1953年,才由南方返回天津,后加入天津市曲艺团。

在北京,她住在河南坠子演员董桂芝家。董桂芝的“董派”是河南坠子三大流派之一,她唱三国段子起家,成名于天津。那时,曹元珠还小,每天董桂芝前脚出门,后脚曹永才就带着她去剧场看董桂芝演出。这对曹元珠后来从事坠子表演艺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3岁时她随曹永才到了山东济南,在十一马路的小剧场演出,曹元珠看到许多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琴书、京韵大鼓演员在此演出,她非常兴奋。整天耳濡目染,同台演出,她学到不少好唱段、好动作,遇到不少好老师、好同行,丰富了自己的表演和曲目。

1947年以后,曹元珠在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每到一处她的艺术水平就提升一截。在南京、上海,她接触的曲艺老艺人最多,如高元钧、刘宝瑞、王树田、王殿玉、韩凤田、孙少林、林红玉、小兰英、于素雯、何砚樵等,他们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成为她不断追赶的目标和不断提升的动力。而大都市的演艺市场、人文环境、欣赏水平。也促使她在表演、装扮、学艺等多个方面“精雕细琢”。1950年7月成立的南京市曲艺工作团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一个曲艺团体组织。曹元珠从香港演出回来后参加了该组织。与她一起参加的还有相声演员刘宝瑞,单弦演员李兴海,京韵大鼓演员富贵花等。1951年,该团部分演员与南京后勤政治部文工团合并,组成抗美援朝慰问团,赴苏北、徐州、山东兖州等地慰问演出,在病房内曹元珠为战士们演唱《中朝人民一条心》《十女夸夫》《小大姐捡棉花》等坠子曲目,受到热烈欢迎。

二、博采众长

曹元珠天赋好,悟性强,能吃苦,好学习。她不但努力学习“乔(清秀)派”以及其他坠子流派的艺术,而且随时注意汲取山东琴书、山东大鼓、山东快书、京韵大鼓等姊妹艺术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演唱曲目和艺术表现力。在山东演出时,她跟山东琴书“邓派”创始人邓九如学了一段《吕洞宾戏牡丹》,由于她不会男腔板式,又不能用山东语言演唱河南坠子,只能私下里用坠子老腔去套山东琴书的唱词,用她自己的话讲:“这叫安腔设计”。“安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曲调融合得恰当,听起来不生硬,还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她听山东大鼓,就“套”学山东大鼓一个段子。她的保留曲目《战马超》,就是那时在山东跟郭利轩老艺人学的。她从不固步自封,边学边演,边唱边改,只要观众喜欢爱听。曹元珠习惯用“拆洗”一词,形容当时自己是如何博采众长的。实际上,她的这种“拆洗”是与传承和创新分不开的,为此,她下了不少功夫。

其一,“嫁接”传统曲目唱词和表演。曹元珠演唱的传统曲目除师父教的以外,大多是学习吸收精华,揉进自己的感悟,然后“嫁接”到自己的表演中。在山东,曹元珠跟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学了一段《李逵夺鱼》,她的刀枪架子没有脱离林的衣钵,像“向前打了个冲天炮,举火来烧天。”就是照搬了林红玉的一套动作,而唱腔则是她照猫画虎自己“安”的。

其二,向名家“偷艺”学习名曲名段。曹元珠从小没上过学,文化底子薄,刚开始套用别人唱段创编河南坠子新曲目也不习惯。但她慢慢地在学中悟,在悟中学,其演唱风格和水平甚至超过了原唱者。比如她学的山东快书《鲁达除霸》是高元钧的拿手段子。为学这段曲目,她每天表演完节目赖着不走,掀开后台的门帘,偷听演唱,把唱词默默地记在脑子里。有一次,高元钧有事来不了,要跟她调换场次,正好他们两场挨着,曹元珠满口答应。又听说高元钧要调换曲目,不唱《鲁达除霸》,她更加高兴,说:“你不唱,我唱。”高元钧一听说她要唱《鲁达除霸》,满心疑惑,坚持不走了,听她怎样演唱自己的段子。当曹元珠唱到大寒韵时,台下叫“好”声不断。等她唱完,腿还没迈到后台,高元钧一把拉住她,连声说:“妹子,你好啊!不错!太棒了!”只是曹元珠至今仍心存愧疚,毕竟自己是在“偷艺”,这是过去艺人们最忌讳的。高元钧不仅没生气,更没怪罪自己,还一诚心鼓励,老艺术家的艺德让她始终感激。

其三,“模仿”使其超越前人。曹元珠是有心人,她不仅学各家各派的演唱风格,还学他们的表演动作,甚至台步的起走。在上海,她跟京韵大鼓演员章翠凤同台演出,章翠凤的台步走法,让曹元珠看得入迷。只要章翠凤上场,曹元珠必在一旁留心观察,她的一个撩帘动作,一个跑圆场,曹元珠都不放过。回到家,她暗自琢磨,私下模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苦练下,再次上台表演,其台步走得比章还要好看。

三、演艺·留艺·传艺

曹元珠一生保留下来的河南坠子曲目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秋江》《游湖借伞》《宝玉探病》《战马超》《韩湘子度林英》《黛玉悲秋》《晴雯撕扇》《擂鼓战金山》《杨七郎打擂》《黎明灯火》《送新图》《军民鱼水情》《偷石榴》《好民警》《一对小青年》《怀念毛主席》等。如《宝玉探病》《大老王剃头》《黛玉悲秋》《秋江》及返场最多的唱段《偷年糕》《矬大姐》《两头忙》《拙大嫂》等,被灌制成唱片、盒式音带、VCD光盘。

曹元珠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声情并茂,生动传神。曹元珠的演唱特色可以用12个字概括:声情并茂,生动传神,极富韵味。她不仅归纳、汲取、传承了前人优秀的艺术表演技巧和曲目,还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改进、提升自己的唱腔特色,走出了一条由“必然”到“自然”的艺术道路。在演唱风格上,她虽宗“乔派”,又不拘泥于“乔派”。如“乔派”的唱腔独特,旋律固定,与传统坠子有较大的区别。曹元珠在表演中沿袭了“乔派”“起腔”的基本特征,而在“平腔”上又与乔派有所不同,创造了自然、抒情、缠绵、委婉的腔调样式,该腔调主要体现在《黛玉悲秋》《宝玉哭黛玉》等作品中。

2.广收博采,化为己有。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曹元珠十分注意固本清源,锐意创新,既保持、突出了河南坠子传统的艺术特色,还重视虚心请教,博采众长,不断进取。她始终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更不为所获得的掌声和赞誉所陶醉,始终为新时代新观众不断增长的文艺需求而努力着。她将学到的别家艺术精华部分进行“拆改”“融合”“安腔”“套词”,化为已有,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也丰富了河南坠子的曲目存量。例如在南京演出时,她主要演唱三国段子,如《战马超》《收姜维》等。那时,她只有十七八岁,她演唱的《收姜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取有舍。她走心学,用心唱,声情并茂,常常感动得听众潸然泪下。新中国成立后,她回到天津,又上演了大量的新编曲目,如《小二妮上堤》《女货郎》《雨夜辨奸记》《送新图》等。这些新曲目有的是别人写词她按腔,有的是亲自创编和修改。在专场演唱会上,她唱过两场不同的曲目类型,一种是红楼曲目,有《宝钗扑蝶》《晴雯撕扇》《遣晴雯》《探晴雯》《黛玉悲秋》《宝玉探病》《别紫鹃》《哭黛玉》等;一种是三国曲目,有《战马超》《古城会》《走马荐诸葛》等,均令人叫绝。

3.广交朋友,虚心请教。作为一位深受观众和听众喜欢的艺术家,曹元珠对艺术的热爱胜过自己的生命,只要有机会她就参加演出,只要有演出她就不忘广结朋友,虚心请教。著名电影演员孙景璐,《大公报》记者、薛涛诗研究专家张蓬舟等都是她的好朋友。如天津刚刚解放时,曹元珠演唱的第一个新曲目就是张蓬舟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而张蓬舟创作的《秋江》让她获得了金唱片奖。为演好《战马超》,她还亲自登门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松樵请教。

4.收徒授艺,传承曲艺。曹元珠一直关心着曲艺人才的培养,把培育年轻优秀的曲艺人才看作是曲艺兴衰存亡的大事,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大革命”后,曹元珠的主要阵地由舞台转向讲台,她希望把自己的艺术所得和整理的优秀曲目留给后人。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时,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选人育人到选材授教均亲历亲为,把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她经常告诉学生:“学艺先学做人,艺无止境,学习永远在路上。”曹元珠教过的学生有院团代培学员,有学校招聘新生;有专业演员,有业余爱好者;有工农兵学员,有留学生,她走到哪教到哪,只要你肯学,她必下功夫教。

1993年6月,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等单位为曹元珠举办了“曹元珠从艺55周年纪念演唱会”。1996年8月,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再次为她举办“曹元珠河南坠子教学10周年师生展示演唱会”,并对其艺术、教学进行研讨。在会上,与会专家对其艺术和教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及肯定,确立了“曹派”河南坠子之称。

(作者单位: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马瑜)

 

高举旗帜,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秋兴赋

少儿曲艺

第八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成功举办

对少儿曲艺活动的几点思考

曲艺从娃娃抓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