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瞭望东方周刊

“流量”失灵?

作者:文/刘佳璇 覃柳笛
刘章丰/制图“流量明星已带不动流量了。”2018年的夏天,文娱行业从业者常能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到以这类观点为标题的娱乐评论。

颓势的确有迹可循:《甜蜜暴击》《武动乾坤》等在选角初期就以流量明星引发关注的电视剧,不仅口碑不佳,收视率也不尽如人意;即使有流量明星参演,也挽救不了暑期档电影《欧洲攻略》的票房;某火爆网络的真人选秀节目,其人气选手在收获流量的同时,也有因实力不足而广受批评的现象存在……

流量明星风光无限的日子结束了吗?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一个明星给予多少关注可以量化为数据,这就是“流量明星”概念中的“流量”。

2014年到2015年期间,以鹿晗、吴亦凡、杨洋和李易峰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男星和他们被数据量化的人气,引起了资方、影视公司和品牌方的关注。

当时的资方、影视公司和品牌方相信,只要启用流量明星,影视项目、品牌推广就可以“自带流量”,将流量明星的粉丝数据转化为收视数据和产品销售额。

在这样的逻辑下,打造影视作品的过程,成为了生产互联网产品的过程。粉丝是用户,流量明星和IP是产品的组装件,每个组装件都有其用户群,组装在一起,便是“效果加成”,可以“顺理成章”地坐拥收益。

然而,流量明星充满青春魅力的面庞掩盖不了演技上的不足和制作上的粗糙。“流量明星+IP”模式大行其道几年后,生产出的“烂剧”“雷剧”已经透支了观众的耐心,慢慢地,人们不再认真对待作品。

“这种产品中,如果你再分析其中的叙事、光影、场面调度、剪辑,只能证明你是个迂腐不堪的学院派书呆子。”一篇《欧洲攻略》的评论如此写道。

对行业更进一步的伤害是,“只看演员购片”的购销机制催生了假流量、假数据,也催生了畸高的片酬。而这样的高片酬也许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需求。

“流量”本应该真实地反映互联网的互动性和信息的海量性,为追求好看的数据而造假,却让“流量”原本的价值大打折扣。

中国文娱消费市场仍在增长,“流量红利”还没有消耗殆尽。然而,如果一个流量明星缺乏发展规划、业务水准没有提升,长期下来也会有粉丝流失,从而也影响其商业价值的可持续性。

如果说流量明星们不努力,当然也不够公允和全面。“她四年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身边人这样形容某位“一线小花”的工作状态。

鹿晗也曾在一个媒体访问中抱怨“没有时间”:“要说让我去塑造一个角色,从头到尾,包括特点、性格、小动作。可能抱歉,就是这个大实话:现阶段小鲜肉不可能的,现阶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发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时间啊!”

问题在于,演员需要感受生活、磨砺演技、沉淀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一直忙于完成“流水线作业”,这种努力便成了一种低质量的努力,注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量无质。

如果流量明星们愿意改变高速运转的“陀螺”命运,舍得“浪费时间”,结果可能不同。

相貌普通却大器晚成的演员雷佳音便是一个例证:他曾五年不上综艺,沉潜于角色中。在乡村拍《白鹿原》的八个月,他睁开眼睛就耕地。而就是在这种直面孤独的磨砺中,凭借《白鹿原》《绣春刀》《我的前半生》等作品中一个个可圈可点的角色,他终于在从影十几年后“翻红”,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流量”的产生,最终依托的是“内容为王”,影视产品精钻于品质、艺人潜心修炼专业技能,这样吸引而来的“流量”既是货真价实的,也不会因时间的考验而“失灵”。

 

比亚迪:打造汽车中的iPhone

互联网法院新在哪儿

网红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二手车交易平台乱象调查

月饼“钱事”

中秋团圆夜 和美五粮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