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读书文摘·经典

凿开办公室的墙

作者:Susan Kuang / 文
摘自《商界评论》

去年10月,我去了趟硅谷,并趁机参观了一下Facebook和Google的总部。这次参观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公司”和“办公室”概念的认知。

Facebook和Google把公司称为campus(校园),而不是office(办公室)。“办公室”代表了一种传统的雇佣关系,员工来到办公室之后,时间就是公司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公司安排的任务;“校园”则意味着公司和员工之间彼此依赖,相互成全,共同成长。

如果说两家公司的工作环境是大公司员工最期待的状态,那么以WeWork为代表的联合办公空间,则为小型公司和团队提供了另一种理想选择。

WeWork形容自己是一种新型工作场所,针对的是向来不知格子间为何物的这一代人,并梦想成为一个会员永远不想下班的地方。

“能够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才是WeWork最具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那些大型的科技公司愿意斥巨资来打造工作环境的原因。根据2016年6月CBInsight公布的全球创业公司估值数据,WeWork以160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九,与当时的Snapchat估值不相上下。WeWork的高估值背后预示着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和工作方式的大变革。

WeWork为未来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而变化背后的驱动力,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从制造到创造经济的改变

美国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在他2010年写的《驱动力》中提到,现代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经济发展的动力将从“左脑能力”转移到“右脑能力”,因此创造力、共情能力和全局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目前主流的“朝九晚六”“打卡上班”的工作模式,依据的还是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关于人类行为动机,过去的心理学家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知——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只能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动力,如果想要他们做基本需求之外的事情就必须依赖外在刺激,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

在现代管理学中,“胡萝卜大棒”被视为最重要的管理策略,而管理层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去更好地控制和激励下面的员工。这种信念的存在,让公司老板和管理层对员工产生普遍的不信任感;而这样的管理模式反过来又会使员工产生被动的工作心态,因为当被看着做某事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把那件事情当成是别人要他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

这种传统的“胡萝卜大棒”管理理念显然已经过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意型经济”需要的是自我驱动型人才,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是自我驱动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处在被激发的状态,并主动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积极性,创造力和潜力才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

因此,想要员工成为自我驱动型的人,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力,企业就必须放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性。而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种更开放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就是这种新型管理理念的体现。

个人价值观正在取代集体主义

“个人幸福”对于过去那代人来说,应该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为集体奉献自我的精神,而非追求个人幸福。个人价值只有在为集体做贡献时,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如今,“个人主义”已经全面替代了“集体主义”。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愿意为他人而活,他们想要活出自我,想要追求真实的幸福,而实现个人价值则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来源。这就意味着,工作不能只是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它还必须一种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需要能够给人以快乐和意义感。

在过去,我们之所以强调生活工作平衡,是因为我们把工作和生活看成是对立的:工作是为公司,是不喜欢的事情;而生活则是为自己,是乐意去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工作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喜欢做的,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快乐、意义和满足感,那么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也就不会那么明显了。因此,我认为,未来最理想的工作模式应该是工作与生活能够融合在一起的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WeWork、Facebook等公司极力打造的这种新型工作环境,提供的就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相融合的场景:工作空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主题公园,你可以拿杯咖啡,随意找个自己觉得舒服的、不被打扰的地方,然后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累了,就可以去休息区与同事聊聊天,获取一些新灵感,或者去打会儿游戏放松一下大脑,甚至去健身房健一会儿身。这些公司还会设置专门的学习中心,提供各种各样的自我提升课程。可以说,除了睡觉之外,一天中的一切生活需求基本都能够在公司得到满足,而员工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中随意切换。

办公灵活性正在成为主流诉求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就是商业环境一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变化,所以保持灵活性,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毫无疑问,市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改革来鼓励内部创新。例如,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取代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给项目团队充分的自治权,通过快速决策和行动来及时获得反馈,以便调整策略;让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用这种方式及时淘汰没有希望的项目,并让资源找到最有潜力的项目,以此促进企业的自我进化。

除了组织结构和流程上的变革,工作场所的重新设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的创造力。国际著名建筑设计Gensler的2016年全美工作场所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场所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员工交流与合作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指标。

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工作空间设计,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来满足不同的工作和交流需求。例如有能够让人专注工作的相对安静的区域,用于团队讨论的不同大小的会议室,以及供人随意交流的舒适休闲区和咖啡室等。

实际上,那种传统“格子间”模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团队协作并不多。但如今的工作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与人交流与协作,所以对“格子间”式的工作场所进行重新设计一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生活与工作的界限越发模糊,若无法快乐地工作,就很难愉快地生活。当一个工作空间不仅能给予舒适甚至惊艳的五感享受,还能整合各行业资源为事业提供便利时,势必就成为大家的心头好。公司那些有形的、无形的墙,也就在这种工作环境新趋势的冲击下,逐渐被凿开。

 

选谁合适

管仲“扶贫”

是什么拖垮了大清王朝

十大尴尬外交时刻

如何“看透”特朗普

酒厂攻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