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信息化周报

智时代“数”人才 链世界

作者:本报记者 霍娜 洪蕾 任文婧

2018年9月3日, 历时一年,覆盖700多所高校、 近万名师生参与的第七届“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闭幕。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承办, 中国信息化周报、中国(南京) 软件谷、 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体执行。

大赛与第十四届中国(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国际交易博览会同期举行, 并设多个专场活动———第七届“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大赛总决赛开幕大会、 2018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 优胜团队创业投融资对接会、 优秀软件企业人才招聘会等, 通过比赛、 项目演示、 产教交流、 现场招聘等多种形式, 有效推动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对接技术与资本, 为软件人才培养及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发挥纽带作用。

开幕大会 青春洋溢

8月30日, 本届大赛总决赛开幕大会在南京科技馆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 江苏省人民政府王志忠副秘书长,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李冠宇副司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杨健副巡视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王鹏副院长,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池宇副主任, 江苏省教育厅王成斌副厅长, 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谢祖国主任, 雨花台区区委常委、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孙中华常务副区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志球副校长,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黄河燕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大会。

倪光南院士表示, 软件是一个面向未来、 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学科领域, 已渗透到其他各类技术领域中。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非常优越的条件, 政府支持、 充足的软件人才资源、广阔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我们软件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在所有新型技术、新型领域里面, 软件毫无疑问都占很大的成分, 甚至是某些学科的主要部分。 而软件产业的未来需要当代年轻人承担更多使命与责任。

王志忠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对于软件产业而言, 人才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 “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有效搭建了产学结合的新平台, 为发现、 培养、 集聚更多优秀软件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 江苏省将以大赛的举办为契机, 把软件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充分发挥高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作用, 进一步加强产学互动, 加大双创团队引进力度,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和江苏特色软件产业生态, 为江苏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李冠宇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 今年“中国软件杯” 大赛已走到第七届,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促进产教融合和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软件定义是信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点之一, 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是根本, 也是关键。 我们要从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加强产教融合, 加强人才与产业的协同, 强化人才培养链、 产业链、创新链衔接等方面着手,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杨健副巡视员表示, “中国软件杯” 大赛作为教产多元合作的重要平台, 激发了高校、 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 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引领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展现了教育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这对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各相关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既是新的机遇, 也是新的挑战。 我们将始终坚持敢于拼搏、 勇于创新、 精诚合作的精神, 把握机遇, 不辱使命, 共同携手为软件行业的发展, 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为软件行业的人才培养共同努力。

现场, 倪光南院士、 李冠宇副司长、 杨健副巡视员、 池宇副主任、 王鹏副院长共同开启了大赛总决赛。 本届大赛评委会主任黄河燕对本届大赛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了报告。 她表示,本届大赛共有4127支队伍、 近1.5万名师生报名参赛, 其中本科赛队3124支, 高职赛队1003支, 赛制不断优化, 提高了企业专家的评分权重, 使大赛更加贴近产业需求。

为表彰各单位对大赛的支持, 大会还颁发了最佳地方组织奖、 最佳学校组织奖、 产教融合创新奖和企业突出贡献奖。 同时, 主办方通过歌舞、音诗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软件学子们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情和执着。

来自工信部信软司、 教育部职成司相关处室的领导, 有关省市经信委和教育厅的领导,来自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国瑞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智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星网软件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的高管代表, 来自全国高校、 高职的院长、 老师, 晋级决赛赛队的师生及媒体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一是政府支持, 二是有充足的软件人才资源, 三是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软件产业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学科领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志忠

人才创新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灵魂。 大赛的连续举办, 为发现、 培养、 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好平台, 也为江苏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李冠宇

我们要抢占新一轮产业的制高点, 就要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布局,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 杨健

大赛作为教产多元合作的重要平台, 促进了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引领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展现了教育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

激烈角逐 花落谁家

本届大赛历时一年, 从赛事启动到初赛评审, 从晋级挑战到决赛现场, 共有320支队伍从全国各大高校的412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 经过决赛第一轮在线评审, 100支赛队来到南京总决赛现场进行最终角逐。

8月30日, 为期两天的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 100支学生团队通过各自不断论证、 完善, 将最佳的作品呈现于总决赛竞技场。

据了解, 本届大赛共设本科组赛题11道, 高职组赛题4道, 涵盖区块链、 人工智能、 AR等技术应用。相比往届大赛, 本届大赛在赛题类型上更为丰富, 赛题亮点更为突出, 不仅接轨社会热点和企业实际需求, 而且能够考察参赛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思考和研究。 例如, “采用AR技术的旅游APP” 这一赛题重点是考察、 培养参赛选手三维空间和现实世界的想象能力;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车载APP” 这一赛题则聚焦移动体验中心应用场景, 希望参赛团队能够研发出一款车载中控的智能健康监控APP。

本届大赛总决赛评审分现场展示和决赛答辩两个环节。

在现场展示环节, 大赛组委会根据赛题分组划分出比赛区域, 参赛团队经过环境调试、 设备检验以及多次操作演示之后, 自信地向评审老师们展示各自的技术成果。 由高校评审和企业评审共同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分别对每支团队作品的展示情况进行打分, 并根据得分情况确定晋级决赛答辩赛队名单。

在决赛答辩环节, 晋级赛队需要在10分钟内, 简洁明了地将自身作品实用性、 技术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展现出来, 并能够快速有效地回答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 从而赢得评审专家青睐。

经过两天的比赛, 最终产生大赛的特等、 一等、 二等以及最佳表现奖和最佳创新奖。 队伍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Perceptron” 团队, 他们的获奖项目是“基于人工智能及机器视觉的安全帽提取及分析”, 该系统考虑到工地上工人相对于监控摄像头的位置有远有近,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 采用今年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YOLOv3, 通过细节改进提升了神经网络对远处小目标的辨别能力。 一等奖团队分别来自四川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

颁奖典礼 完美收官

9月3日, 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据统计, 本届大赛共角逐出特等奖1支, 一等奖15支, 二等奖82支, 最佳表现奖10支, 最佳创新奖10支, 最佳指导老师16名, 最佳学校组织奖58名, 最佳地方组织奖15名, 企业突出贡献奖11名, 产教融合创新奖8名。

长春工业大学-SOFT_CCUT团队、 四川大学-名队是来过倒团队、山东科技大学-0x01团队、 山东科技大学=pressAnyKeyToAc团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BB车团队、 武汉大学-SST团队、 河海大学(常州) -Trinity团队、 河南工程学院-天码行空团队、 湖北民族学院-幽蓝之焰团队、武警工程大学-小猪快跑实验室团队、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几人归东城团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超汇编俱乐部团队、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Spider团队、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星云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去决赛偷键盘团队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排序不分先后)。

获奖选手们表示, 非常感谢“中国软件杯” 大赛组委会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比赛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参加大赛锻炼了他们的技术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展示和表达能力, 以及团队管理能力。

作为一项面向全国在校学生的公益性赛事, “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软件科研活动, 通过具有自由、 开放、创新精神的软件类别设计大赛, 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如今, 大赛已连续举办七届, 成为众多高校推动学生创新实践的重点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 大赛也已成为折射软件产业发展新动态, 反映软件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 大赛的举办对于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及时把产业前沿技术、 行业最新标准带到比赛中, 引导办学模式、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 具有积极意义。 大赛在政府、 企业、 高校以及学生之间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使得人才培养更能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

颁奖典礼上特等奖团队合影留念

颁奖典礼上一等奖团队合影留念

最佳指导老师奖合影留念

最佳学校组织奖合影留念

企业突出贡献奖合影留念

产教融合创新奖合影留念

最佳地方组织奖合影留念

大赛总决赛外场地

 

浙江宁波三地数万教师同上一堂课

“网上北京市公安局”上线试运行

湖北政务服务APP即将上线

江苏政务支付宝小程序2.0版上线

四川“天府云市场”开通上线

英特尔与今日头条共建联合实验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