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也点出了中国最终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关键原因。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必将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气魄,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创造中国奇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我还是中学生,不完全理解这一转移有何深意;更想不到日后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于今回首,改革40年沧海桑田,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要不是身在其中,恐怕不容易明白炎黄子孙何以创造了今天这样的奇迹。
说中国经济是奇迹绝非夸张。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但中国仅用30多年时间,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欧洲所有的先进之邦,直逼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中国历史上远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近有康乾盛世,但今天这种快速赶超的故事历史却不曾出现过。
作为改革的见证人,我自己有亲身感受。1979年秋天我考入中南财经大学,入学后不久学校就发给我们布票、粮票、糖票等各类票证。今天的大学生不会明白为何发这些票证,那时候物资供应非常紧张,买商品一律凭票。记得武汉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想买件棉大衣过冬,可学校发的布票不够,三人加起来才能买两件。当时我很不解:中国地大物博,可为何买件棉大衣还要凭票呢?
所幸的是这种状况很快有了转机。过了两年,由于纺织品与食品出现积压,商店不再收布票和粮票,虽然国家未取消票证,但大多票证已名存实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安徽小岗村农民搞土地承包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消息传开,全国8亿农民一呼百应,当年粮棉就获得了大丰产。1981年寒假我回湖南老家,家父告诉我,土地承包后家里打下的粮食除了交足国家和留足集体的,自家剩下的足以温饱无忧。
是的,这就是土地承包的威力,中国的改革也就由此拉开了帷幕。到1983年,改革开始向城市延伸,重点是改革“国营企业”,那时国企不仅归国家所有,而且由国家直接经营:生产照国家计划;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受体制的束缚,国企普遍没有活力。为了搞活企业,起初也是引入承包制,之后又搞股份合作,再后来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里要说的,是国企改革不同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重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国企改革不单是两权分离,同时还需减员增效。1992年初《经济日报》刊发《砸三铁,看徐州》的文章,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所谓砸三铁,是指取消国企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那时候人们对“三铁”看得重,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于是国务院审时度势,用“下岗分流”代替砸三铁,并设立三道保障线。这样下岗职工有了保障,改革终于有惊无险。
回头看,城市改革从国企下手可谓神来之笔。企业乃国民经济的细胞,改革国企其实就是改造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变了,国家的经济体制当然要变。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政府就不断给国企松绑扩权。政府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是国企改革倒逼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国企改革的意义并不只在搞活国企,同时也是启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点火器。
国企改革一方面倒逼政府改革;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开放。改革开放前,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要说城乡之间流动,就是城市之间流动也不容易。然而国企改革启动后渐渐有了变化:搞活国企需要减员增效,减员增效需要分流职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又必须允许劳动力流动。这样到1993年召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明确提出开放劳动力市场。
不要小看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一旦流动起来就会带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动。1993年后非公经济异军突起,劳动力市场功莫大焉。我有位学长,1988年办了停薪留职,先是自己倒腾买卖,劳动力市场开放后便招兵买马办企业,他从国企分流人员中招聘的员工,有人懂技术,有人懂管理,有人携资入股,不出几年企业就办得红红火火,20世纪末在香港成功上市。
创新发展理论,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又一重要节点。在此之前,理论界虽然已就中国能否搞市场经济展开讨论,可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读者一定还记得当时“有计划”与“吴市场”之争,社会上展开了“姓资姓社”的大争论。这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后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中央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价格改革绕不开。早在1988年,政府就曾试图通过“价格双轨制”进行价格闯关,可那次闯关并不成功,相反,由于同一商品存在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党的十四大后政府调整策略,将商品价格逐一放开,到2010年95%的商品改由市场定价;而且要素市场也同步开放,形成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格局。至此,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创新发展是动力;协调发展是原则;绿色发展是方式;开放发展是路径;共享发展是目的。如果把发展经济比作做蛋糕,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创新发展是解决怎样将蛋糕做大;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是怎样把蛋糕做好;而共享发展是解决怎样分蛋糕的问题。从理论构建的角度看,新发展理念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改革全面提速升级,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而且强调五大新发展理念是今后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大战略举措。
落实这六大举措,应抓住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综合研判全球经济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可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要特别提出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政府调结构,重点是通过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个重点: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就好比是一艘在大海里行驶的航船,有动力才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向创新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要从供给侧驱动。供给侧的驱动力是什么?当然是创新。如何实施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思想,既要通过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又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体制创新。
第三个重点:坚持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联模式,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开始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探索。直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党高度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新的伟大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是为了破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发出“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新的动员令,这无疑又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要完成好这些新的改革任务,决不能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丝毫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这场新的革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从我国的实践看,改革开放不仅推动我国经济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持续释放改革活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全面”和“深化”两方面同时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重点要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推进改革;要勇于直面问题,自我革命,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难度大、阻力大、风险也大,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改革的任务越重,就越需要党引领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寻求最大公约数,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凝聚共识,化解各种矛盾,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