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报道

改革开放如何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作者:文︱汪玉凯
衡量中国改革开放的质量,除了看国家层面改革开放的战略规划、部署、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效,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

40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无疑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中国人来说,每个人的命运几乎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中国面临着什么?未来又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历史节点上,这些是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条经验如何评价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可以有很多角度。我想选择一个很具体且一目了然的视角,阐述对改革开放成就与经验的理解。我们知道,美国有个著名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曾经对世界各国的历史经济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其中谈到中国时他认为:中国大概在公元元年的时候,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就已经达到26%;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这1800多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没有低于过20%,高的时候会超过50%。对于1820年后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他给出的结论是:

1820年占32.9%;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降到29%;

187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降到16%;

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降到6%;

1945年抗战胜利时降到4%;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一直到1980年,大体在4.5%左右徘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一路狂泻,从1820年的高点32.9% 一直降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的4%。经过数十年的徘徊之后,中国经济的真正腾飞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占世界份额上升到15%,折合12.24万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19.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份额接近20%。

实际上,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放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观察,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呢?要高度概括的话,最主要的经验也许可以归纳为三条:

一是找到了一条道路。中国在结束十年“文革”之后,找到了一条改革开放之路、融入世界之路。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一场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中国引向一条改革开放之路,融入世界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抛弃闭关锁国,融入世界,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二是确立了一个中心。中共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果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选择。这为中国经济持续持久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创建了一个新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上述三条,在短短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塑了中国。

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五大核心问题

如果从时间段上来划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方案,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重要标志。十九大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则可以看作是这一新阶段的继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要啃硬骨头”“改革要准备付出成本”“中国的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些都凸显了中央对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2012年春节前夕,在上海淮海中路、南京路步行街等一些食品商店购物的市民顾客都收到了免费赠送的大红春联,大家高兴地将这份充满浓浓年味的“文化年货”带回家。衡量中国改革开放的质量,除了看国家层面改革开放的战略规划、部署、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效,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而后者往往更为真实、重要。未来中国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是加速现代化、满足人民福祉的唯一选择。

衡量中国改革开放成功与否,最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五大核心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社会的认可程度。而这五大核心问题的解决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十九大提出的未来中国的新三步发展战略。

第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正视的关键性问题。其中有三个方面十分重要:一是要开放市场。开放市场既有对外资开放,也要向国内的民营资本开放,真正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政府要向市场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三是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全力保障民生和人民当家做主。从民生问题方面看,最主要的是医疗、教育、社保、养老、就业、保障性住房等。当下老百姓之所以感受到这些方面的压力,关键是政府还没有完全解决目前历史阶段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比如要加大民生投入,加大对于民生直接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要花大力气推进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民的权益等。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权力主体,是国家的主人,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保障人民的权利。

第三个核心问题是创新社会治理和释放社会活力、坚持公平正义。从当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首先要注重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活力。包括通过提升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治能力,加强社会治理,在这个前提下,政府也要积极主动作为,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从公平正义来看,社会的这方面诉求是十分强烈的,目前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重大问题几乎都与缺失公平正义有关。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制度公平,很多民众对于这些方面都是有很高期待的。

第四个核心问题是建立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如何有效地管控公权,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很大,高层的决心也很大。如何靠法制打造制度笼子,这无疑是未来中国改革开放必须要解决的核心议题之一。要解决好这一根本性问题,首先要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让权力真正运行在阳光之下,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其次,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坚持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的原则。再次是要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另外就是要创新反腐的体制机制,真正解决对公权力的管控问题。

第五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抓住国际环境的机遇。这是在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改革开放难以回避的问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一个相对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自从2009年后,这种局面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世界局势发生某些变化后,中国的战略、政策选择也会受到广泛关注。从更大的视野看,中国必须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看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实,和发达国家的立体现代化相比,我们还处在一个平面现代化水平。因此,只有顺应世界的历史潮流,顺势而为,才能真正利用好国际环境这张牌。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哲

 

有数 Numbers

房地产税法正式纳入人大立法规划,房价会降吗?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的最终选择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

时代为什么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