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报道

三秦大地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作者: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改革开放40年,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陕西人民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交通越来越便利,环境越来越优美,生活越来越幸福……3800万三秦儿女越来越有“获得感”。

2018年6月13日上午,中欧班列(比利时·根特—中国·西安)VOLVO整车进口专列抵达西安港,首批进口“沃尔沃”汽车西安落地,标志着西安港整车进口口岸开通运行。40年激荡岁月,让世界见证了改革开放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神奇魔力。作为我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陕西,与改革开放的脉搏同步跳动。40年来,陕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由1978年的81.0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1898.81亿元,增长了270倍。

陕西地区自古就一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东西部地区开放交流的重要门户,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站点。“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作为丝路起点的陕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为目标,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世界舞台上的陕西正在追赶超越的路途上不断前进。一项项政策正加速启动,一项项举措正落地开花,一张张“新名片”被不断擦亮,彰显出陕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勇气和成就。

步入新时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对于陕西而言,意义尤为重大。陕西以稳健的金融政策强力支持实体经济、以产业脱贫为根本抓好脱贫攻坚、以绿色发展为手段推进污染防治,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前期的热点在深圳,今后的热点将在西部,在陕西。”陕西凝神聚力追赶超越谋发展,正书写着浓墨重彩的改革开放新篇章。

开放创新让古都重现历史辉煌

“假如有机会可以生活在中国5000年漫长历史中的某个朝代,我会选择唐代,生活在长安。”这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一个做了多年的梦。

不错,历史上的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更曾是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带着沉重的历史沉疴的西安拖着缓慢的脚步艰难前行,守旧自闭的城墙思维,一度让它裹足不前。

历史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前一个企业要在西安买地建厂,光各类手续盖章就需要108个,严重拉低了效率。城南一片麦地变身的高新区是西安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破局者,一张国务院的批文,一笔市财政借出来的10万块启动资金,成为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起点。1991年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年6月,西安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高新区管委会各个部门把权限下放,“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管到底。”实行劳动合同制、岗位工资制,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跳出城墙思维”让西安拥有了大视野,原来的庄稼地上建起了高楼大厦,村道变成了柏油路,村民也开始离开土地创业。高新区的成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很多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创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从一块小小的试验田,成长为中国前列的科技园区,世界民企汇聚,现在的高新区成为西安最为闪耀的明星区。

2000年前后,“曲江速度”获得了全国瞩目。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原来成片村庄变身的一批重大文化项目,让西安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文化曲江已然成为最富文化含义的宜居之地。

位于西安东郊的纺织城老工业区曾是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重要纺织基地,也被称为西安的“小香港”,这里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见证着传统工业的荣辱兴衰,见证着整个城市的工业化转型。从1990年代中期起,纺织行业整体衰落,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批下岗,这里一度成了西安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近10年来,西安市对纺织城老厂区全面改造。在灞河东岸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对西北一印和国棉三、四、六厂及大华等5家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工厂搬到新厂区,用上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原来的西北第一印染厂唐华一印成为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变身艺术的殿堂。2018年,190个项目在建,总投资达1530.7亿元;100余家国际投资机构前来参观考察。现在纺织城所在的灞桥,已成为西安市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正在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东部新城。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汇枢纽与桥梁的西安因“一带一路”的构想再度迎来新发展机遇。张宝通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西安有两大优势,高新科技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西安走得更远的前提。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国家使命重任在肩,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3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群众以坚强的意志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绿洲变富洲。图为陕北沙漠披上了绿装。奋斗治沙建设生态文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开放要再扩大。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于碰硬,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全国人大代表、来自陕西省榆林市的石光银对此感触颇深:“1985年我就成立公司,那时还没提倡成立公司。没有解放思想是不行的,领导解放思想是大关键,农民也要解放思想,你不能在旧的饭碗里头小打小闹。”

石光银是全国第一个被评出的“治沙英雄”,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大杰出人物……30多年来,他带领当地群众以坚强的意志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绿洲变富洲。

石光银出生在陕西榆林定边县海子梁乡,定边县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石光银出生的海子梁乡是定边县最穷的乡之一。“沙撵人、人躲沙”,童年的石光银随父兄9次搬家,看够了黄沙灾,吃尽了黄沙苦。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榆林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阻拦,卖掉84只羊和一头骡子,在3000亩荒沙地栽上了树苗,成活率达87%,四大壕村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万亩荒沙,开始对6000亩狼窝沙的治理。经过屡次失败,不折不挠的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探索治沙路径,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长达800公里的沙障。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得到全部治理。

一代代治沙人前赴后继,昔日贫瘠的风沙盐碱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0多年间,石光银带领群众,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生态绿色屏障。先后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秀美林场、千头良种奶牛示范牧场、纯净水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脱毒马铃薯组培中心、光银希望小学、月牙湖、西湖等20多个经济实体和绿色旅游景点。

和石光银一起承包的最早联户及后来的127户,当时60%都是特困户,现在早已脱贫致富。原地处风沙口的四大壕村,现人均粮食6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海子梁乡盛产各种蔬菜,辣椒远销全国各地,成了当地有名的农副产品主产区,被榆林市命名为小康乡。

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迁到定边镇十里沙定居,石光银为他们划了水田、盖了房子、添置了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与他们一起治沙造林,种菜种粮,发展养殖业,这些贫困户人均收入早已超过2万元。石光银还出资办了两处学校,并垫资500多万元,和定边县政府共同修建了35公里长的定海公路,定边县城周围已建起了一条城郊防护林带,定边县森林覆盖率已由1980年的3.8%提高到33.5%,实现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狼窝沙、十里沙,这些千百年来名字带“沙”的村庄,如今已经满眼是郁郁葱葱的乔木、灌木和被树木围成的良田。

“改革开放40年,我和我们的公司既是改革的践行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石光银对《中国报道》记者说,“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实干精神,治沙就不会成功。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发扬治沙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陕南移民搬迁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鉴,也是该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先行者。图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小区。

青山绿水的“致富密码”

陕西省宝鸡市北部乔山、南部秦岭、西部关山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民增收无门,聚集了全市近50%的贫困人口,当地村民以前一年到头只能勉强温饱,怎么才能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前提下致富谋发展,宝鸡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最优质的资源做成旅游项目,培育成稳定增收的旅游产业,并让贫困户嵌入旅游产业链,积极引导农民转商户、庭院转驿站、贫户转股东、山货转商品,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总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的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宝鸡西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美景,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2015年,大水川景区打通山区通往外界的旅游专线道路5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元,成为陕西首个当年建设、当年授牌的4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使得当地数以万计的农户成为景区运营过程中的主力军,从而大幅带动了陈仓区南峪村、新民村、石尧村等贫困村的脱贫步伐。此后,灵宝峡、九龙山相继建成运营,连点成片,变贫困地区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贫困地区依水得利、贫困群众因山受益。

“发挥党政的助推力作用,规划大景区;发挥企业的主动力作用,建设大景区;发挥农户的主力军作用,跟进大景区,这就是宝鸡‘旅游扶贫’的核心举措。”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陈小平说,宝鸡市设立5000万元产业基金,投入3.8亿余元支持41个景区发展,集中打造6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其中,54个是扶贫攻坚重点村。大集团投资旅游景区,培育形成了以农家乐、家庭旅馆、土特产销售为主的旅游配套产业,采取贫困户“入股景区,分红增收”的模式,让贫困户转为股东。宝鸡市还成功推出了以凤翔泥塑、千阳刺绣、凤县花椒、眉县猕猴桃、陇县核桃等一大批深受市场认可与欢迎的特色旅游产品,年产值10亿余元。宝鸡全市共有3万多名农民在景区从事基建、客房、餐饮、检票、保洁等工作,收入得到了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50%以上。

移民搬迁搬进新时代

“现在我们一家人年收入十几万元,去年还买了小汽车,活了半辈子了,以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仓上镇村民许立成对《中国报道》记者讲述时,满脸止不住笑意。

年过半百的许立成所住的天宝村距县城80公里,全村有村民89户351人,原先都散居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大山中,土地条件差,粮食产量低,很多村民吃了上顿没下顿。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孩子们上学要走六七公里山路到镇上的学校,很多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通过移民搬迁,村民从半山腰的老屋搬到集镇中心的裴家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土地流转后又被返聘至原村小组的农业园区就业,实现了由农村到集镇、由土房到楼房、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生活由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省发生的重大变化,移民搬迁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几千年来的土地过度耕种、气候变迁,陕南、陕北一些山区地质、洪涝灾害频繁,广种薄收、入不敷出,早已“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陕西省在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2011年启动全省移民搬迁,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中高山地以及地质、洪涝灾害易发等生存环境恶劣的240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川道。移民搬迁搬出了一片新气象:移民搬出了新生活,经济发展获得了新支撑,脱贫攻坚找到了突破口。避灾移民搬迁中形成的“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上升为了国家政策。

“县里引进兴达公司,承诺把土地流转过去,再聘我们在园区干活,给我们发工资。”许立成说,“我算了一下,年收入比种地高得多,就试着签了合同。”通过搬迁政策补助和土地流转金,不用多掏钱老许就在镇上安置小区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入住。公司解决了就业,政府又组织培训,孩子上学就医都很方便,社区里卫生室、服务站、休闲区应有尽有。如今,在政府的扶持和兴达公司投资建设下,原来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天宝村,变成了集休闲旅游、农产品销售、畜牧养殖、药材苗木栽培等为一体的天宝现代农业园区。“我在这儿管理生产建设,爱人在园区的养殖场上班,儿子在养殖场负责动物防疫,一家人每天都开车上下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许立成说,和他们一起搬下来的366户群众,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日子越过越殷实。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康坚持集中安置,实施先业后搬,强化服务管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移民在家门口解决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原先农田、林木,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变股份获得另一份收入。启动移民搬迁工作8年来,陕西省几十万户群众从山沟土房危房搬进安全、现代化的安置社区,远离恶劣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远离客观环境移民对群众致富的制约,从而实现挪穷窝、住新房,拔穷根、增收入。

201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陕西调研扶贫工作,对陕西在全国率先开展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探索的一系列做法给予肯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李聪指出:“陕南移民搬迁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鉴,也是该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先行者。”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友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陕西追赶超越努力的方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40年,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陕西人民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交通越来越便利,环境越来越优美,生活越来越幸福……3800万三秦儿女越来越有“获得感”。

责任编辑:王哲

 

有数 Numbers

房地产税法正式纳入人大立法规划,房价会降吗?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的最终选择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

时代为什么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