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中旬刊

治水效果明显 水质开始提升

作者:《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陈远鹏
深圳市宝安区内河流众多,肩负着环保督察整改、河流水质达标、黑臭水体消除、生态环境整治等多项环保治水工作。宝安把治水作为“头等大事”, 坚持以河为中心的治水方向。目前,宝安的治水效果明显,水质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40年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让宝安这片沃土发出耀眼光芒,然而,宝安水环境治理起步晚、城市基础差、底子薄等短板,导致宝安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深圳全市2017年治理的建成区黑臭水体共36条、45段,其中宝安区有10条、11段,占28%;黑臭河段总长68.65公里,占全市34%。几十年沉积形成的问题难以一蹴而就,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宝安地处滨海地带,总体地势低洼,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860毫米。在降雨和潮汐的影响下,形成自然河涌66条,总长274.75公里。根据河流走向,分成四大片区: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河流总数19条;大空港片区河流总数21条;前海湾片区河流总数10条;铁石水源片区河流总数16条。

2017年4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曾指出茅洲河污染严重,治水效果不理想等情况。2018年6月5日-7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开展“回头看”工作。

为治理水环境,宝安区共安排治水提质资金430亿元,其中,宝安本级财政安排330亿用于治水,市级实施的水务工程100亿。同时,强化片区统筹,以河流为单位实施治水七策,包括建管纳污、正本清源、初雨弃流、多源补水、生态修复、排水管理、监管执法等七大策略。

茅洲河治水效果明显

8月11日下午,雨后的宝安热浪退去,迎面吹来的微风让人感到惬意。茅洲河工业区周边的工人们刚好到了下班时间,正结伴有说有笑的走在岸边。

“茅洲河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前我们从河边经过都忍不住要捂住鼻子,而且河里还有很多垃圾,今天已经闻不到臭味,水也变清了。”来宝安工作了三年的何女士对《小康》记者说。

“几年前的茅洲河被称作臭水河,平时基本没有人在河边休闲,水质发臭,水体发黑,有很多化学物质。如果手碰了河水,很难清洗干净。现在我们作业碰到河水也没问题。”正在茅洲河沿岸作业的宝安排水公司一工作人员说。

茅洲河发源于深圳羊台山北麓,地跨深圳、东莞两市。茅洲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干流全长31.3公里,其中宝安境内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宝安段干流17.7公里。

宝安区实有管理人口564万,工业企业4.6万家。茅洲河作为深圳第一大河,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治理面临着施工难度大、协调事项多,原有管网清疏、新旧管网接驳问题多,面源污染削减、初期雨水弃流还未解决和河流生态系统恢复难度大、需时长,污染源监管和“散乱污危”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艰巨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宝安在茅洲河中下游(宝安片区)共安排62个项目、总投资209.5亿,其中子项目48个、总投资194亿元按照“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方式,整体打包进行EPC招标,率先开启“地方政府+大型央企”治水新模式。

截至目前,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的62个项目中,已完成36个,其余的将于年底建成,共建成并通水1028公里污水管网,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1419个。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基本实现了污水纳管、多源补水和生态修复,污染现象得到好转。2018年1-6月,共和村、燕川、洋涌河三个断面检测的氨氮含量同比下降57%、77%、61%。

下一步,宝安将进一步完善深莞两市联合治理、协同作战工作机制,坚持全流域系统治理、“一张图”挂图作战,“一盘棋”统筹各方。同时,继续深化“地方政府+大型央企”、“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规模化、滚动式全速推进1155个排水小区、32071栋建筑正本清源改造,新建雨污分流毛细管1140公里、天面雨水立管1454公里,2019年6底前全面完成。

宝安区水系图治水成为全区“头等大事”

8月28日晚上10点多,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大楼灯火通明,环水局刚刚开完今年9月-11月的工程进度款支付计划会议,紧接着又部署了9月底前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必须完成的相关工作。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三个年头。

2018年是宝安治水提质的“大会战、大建设”之年,时间紧,任务重,考核严,压力大。为将治水责任落到实处,宝安构建了三级河长制组织架构,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党政干部河长责任体系,区级河长由31名区领导、66名正处级干部组成,10名区环保水务局班子成员担任河务专员;街道级河长由10个街道书记、66名街道班子成员组成;社区级河长由219名社区党委书记、党委委员担任,并配备了219名段管员、219名环管员。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河长要负起责任,统筹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动落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特别的意识、特别的手段、特别的责任、特别的担当和特别的作为,在河长制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宝安区委书记、宝安区总河长、茅洲河区级河长姚任指出。

同时,为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宝安建立了三级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机制,现场办公“立说立行”。建立“1+10+1”机制,即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总指挥部,由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其他区委常委担任指挥长的建成区10条黑臭水体治理分指挥部以及设置在区环保水务局的总指挥部办公室。

河长制的全面推行,不仅把责任落到了实处,还促进了基层环保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治污设施没有完善之前,大家对入河排水口有污水流入河里关注不多,推行河长制、启动治水提质攻坚战后,住在河两岸的居民只要发现有新的排污口,都会主动打电话告诉我们的河管员哪里有漏排偷排,主动要求环保水务部门派人赶紧来看一看管一管。”区环保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小康》记者,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如今治水的一大优势,以前很难发现的企业偷排行为,经过市民的反映和举报,能立即得到整改。

从政府到民间,宝安区对治水取得了共识。政府把水环境的治理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来抓,民间把治水作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看待,治水工作在宝安得以快速推进。

2018年以来,按照《宝安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要求,区级河长累计共召开河长会议114次,组织现场调研或巡河461次,研究解决问题466个,强有力地推进了河流治理和管养维护的各项工作。

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2017年6月,宝安印发了《宝安区关于加快完成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区委书记任指挥长、区长任第一副总指挥长、31名区级领导集体出征的“1+10+1”黑丑水体治理指挥体系,全面打响了黑丑水体治理攻坚仗。

根据《宝安区2018年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2018年全区64条河流要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治理,除2017年已治理的10条(11段)黑臭水体外,剩余54条河流中,目前已完工15条,其余的均已动工。

宝安强化综合治理、精准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生态补水等技术措施,全力推进截污纳管、河流综合整治、排污口治理、水质提升等工程,确保打赢整治黑臭水体攻坚战。强力推进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涉水建筑征拆、河道综合整治、管网建设、排污口整治等工程建设,采取院校合作、分散式污水处理、生态补水多措并举改善水质。

宝安围绕治水目标,正在弥补以往城市快速发展留下的治水欠账,全力以赴补齐管网缺口。据介绍,宝安2016年建成了421公里,2017年建成了890公里,2018年需要完成1034公里。截至目前,今年的103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任务已建成567公里,占任务总量55%。

“2018年,全区的河流及小微水体要基本消除黑臭,到2019年,所有河流要全面实现长制久清。”区治水办工作人员告诉《小康》记者,水环境治理有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付出努力,需要久久为功的精神。

为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宝安在全面推进河流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的基础,今年全力以赴、纵深推进正本清源改造。

“正本清源不仅要从源头上把雨水和污水分离,还要对通过雨水系统进入河道的初小雨进行弃流,把最大限度地削减面源污染对河道的污染”,工作人员向《小康》记者介绍,宝安区在进行总结国内外的治水经验基础上,通过设置环保雨水口、弃流井等截污设施,减少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采取重构排污排水管网脉络,改变原有小区的错接乱接、雨污混流、污废不分等现象,真正实现从源头上落实雨污分流。在大规模加快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同时,宝安也同步启动了精准治污工作,把没有列入河流名单、没有纳入日常管养的排水渠涵、小湖塘库进行了摸排并编制了项目建议书,正式启动对小微水体的治理。此外,正在对市民甚少关注的化粪池、隔油隔渣池进行摸排、登记,年底前将启动整治。

2018年,宝安计划基本完成2650个排水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新建605公里污水管、554公里雨水管、2652公里建筑立管,新增23080个环保雨水口及838座精准弃流井。为此,成立了10个督导组,并组织街道执法队员全面介入协调、督察、检验,确保在年底完成全部改造工程。目前,已开工1178个、完工444个。

打造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

宝安立足“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城区定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城区品质,以“陆海统筹、山水并重”为主旨,以生态文明“三生融合”为核心,打造“滨海”城市特色,成功实现城区发展模式持续向节约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绿色低碳型转变,成为珠三角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主战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

到“十三五”结束,宝安区生态目标:生态用地比例控制在35.6%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空气质量显著改善,PM2.5浓度下降到30μg/ m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质显著改善,其他河流消除90%黑臭水体,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

据了解,宝安2018年将完成治水提质投资113亿元,补齐1034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网缺口,四大片区正本清源2650个排水小区基本完成,全区64条河流基本消除黑臭。

到2019年,宝安四大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6月底前全区64条河流以及213条排水渠涵、80座小湖塘库全面消除黑臭水体,12月底前全区64条河流全面实现长制久清。

未来,宝安将坚持以河为中心的治水方向,落实“治水七策”,全面梳理治水工程成效,重构水岸一体的河流生态廊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实现长制久清。强化污废并管、铁腕执法,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形成不敢违法排污的整体氛围。编辑/麦婉华 黄世钊

茅洲河治水效果明显,水质不断提升。图为茅洲河一级支流沙井河。图/陈远鹏

 

勇于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秋染稻谷梯田美

微头条 十天 The ten day News

水与固废污染是广东环保整治重点

整改见效水质良好

白海面涌支流仍发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