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在教育部的规划中,2020年,我国要形成基于“考试成绩+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摄影/宁颖教育树人,百年大计。所谓“素质教育”推行了那么多年,应试教育依然是顽固的主旋律。“2018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在“中国家长眼中义务教育的十大问题”排行榜上,应试教育以72%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当然有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素质教育所谓科学、高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又应该如何建立、如何落地呢?
应试教育VS素质教育
2017年,河北的王牌高中衡水中学进入浙江,在当地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反对者直言,衡水中学的做法过于强调分数,这所学校的运作模式,和浙江一贯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抵触的,“浙江教育不搞落后的应试,要搞素质教育”;支持者说,欢不欢迎衡水中学模式,“是由当地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说了算”。
衡水中学素有“高考加工厂”之称,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但其军事化管理的教育模式,及全省范围内跨区域招生的掐尖行为,也让其成功饱受争议。因此,热心高考改革的人担心,衡中模式的扩散会打破素质教育生态。
在“刻苦学习—金榜题名”预期仍然稳定的当下,彻底拥抱宽松教育,不像说说那么简单,学生也不敢无视考试成绩。有人对考上名校的衡水中学毕业生做回访,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因为他们觉得,当他们处在偏远乡村时,改变命运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这些年来,应试教育存在着被污名化的现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曾撰文直言不讳。“现在教育体制内,批评应试教育,反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陆建国表示,站在价值观的维度去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价值内核,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应试教育提倡的是厚积薄发,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陆建国经常在和校长、家长们交流时说,如果孩子生来就含着金钥匙,他一出生就实现了财务自由,那么抓素质教育是没问题的。“可是,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那么抓应试教育,有错吗?”
这一点,在“2018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中亦有所体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41.1%的受访者认为急需“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3.8%的受访者呼吁,“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7.3%的受访者建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后才是“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15.3%的受访者对此提出了期许。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应试教育的缺陷众所周知,但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不能仅有高悬头顶的理念做支撑。即便应试教育被口诛笔伐,许多学生还是挤破头也要挤进那些‘超级中学’的大门,不是因为喜欢应试教育,而是它寄托了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城乡、地区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触及优质教育资源,单方面高谈素质教育的种种好处,容易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不过,熊丙奇也提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国教育必然的进阶趋势。教育领域从来都是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想在与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斗争模式,而要取长补短,不断夯实自身的优势。”
“唯分数论英雄”痼疾难除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他曾说过,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学校,应该树立人才观,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2016年,教育部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学考试两考合一、素质评价建立档案、副科科目自主选择、加分项目大幅减少……在教育部的规划中,2020年,我国要形成基于“考试成绩+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习总书记在研讨教育工作时,常常提及这几个字。同时,他说:“基础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事业……是一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书记关于‘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的科学论断,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意义重大。”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表示,首先,继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道路的肯定,对坚守素质教育改革道路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这里的规律,包括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知行合一的成长规律等。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哪些素质?到底哪些“关键”素质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最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最为重要?按照教育部出台的文件的说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五大方面,即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实践能力。
国家督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褚宏启解释说,核心素养是21世纪的关键素养,应该是面向人人的“国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基础素养”,而应该是重要且高级的共同素养。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素养、信息素养六大素养。这六大素养最后可以聚焦为两大超级素养,即“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智慧(智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聪明的脑”;合作能力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温暖的心”。
那么,如何通过评价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褚宏启指出,评价重点需要由分科知识的评价转向基于核心素养领域的评价,评价方法技术则要力求做到多元化。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关于学生发展问题存在着两种突出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之间存在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烈表示,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关键在于通过教育评价为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一是评价要突出发展性;二是评价要体现过程性;三是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四是评价要尊重差异性。” 李烈说道。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毛亚庆也表示,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从新常态到了新时代。教育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出好人才,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式也需要有所转变,要转变以前“升学率的提高、学生分数的获得就等同于学生的全面进步”这样一种评判理念。
不过,这并不容易。“2018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中小学依然存在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现象。而面对“据您了解,学校和老师是否还存在‘唯分数论英雄’的问题”的提问时,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存在。
唯有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按照惯例,“2018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再次请受访者从近30个选项中评选出了“中国家长最关心的十大教育问题”,结果显示,“教育评价方式”仅次于“入园难、入园贵”“学生减负”“教师素质”“教育公平”,位居第五位,超越了“择校问题”“教育投入问题”“教育培训市场乱象”等多项讨论度较高的教育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过于侧重分数评价的方式,在如今中国的社会发展中略显落后了。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仍然过多侧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考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被将近五成的受访者认为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评价就是寻找证据驱动教育变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表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作为继实验、推理、计算之后,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正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基于证据,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基本趋势。因此,如何基于评价,或者说基于大数据进行诊断改进,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正在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
据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龚春燕介绍,重庆市自2009年首次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大数据采集、模型处理、结果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区域教育的科学发展。据龚春燕院长介绍,为提高监测效率与科学化水平,重庆市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将日常评价与大规模监测相结合,自主研发了信息化监测评价平台,同时还研发了用于监测评价的软件平台,构建常用质量评估模型,实现了分析及报告生成自动化,包括义务教育均衡系数测算模型、学校办学规模测算模型、质量监测量尺分数合成模型等。
此外,借鉴西方,也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开拓学生思维和创造力”被70%的受访者认为是外国教育最值得中国借鉴的一面。
不过,学习借鉴切忌妄自菲薄。事实上,西方也在学习借鉴中国教育的优势。就在2017年,有消息称英国引进了上海一到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希望借此强化英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对此,陆建国表示:“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很多欧美国家是想象不到的。”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熊丙奇说:“何以解忧?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所幸的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前路依然光明,大家对教育的期待也依旧是乐观的。
2018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新修订,并将于2018年秋正式实施。据悉,新课标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细化到各学科课程之中,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后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此,近50%的受访者表示看好,认为此举顺应时代潮流,有助于引导教学回归“育人”本质。
责编 刘彦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