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今日中国中文版

乡村旅游真的被“过度开发”了吗

作者:本刊编辑部
前不久,一位学者提出了“乡村旅游谨防过度开发”这一问题,一时间,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为这位学者的担心点赞,认为他说出了一个眼下中国农村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一心发展旅游,谋取经济发展,忽视了乡村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独特文化,可能对乡村的现状和未来产生不利影响。反对者认为,这位学者提出了一个“伪问题”,是杞人忧天。旅游带来了络绎不绝的人群和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影响最小的一种模式。中国的乡村不仅不存在“过度开发”,反而存在“发展不足”和“开发不够”的问题,如果广大乡村都能够因为发展旅游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其实是众多农民的福音。

细看这位学者的意见,他是因为10年后重返一片草原,“发现一切都变了,景象变了,人变了”,更重要的是“日子完全变了”。由此,他发出了“过度依托旅游经济,也潜藏着不小的危险”的警告。这位学者举出“担心”的例子,一是草原景象被景点、宾馆、饭馆“改动了”;二是牧民抛弃了畜牧业,忙着开饭馆、卖酸奶、牵马,发生了“工作的改动”“人的改动”;三是“能够看到星星的幽静草原”已经不再,“而更像是花天酒地的场所”。他所说的“花天酒地”就是“霓虹灯照亮了草原”,“点燃的烟火、烧烤的炊烟、歌厅的放歌,使草原的夜晚热热闹闹”。这位专家提出,旅游带来了“工作机会”,让低收入家庭“能够打工赚钱”“增加一些收入”,但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象也是“不可仿制”的。

应该说,这位学者从一个草原景点出发,发出对全国乡村旅游过度开发的警示和担忧,有自己的初衷和理由,但在准确性和普遍性上,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草原上的市镇和风景区,不是普通意义理解的“乡村”。真正到过草原的人都知道,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里,能成为风景区接待如织游人的,已经是当地发展的“幸运儿”,更多的草原至今依然是一片沉默的存在,想在草原上看星星,其实一点也不难。

但“乡村旅游过度开发”这个问题是否存在呢?曾几何时,因为条件落后、交通不便,让很多乡村的农民饱尝了贫困的滋味。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很多农民背上行囊,告别了家乡和妻儿,骨肉分离、天各一方,到远方的城市和工厂,为全家的生活希望而打拼。这一现象,几乎成为改革开放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景象。可以这样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业大国的崛起,以及城市的现代化,是亿万农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年轻人离开了农村,很多村庄更多的是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怎样让乡村面貌得到改变和振兴,实现最大程度的脱贫,已经是当下中国农村发展的最强音。

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也发生了很多重要而深刻的改变。腰包渐鼓、逐渐富裕起来的城里人,不光经常选择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旅游,也经常选择自驾游、乡村游,由此也让乡村旅游,尤其是临近大中城市和知名风景区的乡村通过旅游实现了致富。在东部的山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农民世代贫穷,只能靠砍树为生,而到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人群来到这里看风景,这些农民变成了守护这些树木的人。从“砍树”到“看树”,不但体现了时代变迁和文明进步,也深刻反映了乡村生活和农民身上发生的点滴变化。

当然,对于广大农村来说,通过旅游发展起来的地方还是极少数,更多的乡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处在根本没有条件发展旅游的尴尬中,只能通过引进项目、发展产业等其他方式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可以说,发展旅游是一些有条件的乡村走向致富的重要途径。即便对于森林、草原等特定地区而言,传统的过度畜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难以与所谓的“过度旅游”同日而语。

当然,所谓的“专家说法”往往是一家之言,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让人们在开发旅游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让人们永远“记住乡愁”,尊重已有的当地乡村文明和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十分积极的建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最美的生态环境,就能带来最好的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和脱贫的道路上,旅游依然是让人们憧憬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乡村的人们张开双臂,对远方来的人们露出欢迎的笑脸。

刘畅

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

中青公益研究院秘书长

中国记者最高荣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编读往来 声音

面孔 数字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 惠及世界

“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

迈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欧班列:连通中欧的新纽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