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军事文摘

美国1957年对苏作战计划揭秘

作者:郑 向

1948年爆发的柏林危机虽然以美国的胜利告终,但1949年对美国而言却是濒临绝境的一年。这一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仅经过短短的4年,美国的核垄断就被打破了,美国人惊叹不已,感到难以置信。就在两年前,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还满怀激情地写到这是“充满机会的年代”(因为美国垄断原子弹)。到10月1日,更坏的信息传来,毛泽东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国民党中国的巨大投入瞬间化为乌有,中共的军队击败了蒋介石腐朽的军队夺取了整个中国大陆。在欧亚大陆上已经出现了一大片红色墨迹。这一年,一向强硬的福雷斯特自杀身死,有人认为他或许是在苏联的胜利面前感到绝望而这样做的。

“扣球”计划应运而生

面对这样一种形势,美国开始制定“三战”计划——“扣球”计划,于1949年末完成。“扣球”计划设想美苏之间的战争将在1957年爆发。当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相关报告分析认为:苏联领导人奉行威胁美国安全政策的决心和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构成对美国惟一的最大威胁。二战后,苏联最优先的眼前目标就是在政治上征服欧洲。尽管不能确切预见目前的政治战是否会或何时会酿成武装冲突,但是随时爆发战争的危险却始终存在。据目前的情报估计,苏联军队有能力在大约6个月之内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和远至开罗的近东地区。一旦占领区得到巩固,最终会使敌人的力量集中起来而构成对美国安全的难以承受的威胁。这些危险足以构成美国以应有的谨慎态度作好及时充分的战争准备的理由。

据估计到1957年,苏联的总兵力大约为3 8 0万人,陆军约有220万人,其中坦克师24个(每个师10300人),机械化师30个(每个师12850人),摩托化步兵师60个,步兵师12个(每个师11000人),共计各类师155个。另外,欧洲卫星国的部队大约也有115个师。经过动员,开战后30天苏联可以投入248个师,1年后则在500个以上。在开战日,苏联原子弹的数量被认为只有美国的1/10,估计重型轰炸机有150架,远洋潜艇约有300艘。

苏联可能的进攻行动

一旦战争爆发,如果欧洲没有得到美国的军援,估计3个半月内就会沦陷(伊比利亚半岛除外),在3个月内苏军就能入侵中近东并夺取伊朗、沙特等国的产油区,6个月内占领土耳其全境,12个月内兵临苏伊士运河区,如果能在中国大陆建立作战基地,苏军1个月内就能扫平南朝鲜并夺取日本北海道。

这场战争注定是全球性的。在最重要的西欧战场,头1个月内,苏军将以1 0 0个战斗师,在数千架各类飞机的支援下发起进攻。除了莱茵河防线能稍作抵抗外,苏军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预计3个月左右就能攻克法国和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统称),进抵比利牛斯山(法国和西班牙边界)一线。

在北欧战场,首先苏军5个战斗师在4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下从德国北部发起对丹麦的进攻。预计15天内能攻占整个日德兰半岛(包括丹麦和德国北部的一部分)和西兰岛。之后重新集结兵力,以13个战斗师在90 0架战术飞机以及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支援下,分4路(南北各两路,北面的两路兵力较小)进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和瑞典)。预计3个月左右可以实现占领。

在南欧战场,苏军(和卫星国军队)将以25个战斗师,在6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下进攻意大利。预计3个半月内可以占领意大利和西西里岛,这将使苏联封锁地中海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希腊的进攻将动用20个战斗师,至少700架作战飞机。预计3个半月内可以占领希腊全境,然后再夺取爱琴海岛屿和克里特岛。

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在土耳其和中近东战场,苏军可能以3路大军进攻土耳其,共3 3个师14 0 0架飞机。第1路从保加利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攻入土耳其;第2路在土耳其北部海岸登陆后再向内地进攻;第3路从高加索地区攻入土耳其,进攻轴线卡尔斯-矮尔祖鲁姆。如果没有得到美国的援助并大量破坏苏军的交通线,那么土耳其将在6个月后被占领。

中近东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还在于美英等国的战略空军可以从这里的基地出发,能很容易地打击高加索和罗马尼亚的产油区及其他工业区。因此为了控制该地区,苏军将出动4路大军,共16个师、600架飞机。第1路经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攻入伊拉克,占领摩苏尔-基尔库克地区;第2路经伊朗西北部哈马丹攻占伊拉克巴格达地区;第3路经伊朗德黑兰攻占巴士拉-阿巴丹地区,尔后分兵攻占巴林-达兰地区;第4路南下攻占伊朗阿巴斯港地区。在占领中近东地区后,苏军在得到增援后将继续向西进攻,在12个月内可以推进到苏伊士运河并占领开罗和亚历山大港。

在远东战场,苏军将以3个师的兵力攻占北海道,尔后视情况进攻本州和九州。同时,投入近百艘潜艇对北太平洋上的运输船只进行猛烈袭击。

一旦攻占西欧的目标顺利完成,苏联就能腾出大量兵力更猛烈地进攻英伦三岛(或者伊比利亚半岛)以及北大西洋上的岛屿,并严重威胁大西洋上的盟国海上交通线。实际上,从战争一开始苏军就很可能对英国实施原子弹突击,使之陷入瘫痪。美国战略空军认为,只要4 0颗原子弹就可以使英国陷于瘫痪状态。一旦英国的海、空军受到大幅削弱,苏军就能发起空降——两栖登陆战役。按“扣球”计划的评估,英国很难坚持超过60天。巴拿马运河是美国海军东西调动的咽喉通道,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所以苏联要尽力破坏之。一种方法是利用货船搭载原子弹在水闸区引爆,并且苏军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袭击美国沿海港口。总之,这将是一场异常惨烈的世界大战。

盟军的作战行动

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占有巨大优势,将迫使盟军处于防御状态,以保护其进行战争的潜力和动员足够的兵力阻止苏军进攻,保卫交通线和组建海外进攻部队。在此阶段,盟军的进攻行动主要是依靠美国强大的战略空军力量对苏军(以及纵深的核生化武器装配设施和投掷手段)发起原子弹空中攻势,以削弱苏军的进攻能力。同时,要立即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网,部署防空武器和截击机,对海上通道和运输船只进行防御,还要对内部破坏也进行防御。所有这些防御措施都将消耗大量的资源。

在西欧方向,最理想的天然防线是莱茵河-阿尔卑斯山-皮阿维河一线。守住这条防线就可以保住西欧(包括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大部分人力和工业潜力,并加大英国的防御纵深。利用意大利的空军基地,还可以很容易地打击巴尔干半岛的目标。“扣球”计划要完成这个任务,1个月内需要集结76个师(美国标准,美军1个师有25000人)和4500架作战飞机。在最重要的莱茵河防线需要60个师和4000架作战飞机,其中4个师用于对付苏军在莱茵河防线要塞部位的空降。但1949年盟军在该地区只有26个师和2550架飞机。总的来说,盟军能否守住这条防线是令人怀疑的。阿尔卑斯山-皮阿维河防线需要16个师和500架作战飞机,其中9个师用于防守皮阿维河防线。该地区同样兵力不足,需要美国快速增援或重新武装意大利。在开战后的6个月内,随着苏军兵力的增加,盟军也需要继续集结兵力。二战时期,苏联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如果意大利保不住,那就只好坚守莱茵河-法意边界一线。为坚守法意边界一线,估计约需10个师和400架作战飞机。失去意大利基本意味着失去对地中海的控制。

如果连法国也保不住,那就只能退守伊比利亚半岛,坚守比利牛斯山防线,估计需要34个师和800架作战飞机。控制伊比利亚半岛的战略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以后反攻欧洲大陆对苏大规模陆上作战的桥头堡,因为它有足够的港口容量,而且面积大,不易受到袭击。另外,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控制直布罗陀海峡和西地中海之要冲,而且还是通向北非的要道,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过,要从半岛直接挺进欧洲内陆展开大规模对苏作战仍然是十分困难的,可选择的方案是发挥美国的强项,从比利牛斯山两端进行两栖作战,以便从苏军阵地的侧翼发起进攻。不过在此之前,西班牙的机场、交通线等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修复,这将消耗美国大量资源。因此,西班牙不适合用作发动大规模陆上作战的根据地。

在北欧战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战略价值在于,它可以提供盟军对苏联北部工业区轰炸所需的基地,这将比从英国出发近了500~700英里。如果苏联控制该半岛,将大大扩大其预警系统,这对防御盟军从北面和西面来的空中打击非常有利。为守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估计需要20个师和1800架作战飞机。但是,盟军在西欧战场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增援该地区,惟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由美国向挪威和瑞典提供足够的物资和装备援助。如果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失守,那冰岛的战略价值将极为凸显,因为冰岛的地理位置使其非常适合控制北大西洋的海、空交通线,以此为基地可以非常便利地为盟军潜艇战、反潜战提供支援,并为舰队提供补给,同时还可成为战略空军袭击苏联的一个主要前进基地(如果守不住英国的话)。因此,盟军应不惜任何代价控制冰岛。

在中近东战场,土耳其对苏联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控制土耳其海峡可以使得苏联黑海舰队的舰艇便利地前出地中海。“扣球”计划估计,坚守土耳其需要盟军增援12个师和10个战斗机大队,这是美国无法做到的,所以比较现实的方案是退守土耳其东南部地区,那里山地崎岖、交通不便,相对容易防守。万一苏军比较顺利地占领了中东地区,那么就要求盟军立即展开反攻,夺回产油区,因为足够的石油供应对战争的任何一方都至关重要。一支速度为20节的两栖攻击部队(以及一支快速航母特混舰队)从美国东海岸出发,绕经好望角,可在25天内抵达巴林地区,发起师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得手后继续集结兵力,以5个师进攻巴士拉-阿巴丹地区。其中1个师在科威特地区登陆,另一个空降师攻取阿巴丹炼油厂。在战役胜利后,还可相机北上攻击摩苏尔-基尔库克地区的苏军部队。

在远东战场,由于该地区远离欧洲主战场,而且工业水平落后,所以美国不打算在此投入过多军队和资源。估计2个美军师加10个日军师,在一支美国航母特混舰队的支援下就足以保卫日本(不含北海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盟军仅依靠地面部队和战术空军要想防御苏联的进攻是不容易的,因此原子弹将成为盟国用来对付苏联的最有力而又即刻可用的武器。“扣球”计划强调,战争爆发后应立即使用原子弹和常规炸弹对苏联发动一次战略空中攻势。主要目标是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生产设施、重要空军基地、补给基地和部队集结地域、关键的政府机构和控制设施、主要工业区以及石油工业设施等,从而大大破坏苏联的战争潜力,并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震撼力。按照“扣球”计划的分析,如果摧毁苏联80%左右的石油工业(含贮油设施),可削弱整个苏军的进攻能力并严重影响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摧毁70%的重要电力网,可使苏联的工业经济瘫痪,因为现代工业离不开电力供应,而电力又是不能贮存的;摧毁80%的钢铁生产设施,可使工业生产能力在两三年内无法恢复。估计战略空袭所需的兵力为5个重型轰炸机大队和21个中型轰炸机大队(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抽调航空母舰执行空袭任务),计划使用300枚原子弹。

美国将利用海空优势尽全力把苏联集团国家的力量围堵在北极-格陵兰海-挪威海-北海-莱茵河-阿尔卑斯山-皮阿维河-亚得里亚海-克里特岛-土耳其东南部-底格里斯河谷-波斯湾-喜马拉雅山-东南亚-中国南海-中国东海-日本海-津轻海峡-白令海-白令海峡-北极这一圆圈内。在这一包围圈附近,美国将尽量建立更多的前进基地,从而对苏联的心脏地区发起持久而猛烈的进攻,最终全部摧毁苏联的战争潜力和抵抗能力。

但是如果战略空袭不能迫使苏联投降,那就要考虑发起大规模陆上攻势作战。不过历史的教训说明,这种军事行动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必须具备以下先决条件才能实施:苏联的军事工业和交通系统已大部被毁,其石油生产减少到空军飞机已不能起飞、陆军和海军也几乎无法活动的困境。进攻路线有3条,最理想的是能在西欧守住一大块根据地,通过北德平原进入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然后再攻入苏联北部;如果西欧没能守住而英国还在手里,那就以英国为根据地攻入西欧,再沿同样的路线进攻苏联;如果西欧和英国都失守,那就只能在南部的北非-近东地区发起进攻。先夺取爱琴海-土耳其海峡地区的控制权,然后通过黑海进入乌克兰。这条路线存在很多困难(海上和陆上交通线都太长,后勤保障很成问题),是明显的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采用。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向战时生产的转变需要时间,所以大规模攻势作战发起的时间可能要推迟到开战后1~2年之间。

美军高级将领提出B-52战略轰炸机应该持续在苏联外围警戒飞行为了彻底击败苏联,美国五角大楼认为,仅盟国的陆军就要再增加97个师。另外还有其他诸兵种,再加上民防部队、商船队及必不可少的有关勤务部队等,所需的人员数量将以千万计。所以,要想打赢这场惨烈无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西方将需要约2000万人投入战场。这个数字可能超过了实际能征集到的数量,特别是当整个欧洲都被苏联占领时就更是如此。

幸运的是,美苏大战的风险虽然始终存在,但并没有真正爆发。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苏联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抗衡美国,保卫自己的安全。按“扣球”计划中的评估,美国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所以是力量的平衡保证了和平,尽管这是低质量的和平——东西方进入了冷战状态。

责任编辑:葛妍

 

吉娜·哈斯佩尔:中情局首任女掌门

呵护民族的精神财富

伊核问题的爱恨情仇

伊核协议往何处去?

以伊博弈升级对中东局势影响几何

日本自卫队海陆空换装新一代反舰导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