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军事文摘

“落锤”行动:美军合成营 阿富汗山地作战典型战例

作者:刘 鹏

2011年6月,美军在阿富汗库纳尔省瓦塔普尔山谷发起“落锤”行动,是2001年以来该地区最大规模作战行动。经过10年交锋,反美武装越打越强,实力不断壮大,经验更加丰富,对美军技战术特点了如指掌。美军则进退失据、陷入困境。“落锤”行动既是这一困境的真实写照,也是美军在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的缩影。在这次作战中,交战双方特点鲜明:反美武装避实击虚、以弱击强,美军体系作战、联合制胜,从不同侧面诠释了现代山地作战制胜机理。

“落锤”行动出师不利

阿富汗库纳尔省的瓦塔普尔山谷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当地居民与世隔绝,对外来势力怀有敌意。自2002年起,该地区成为当地反美武装的训练营地。美军多次清剿均无果而终,反美武装日益壮大。为彻底铲除滋生叛乱的温床,美军于2011年6月再次发起大规模清剿行动,代号“落锤”。

美陆军第2 5步兵师第3旅战斗队35步兵团2营奉命组建“凯克提”特遣队执行此次任务。特遣队编组为4个连级战斗分队,各连均辖2个步枪排和1个武器排。武器排配备改进型目标获取系统、标枪近距战斗导弹、反坦克导弹、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12.7毫米重机枪。特遣队还得到旅属“目标分队”和侦察排的支援,另有3个步兵连作为预备队。此外,美军还与阿富汗安全部队混合编组、共同行动,阿军主要执行目标地域内村落和建筑物的搜排和清剿任务。

由于山高路险,美军使用CH-47支努干直升机通过空中机动方式投送兵力。各分队乘直升机在目标地域(被反美武装用作训练营地的盖姆比尔村和赛若卡雷村)东侧山脊线选择有利地形实施机降,随后建立着陆场并构建支撑点。第35步兵团2营B连担任主攻,在山脊机降着陆后徒步下山对目标地域展开清剿。其他分队选择有利地形构建支撑点,依托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为B连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同时切断反美武装进入山谷的通道。

6月25日,行动开始。美军到达战场后才发现,实际情况与作战方案的设想相差甚远,地形复杂程度远超出预期。坡陡林密、乱石丛生,美军行进艰难,出现非战斗减员。当日B连两次遭到伏击。第1次是上午,该连向目标地域机动途中遇袭,连指挥官立即呼叫阿帕奇直升机提供火力支援。由于植被茂密且交战双方距离过近,造成直升机火力误伤。实施救援任务的黑鹰直升机在撤离伤员时遭火箭弹袭击,险些被击落。第2次是下午,该连机动至距目标约1千米处时遭伏击。反美武装成功避开美军先进的侦察器材监测,从北、南、西三面围攻B连1排,形成交叉火网。短短几分钟内,美军排长阵亡,连长和火力支援官受伤。美军立刻组织反击,然而反美武装精心构设的阵地十分隐蔽,令美军难以精确定位和实施打击。激战中,美军基欧瓦直升机险些再次造成误伤。反美武装作战顽强,在美军强大空地火力打击下坚持战斗,令美军寸步难行。直到夜幕降临,反美武装因缺乏夜战能力退出战斗,美军得以喘息。同日,山脊线上美军各支撑点均遭袭击,一架运送预备队的支努干直升机遭遇强气流坠毁。纵观首日战斗,美军出师不利:地形复杂程度超乎预期,被迫几次更改作战方案;主力B连两次遭伏击,指挥官伤亡严重,迫使美军动用预备队;运送预备队的直升机坠毁,导致多人重伤。由于山高路险,美军使用CH-47支努干直升机通过空中机动方式投送兵力6月26日,美军第35步兵团2营B连在目标地域附近建立支撑点,抗敌袭扰。27日,美军各处支撑点不断遭到袭击。反美武装巧妙利用地形隐蔽伪装、秘密机动,多次逼近至距美军阵地不到30米处。严酷环境和持续激战导致美军的饮水、食品和弹药迅速消耗殆尽,而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又导致运输直升机无法进行补给,美军被迫改用固定翼飞机投送补给,但是飞行速度过快和高度过高导致空投物资远离美军阵地,甚至落入反美武装手中。战斗中,补给极度匮乏几乎导致美军行动失败。28至29日,美阿联军经过激战终于到达目标地域并展开清剿。然而,等美军到达时,反美武装主力已经撤离并带走了各种有价值的资料,美军缴获甚少。美军完成对目标地域的清剿后准备乘直升机撤离。然而,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相叠加,导致直升机无法在预定地点着陆,第一次撤离行动失败。美军不得不在阴冷潮湿的山上继续坚守,军心士气受挫。30日天气转好,地面部队成功清除了阻碍直升机着陆的障碍物,美军得以乘机分批撤离。期间,反美武装以小群多路“蜂群攻击”的形式多次袭击美军,迟滞了美军撤离进程。美军在各型战机掩护下于7月1日午夜完成撤离。

反美武装以弱击强的取胜之道

经过与美军10年交锋,反美武装越打越强,战术越用越活,做到了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即充分利用天气、地形和人脉优势,灵活运用战法,在掌握美军技战术特点基础上专攻其薄弱环节,令美军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其取胜之道既体现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指导原则,又展现出新特点,即坚持“我打我的”同时抑制对手优势发挥,不让对手“你打你的”,在实施完全主动的非对称自主作战同时,破坏对手行动部署、打乱其作战节奏、抑制其优势发挥,不让对手按其套路出牌。

  首先,利用天气和地形优势,能攻善藏。地形,兵之助。此战充分展示了,现代山地作战弱势一方如何利用地形优势有效减少强敌技术优势。一是反美武装充分利用山高林密的复杂地形、浓雾天气和夜暗掩护,多次成功避开美军先进侦察器材监视,在美军机动途中隐蔽设伏或是沿美军无法观测到的山间小道秘密抵近美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令美军措不及防、伤亡严重。当美军从慌乱中恢复过来组织反击或近距空中支援飞机抵达战场时,反美武装利用密林和雾气掩护迅速撤出战斗。二是反美武装成功翻越陡坡、峭壁等美军疏于防备的难行之地,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美军阵地附近,贴近对手展开近距离缠斗,迫使美军战机因难辨敌我、担心误伤而无法实施火力打击。三是反美武装依托有利地形精心选择并构筑伏击阵地,有效隐蔽伪装,令美军难以发现和准确定位,火力打击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误伤。

  其次,利用美军交战规则,借力发力。反美武装熟知美军交战规则,利用其希望避免平民伤亡心理,动员当地民众充当侦察员,收集情报、指示目标和引导打击。在伏击美军第35步兵团2营B连的战斗中,反美武装事先查明美军交战规则禁止对附近有平民的建筑物实施火力打击,于是招募多名当地妇女在建筑物周围活动,观察美军行动并引导火力打击。这种做法有效抑制了对手火力优势,美军指挥官担心平民伤亡事件被敌人利用并加以宣传,因而拒绝下令对相关建筑进行打击,导致行动受阻。此外,反美武装还利用美军交战规则对平民慎用武力的规定,广泛发动当地民众,广布情报网,随时掌握美军动向,同时陷美军于两难困境。美军在清剿途中多次遇到放羊和赶驴的当地平民,并陷入两难抉择:如果放行,则美军行踪可能暴露,进而遭到袭击;如果抓捕,则证据不足、违反交战规则。最终因证据不足且担心违反交战规则,美军不得不选择放行。结果每次放行后不久美军都遭敌重兵袭击。

再次,灵活运用战法,因敌施变。反美武装在摸清美军技战术特点基础上,积极主动进行非对称自主作战并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将火力震慑与精确狙杀相结合。与美军相比,反美武装火器装备十分落后,但是能够在战斗中集中使用火力,对美军关键目标和有生力量进行火箭弹齐射,有效震慑了对手,并利用美军震惊慌乱之机进行精确狙杀,将整体震慑与个别狙杀结合起来。二是综合运用小群多路突袭、近距离贴身缠斗和快打快撤等战法袭击美军。反美武装编为班规模的战斗小组,从不同位置和多个方向对美军支撑点和直升机着陆场发起“蜂群攻击”,具有攻击队形不规则、进攻时间无规律等特点,体现了较强的战场自主协同和自适应能力,采取近距离贴身缠斗战术造成敌我交织的混战局面,使美军无法进行空地火力支援。反美武装还采取快打快撤、“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多次偷袭美军。每当美军组织反击、支援飞机临空或双方力量对比即将发生改变时,反美武装立即脱离接触、撤出战斗。三是主动出击,转守为攻。反美武装没有坐等对手清剿,而是趁敌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从机降着陆到撤离战场全程袭扰和伏击美军,促成攻守移位,迫使美军从主动进攻、机动清剿变为被动应对、阵地防御,有效迟滞了美军行动,由预定的4 8小时延长至7天,给美军后勤补给造成巨大压力,导致行动一度濒临失败。

最后,瞄准美军薄弱环节,击其软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美军作战体系虽然强大,但也存在“阿喀琉斯之踵”。反美武装善于发现并利用美军薄弱环节,以长击短、击其要害,从而实现强弱转化、攻防转换。一是抓住美军撤离伤员这一环节予以痛击。在地形复杂、战斗激烈的战场环境中,直升机撤离伤员是美军最敏感、最薄弱的环节。救援直升机和医疗小组都缺乏火力和防护力,从直升机悬停、着陆、装载伤员到起飞的各环节都极易受到打击,容易出现二次伤亡。反美武装恰恰抓住这一时机,集中兵力火力重点打击救援直升机并袭扰整个救援过程,导致美军救援行动多次受阻,两名伤员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二是盯住美军物资补给环节予以重击。此次作战中,物资补给成为决定美军任务成败的关键。恶劣天气、复杂地形和激烈战斗导致美军关键物资极度匮乏,反美武装连续重击更是把美军推上失败边缘。反美武装集中火力专打运输补给的直升机,迫使美军不得不改用飞行高度更高、速度更快的固定翼飞机投送物资,结果所投物资大量损坏或远离美军阵地,甚至落入反美武装手中,加重了美军物资短缺的困境、打击了军心士气。与此同时,反美武装利用美军迫切获得物资补给的心理,引诱其离开阵地并在途中袭击美军。

美军山地作战的制胜之要

此次作战中,面对天气和地形等不利因素以及享有本土作战优势的反美武装,美军最终能够成功完成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并非偶然,其作战特点诠释了山地作战克敌制胜的制胜机理。

首先,情报主导是美军克敌制胜的首要前提。在阿富汗战场,面对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叠加造成的“战争迷雾”,美军高度重视战场情报,作战全过程坚持情报先行、情报引领作战,最大限度减少了战场阻力与摩擦。

一是战前情报准备充分。“凯克提”特遣队梳理了2002年以来美军在该地区各轮驻部队的事后总结报告,吸取了美军多年来积累的战场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了当地敌情、地形、民情和社情等重要情报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坚持以情报为中心定下决心、制定方案。

二是采取每一步行动前坚持情报先行。在夺控山脊线上有利地形、实施机降前,美军预先实施战场侦察,且高度重视侦察行动的安全保密。为避免打草惊蛇、引起敌人警觉,美军没有出动侦察飞机进行航空侦察,而是采取航天侦察,即通过卫星侦察和图像判读的方式获取情报,作为行动先导。机降着陆后,美军先通过营属情报侦察监视平台确认相关地域没有敌人活动迹象,然后才从着陆地域向预定地域实施机动。

三是作战全程坚持情报主导。此次作战,美军坚持以情报为主导展开行动,有效减少了作战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其中低空声音截听设备从始至终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美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预警,有效弥补了人力情报之不足。战场上美军借助该设备多次监听到敌人重要通话内容,获悉敌人动向进而成功挫败敌大规模偷袭的企图,还从中获悉敌人伤亡情况,为作战效果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其次,联合作战是美军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美军历来强调无联不战、无战不联,此次作战体现了美军联合山地作战的具体做法和主要特点。

一是作战编组在战术级分队深度联合,具备多能化和模块化特征。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和联合火力观察员直接嵌入连排级战斗分队,可直接召唤和引导空地火力进行精确打击。美军非对称作战中心的官兵作为观察员编入各战斗分队,以加强常规部队的非正规作战能力。美军各战斗分队均与阿富汗安全部队混合编组、共同行动。美军各分队得到相同规模阿军战斗分队的配属,同时美军特种部队军官作为军事顾问嵌入阿军突击队指导其行动。

二是作战方式实现空地一体、立体作战。以陆军为主组建的“凯克提”特遣队体现了“飞行陆军”立体作战的特点,兵力输送、火力打击、战场救援和战后撤离等各环节均通过空中机动和立体突击方式实现。空地协同、一体联动贯穿作战全过程和各领域,成为美军克敌制胜之要。美军以立体攻防对抗敌平面作战,以“飞行陆军”对抗敌地面步兵,非对称优势明显。

三是作战行动以联合训练为牵引,实现战训一致。联战必联训,实战必实训。战前,美军贴近战场实景构设训练环境,根据作战任务编组训练,这种做法使“落锤”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战前演训的一次翻版,实现了“按实战要求训练,按平时训练去实战”的效果,训练与实战达到一体化。在战场上,美军坚持“边作战边训练”,把战场当作最好的训练场,在实战中训练队伍。战场上,嵌入各战斗分队的非对称作战中心观察员随时纠正各种技战术问题,并直接加入战斗、亲身示范指导。美军特种部队嵌入式军事顾问全程伴随并指导阿军突击队行动,在搜剿反美武装训练营地前,利用战斗间歇对阿军进行针对性训练,指导其如何执行联合清剿任务并及时解决制约联军作战的各种障碍。

空地协同、一体联动贯穿作战全过程和各领域,成为美军克敌制胜之要最后,先进技术是美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支撑。一是美军凭借先进的侦察监视技术获得技术情报优势,弥补了人力情报匮乏的劣势,为战场上夺取先机提供有力支撑。美军侦察分队的远程热成像视频图像系统有效增强了对周围地形的监视能力。美军借助通信截听设备在战场上多次监听到敌人重要通话内容,进而成功挫败敌人企图、重新夺取战场主动权。二是美军凭借先进的夜视器材取得夜战优势,实现了战场单向透明,进而反客为主、成功逆袭。美军尤其重视发展夜战武器装备和夜战能力,不但弥补了自身不善夜战的短板弱项,而且有效抵消了反美武装本土作战、熟悉地形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在战场上十分注重技术安全与保密,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支努干直升机坠毁后,美军第一时间在事故现场附近建立警戒线,阻敌靠近、固守待援。而且美军还成立专业的“坠落飞机拆除小组”,克服各种困难到达事故现场,拆除飞机内部的通信器材和激光追踪器等敏感设备,以免落入敌手。美军撤离战场前,专门派遣F-15战机将坠落直升机彻底炸毁、以绝后患。

摘编自“中国陆军”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传良

 

吉娜·哈斯佩尔:中情局首任女掌门

呵护民族的精神财富

伊核问题的爱恨情仇

伊核协议往何处去?

以伊博弈升级对中东局势影响几何

日本自卫队海陆空换装新一代反舰导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