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碘、钙还是维生素C,都是缺了才要补。
但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缺碘?生活在沿海地区,又或是高水碘地区,就铁定不缺碘了吗?
可以查尿碘,但只能反映近几天的状况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缺碘,主要有3种方法:查尿碘、查血清碘,以及查甲状腺容积。
广东省疾控中心钟文副所长介绍,其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是查尿碘。
人体摄入的碘元素经过代谢后,九成都要经由肾脏排出,所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碘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碘营养状况。
“不过,尿碘只能反映最近两三天的情况,因为饮食、出汗量、饮水量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尿碘有很大影响。”钟文副所长说。
比如,前一天吃了碟凉拌海带、喝了碗紫菜汤,尿碘就可能大幅升高,超出适宜值。
与尿碘相比,血清碘的含量比较稳定,但目前,只有个别医院提供这项检测服务。
因为它对设备灵敏度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我国尚未有评价标准。想知道自己的血碘值是否算超标,只能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外的数值。
至于查甲状腺容积,是指用B超检测甲状腺大小。一般认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住在“高水碘区”,大多不缺碘
觉得专门去医院检查太麻烦?也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看看自己是否住在“高水碘地区”。
在高水碘地区,水源里的碘含量比较高,饮用当地的水,已经能满足人体平日的碘需求。
哪里是高水碘地区?
2012年,原卫生部的调查显示,高水碘地区分布在以下9个省市中109个县的735个乡镇,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
详细的乡镇名单,可以登录各地疾控中心、各地盐务局官网查询。
此外,还有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被认定为“高碘病区”。在当地,高碘甲状腺肿成了“流行病”。
要注意的是,高水碘地区不是一成不变的,切记留意疾控、盐务局公布的最新消息。
比如,2005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大兴区属于高水碘地区。于是,有关部门采取了改水措施,统一供应来自其他水源的自来水。如今,当地已不属于高水碘地区,人们同样需要食用加碘盐。
另外,我国的高水碘地区和碘缺乏地区,呈犬牙交错状。附近乡镇不缺碘,可能自家仍然缺碘,不能掉以轻心。
住在沿海地区,未必不缺碘
有观点以为,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鲜,不会缺碘——事实恰恰相反。
钟文副所长在广东省进行的调查发现,在湛江、汕尾等沿海地区,因居民平常混食碘盐和未加碘食盐,其尿碘中位数仍存在100微克/升左右的现象,而在粤北山区,人们的尿碘中位数达到200微克/升左右。
2009年,在上海、辽宁、浙江、福建四个沿海省市的调查也显示,各省沿海城市居民的尿碘中位数,普遍低于同省内陆农村居民。
为什么会这样?“海鲜的碘含量,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大家吃海鲜的量也并不多,远远不能满足补碘的需求。”钟文副所长说。
真正富含碘的,是海带、紫菜。它们每100克的碘含量,分别能达到36240微克、4323微克。但少有人天天吃。
而相较之下,每100克带鱼、濑尿虾的碘含量,分别只有40.8微克、36.1微克。和海带、紫菜比,差了几个数量级。
由于碘不能在人体储存,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都需要摄入120微克左右的碘元素。如果不吃碘盐,只靠海鲜补碘,每天都得吃将近1斤。哪怕是渔民,也不会吃这么多。
再者,和北方城市相比,南方沿海城市的口味普遍较为清淡。吃盐少,摄入的碘元素自然也比较少。
钟文副所长还指出:“山区经济不发达,体力劳动者多,平时出汗多,口味重,也会导致尿碘中位数高一些。”
口味重,会碘过量?
既然说,口味重的人吃盐多,会摄入更多碘元素,那如果他们还经常吃加碘盐,岂不是容易补碘过头了?
实际上,要吃盐吃出碘过量,很难。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碘600微克以上,才算过量。
这是什么概念?
我国的普通碘盐,碘含量最高的是30毫克/千克。且食盐经烹饪后,会有20%的碘元素被损耗掉。按这么算,一天得吃25克盐,也即至少吃光放满4个啤酒瓶盖的盐,才会出现碘过量。
炒菜放那么多盐,简直就像腌咸菜了。大概没多少人的口味会重到这个地步。(感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讯员梁宁对本文的帮助)(编辑:夏悦)
中国碘营养地图
高碘省(市、自治区):部分乡镇为水源性高碘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碘缺乏高危省(市、自治区):部分乡镇为碘缺乏病高危地区
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重庆、宁夏、云南、海南、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