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运营商为核心的移动商务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围绕互联网所形成的各类业务与增值服务也开始出现,其中能够充分利用移动电子商务的商机并改变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便会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对移动商务的基本概述、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分析、基于运营商核心的移动商务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运营商;移动商务;应用
前言: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务已逐渐利用基础数据业务取代以往的语音业务,而且在增值业务方面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作为独立业务类型,移动商务在增值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运营商为核心的移动商务开始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对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生活信息化的实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基于运营商为核心的移动商务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移动商务的基本概述
1.1 移动商务的基本性质分析
从移动商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以往学者的研究,对移动商务的应用性质主要可总结为三类,即:第一,现代移动商务是对移动领域中传统电子商务的扩展。其具体体现在相比以往利用固定电话线实现连接网络的方式,移动商务更具自身的优势,可随时随地在移动商务中进行网页访问,从而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或服务,如B2C业务中的股票交易、移动彩票以及零售等。第二,现代移动商务可理解为商务金融服务在移动领域中的一种模式。由于移动商务下许多增值业务中涉及的支付业务或商品购买业务等都具有相应的渠道,因此可将其作为商务金融服务的新模式。第三,现代移动商务具有提供广告、信息手段的特征。如常见的利用手机短信、移动广播、发布股票、物流信息等,为商务活动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1]。
1.2 基于运营商核心的移动商务业务特点分析
移动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延伸与扩展,与电子商务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从业务特点上进行区分,基于运营商核心的移动商务业务特点主要包括:首先,移动商务的服务对象具有明显的移动性特征。这种特征产生的原因在于无论移动终端、客户以及客户需要的服务等方面都处于移动状态。其次,移动商务的服务要求具有即时性的特征。大多客户在移动商务过程中往往需及时对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或服务进行获取,决定其即时性的特点。再次,移动商务的服务终端具有隐私性特征。由于移动商务中涉及的移动终端往往为个人所有,其提供的私人身份认证方式使移动商务的发展拥有明显的优势。最后,移动商务的服务方式具有便捷性的特征。一般情况下用户只需通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便可实现服务的获取,其操作比较简单且耗费时间较少。由此可分析,移动商务发展过程中进行市场的培育需将以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客户所构成的商业模型作为基础,并利用移动商务平台为其提供支持[2]。
2、移动商务的运作模式及其对比分析
2.1 常见的运作模式分析
由前文可知,移动商务在性质上本身作为跨行业商业模式,涉及较多的领域与价值链环节,如设备或软件的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终端用户、应用服务提供商以及其他如商家或银行等行业。由于移动商务价值链中涉及的各价值链环节在作用与地位上各有不同,因此需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
1)基于运营商核心的运作模式
目前将运营商作为核心的运作模式,在国内主要以中国移动的“梦网”为典型代表,在国外如日本DoCoMo的i-mode等。以DoCoMo的i-mode为例进行分析,当i-mode启动时,DoCoMo便需与许多应用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而且相关网站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整个价值链中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的仍以DoCoMo为主,具体表现在:首先,相关的标准完全由运营商进行控制。应用程序或i-mode网站进行建设过程中只需通过运营商便可了解其中的语言编程内容与实际的开放标准。其次,手机设备需要引用的技术及发展由运营商控制,如Sony、NEC、Panasonic或其他手机厂商等都由DoCoMo决定其工艺与发展。最后,在网站的管理与控制方面运营商具有绝对的权利。若网站中存有与DoCoMo要求不相符合的内容,将无法为用户所使用。因此这种方式的特点体现在让利不让权且通过对业务平台的控制实现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
2)基于平台提供商与应用服务商的运作模式分析
以平台提供商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美国高通公司BREW业务平台为典型代表,其主要负责为运营商进行业务接入服务的提供,而平台的维护与建设由高通公司自身承担。另外,基于应用服务商的运作模式,又可理解为传统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下,银行、商业机构、供应商以及用户间通信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只体现其自身的网络接入功能,无法实现对业务的控制。其中涉及的服务费往往被应用服务商所得,而运营商智能收取业务流程上网费[3]。
2.2 基于运营商核心的运作模式可行性分析
1)从利益驱动角度
由日本的DoCoMo的i-mode成功经验能够证明,基于运营商核心的运作模式是为运营商获取利益的必然途径。以J-Phone为例,其开发的Sky Check System平台可利用互联网与商家保持联系,而银行、信用卡公司与其在JCN网络下也实现了互通。在用户利用信用卡与商家交易过程中,商家方面需将约为7%的佣金向J-Phone缴纳,用户方面也需负责相应的通信费用,而J-Phone也会向信用卡公司收取约为手续费4%的收入。这种方式下将手续费、佣金等服务费用都进行细分,使基于运营商核心的移动商务在提供业务服务的同时获取其中的利润。另外,由于网络建设过程中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运营商为解决资金难题也会在移动商务市场中进行业务的拓展,使以运营商核心的运作模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4]。
2)从技术角度
在SP接入方面,移动运营商既可实现对其有效的管理,也能够通过SP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加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运营商在长期的网络建设过程中所获取的业务经验与其他支付费用等运营经验方面较为丰富,使移动商务下的支付方式具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另外,移动商务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安全与隐私等内容也要求在技术方面进行完善,需由应用服务商、银行、商家以及终端提供商等共同参与完成,而在整个价值链中能够发挥连接与枢纽作用的便为运营商[5]。
3.1 移动商务的主要应用分析
1)销售终端服务
销售终端服务又称POS,以日本NTTDoCoMo为例,在推出与Felica服务相适应的手机后,收款机利用其中的身份识别技术能够对用户手机进行相应费用的收取,而且手机中的上网功能也为用户的充值提供便利。这种作为POS业务的延伸,使数据的传递完全可利用GPRS制式或SMS等,将以往受时间或地点限制的消费活动得以改善,而且商户的商机也随之增多。
2)移动银行
移动银行的产生主要指在运营商的技术基础上,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便民服务”。通过移动银行,用户办理金融业务时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手机屏幕中会将相应的如银证转账、代缴费、信息查询、个人理财等提示信息显示出来。现阶段以韩国SK电讯为典型代表,其推出的M-BANK服务项目可使用户利用相应的移动电话进行电子金融服务。
3)移动支付
移动商务中的应用都涉及支付问题,其具体指为通过移动电话网络进行消费支付。常见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移动商务的话费代收、移动商务提供的用户账户、银行卡与手机号码的绑定等。无论对哪种应用进行支付,移动运营商都可以其自身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特征完成支付过程[7]。
3.2 移动商务应用工作开展的策略
整体价值链中运营商的核心地位使移动商务的应用更加广泛,除上文中提及的销售终端服务、移动银行以及移动支付外,也包括其他如移动订票、移动博彩等。而且其构建以安全系统、支付管理、认证授权、计费结算、接入管理为主的移动商务平台也为移动商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未来移动商务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在平台建设方面进行加强,为各个实体与用户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使支付、计费以及安全等得以保障。其次,移动商务发展过程中还需注意技术方面的完善。运营商应保证服务提供商以及设备终端提供商逐渐加强联调与测试等工作,避免因业务开展中出现故障导致运营商形象降低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接口技术、SP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也要做好测试工作。再次,加强运营商对合作伙伴的管理。运营商在管理合作伙伴时可通过合作政策的管理、门户管理以及具体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管理等方式,并向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产品信息、业绩报告等,使服务质量得以提高。最后,加强运营商与价值链各方的协作。移动商务服务的顺利开展要求价值链中各方能够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使移动商务的发展得以推动[8]。
结论
基于运营商核心的移动商务在国内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应用过程中,需对移动商务的基本性质与业务特征进行掌握,并在以运营商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下做好移动商务业务的开展工作。特别发展时应在移动商平台建设方面进行完善,确保移动商务价值链中的各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移动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生活信息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顾 ,叶云. 以运营商为核心的移动商务应用探讨[J]. 现代电信科技,2014,03: 38-41.
[2] 颜飞. 基于Web Service的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
[3] 苏婉. 3G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 周宇. 基于J2ME与J2EE平台的移动商务应用及安全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0.
[5] 何洁. 基于价值链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 常丹.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移动商务流程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7] 祝恒书. 面向移动商务的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8] 郭零兵. 移动商务用户信任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赵勇军,电子科技大学硕士,阿坝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技术、软件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