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法制文萃报

短视频更具冲击力莫成谣言寄生土壤

近日,以“黑木耳生长过程全程打农药”为内容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农民打扮在给木耳打农药的男子声称,种植过程要打好几种农药。很快中国食用菌协会就作出声明,指出众多与常识不符的疑点,并称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具有明显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

如今,短视频平台蔚然兴起,内容审核门槛参差不齐,很多人基于流量导向又如法炮制出类似“纸馅包子”式的视频,像螃蟹注胶、面条燃烧、塑料紫菜、蜜桃喷避孕药等,都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面目出现,比纯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幕帖和阴谋论,向来自带易传播体质:它迎合了公众“负面想象偏好”,再加上信息不对称、认知门槛高,导致很多人看到“致命”“有毒”等字眼就已如惊弓之鸟。

对于这类谣言在短视频还魂,显然有必要加以遏制。针对制造、传播涉食品安全谣言者,当秉持露头即打的原则,该依法处理的绝不姑息;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不只是借助新媒体渠道和短视频形式,还应“向算法等技术要辟谣的触达率”,让辟谣的声音精准覆盖谣言传播管道和抵达人群,让科学话语的“说服力+传播力”对冲谣言的蛊惑力。

□8月27日《光明日报》佘宗明

 

欠薪建“黑名单”大半年效果如何

“租房贷”平台背后的金融秘密

五部门提醒防范以虚拟货币等名义非法集资

明年新高一学生启用新教材

太空再添两颗中国“北斗星”

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