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戴波 现任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柳林监狱办公室科员,热爱新闻写作,是监狱的宣传骨干,所写作品多次被本系统评选为好作品。
最近,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柳林监狱发生了一系列怪事,一监区二班的服刑人员在集体“搞事情”,信件一封接一封地往监狱长办公室里寄,内容都是反映管班民警叶正武的“问题”的。
事实上,这些信件并不是举报信,而是感谢信,内容多为感谢管班民警叶正武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育。传统观念上,监狱民警与服刑人员是执法者与犯法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似乎天生对立,矛盾不可调和。但为什么叶正武能得到服刑人员的赞誉呢?
到最需要自己的一线去
2011年,叶正武从部队转业到清河分局柳林监狱。因为曾经在部队当过多年政治指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叶正武在做思想工作方面很有一套。因此,监狱发挥其优势,安排他在监狱政治处工作。
2016年,监区一线民警人手紧张,叶正武开始有点儿坐不住了,主动请缨前往监区工作。“当初,我的军旅生涯就是从战士开始的。现在,我也要从监区普通民警做起。”叶正武说。因为有做“人”的工作的特长,加上踏实肯干的作风,叶正武很快脱颖而出,走上监区中层领导的岗位。
2017年3月,监狱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一些病危服刑人员、急症服刑人员集中起来单独关押,方便管理、就诊和观察治疗。在此背景下,柳林监狱重新组建成立了一监区。其中,二班里关押的服刑人员是重症病犯中的重症病犯。要想挂“帅”二班的管班民警,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而且还要有智慧和实力。叶正武迎难而上,接手了这个“重点班”。
事实证明,叶正武没有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一整套“组合拳”下来,本来还有些松散的班组变得越来越守纪律。
他给了我们“灵丹妙药”
叶正武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作为管班民警,班里一旦有事,自己必须赶到现场。其实,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重病服刑人员发病时间“很任性”,发病也很频繁,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只要病情发作或加重,管班民警就得立即将其送医治疗。叶正武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已脱衣就寝,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就要立即披衣而起,马不停蹄地赶往抢救室或输液室,陪同服刑人员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就是在这一次次接触、交流中,叶正武开始拉近了自己与重病服刑人员的距离,赢得了服刑人员的信任。
重病服刑人员普遍存在悲观、绝望、厌世等消极心理。为了真正从根上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叶正武没有急于同重病服刑人员“探讨”人生大道理,而是积极地进行换位思考,注重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一整套“康复治疗方案”。
这套康复疗法的主要内容是:每周固定开展“健康读报”“健康教育”“健康大家谈”“健康辩论会”等活动,交流与病魔做斗争的经验和康复治疗体会,让积极健康的理念驱走悲观绝望的阴霾。这些活动从一开始的“最怕空气突然安静”到后来的有说有笑,从一开始的发言像“挤牙膏”到后来的人人滔滔不绝……其间,叶正武遭遇过质疑、冷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以行动赢得了班组服刑人员的信任。
就像服刑人员张某所说:“叶警官组织这些活动,最开始我感觉没多大用,毕竟我清楚这些治不了我的病。但随着一次次参与活动,我改变了看法。我释放了自己的苦闷、彷徨,感觉心中轻松了很多。同时,我也知道了二班这个集体中,大家各有各的不易,平时便多了一些体谅、忍让。叶警官不是医生,可他却给了我们‘灵丹妙药’。”
特色护理是一道“偏方”
因为所管的都是重病服刑人员,日常的护理工作往往比诊治和抢救更重要。
叶正武结合实际,积极打造特色护理文化。
叶正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拉起了一支由医护人员、监狱级心理咨询师、监区管班民警和服刑人员护理员组成的心理抚慰小组,结合重病服刑人员的心理需求,开展“情感小交流”“感恩小教育”“我的班组我信任”等活动,教育引导重病服刑人员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相互依存”的班组良好氛围。
服刑人员隋某是一名病入膏肓的重病服刑人员,他的内心极度绝望,几度放弃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叶正武带领心理抚慰小组开展工作,轮流对其进行心理抚慰、亲情关怀,安排服刑人员中的积极力量在照顾他的同时也要确保安全。把隋某的床架、床头柜、塑料箱全都用被褥包裹起来,防止他不小心磕碰或者故意撞击。隋某活动不便,叶正武与服刑人员护理员精心照料,端茶递水、陪同聊天……渐渐地,隋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叶警官是真正把我当一个人在看,而不是累赘!我如果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不仅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叶警官。”如今,隋某的病情趋于稳定。谈起当时的情景,他的激动之情难以自抑。
监狱条件有限,在照顾患病服刑人员时,往往因为工具不足导致无从下手。叶正武鼓励护理员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进行各类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痰液收集器”。
2017年10月,重症病犯白某转至叶正武的班组服刑。由于喉部气管开口,个人意识没有完全恢复,造成呼吸管痰液积留较多,他自己无法控制,夜间更是呈现喷射状外溢。为消除隐患,叶正武牵头,带领民警和三名护理员成立攻关发明小组,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的形式集思广益,先后用麻酱瓶、可乐瓶、水杯、塑料瓶等常见材料,历经多次尝试,成功制作“痰液收集器”。这一发明同时得到了医务人员和监狱领导的肯定,大家都颇为振奋。为此,二班班组成员还作了首打油诗作为纪念:全心全意服务好,端屎端尿要做到,革新发明为病号,康复治疗促改造!
而今的柳林监狱一监区二班干净、整洁,除了淡淡的药水味,没有任何刺鼻的气味。班组服刑人员乐观平和、积极向上,没有任何绝望与暮气。而那些写给上级机关、监狱领导、监区民警的感谢信以及锦旗,则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实现了改变,但叶正武认为,仅靠自己一个人是很难打开局面的,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同志的配合,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尽心尽力,也离不开监区积极服刑力量的上下同心。
经验分享
所谓“医者父母心”,叶正武恰恰就是那个有着医生情怀的人。看到重病服刑人员受病痛折磨,他比自己受折磨还痛苦。对于这群在狱中接受改造的病人,叶正武坚持认为他们既是“罪人”更是“病人”, 唯有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才能真正让他们在治疗中得到改造,在康复中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