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伴你风雨同行——编辑感言

作者:文/南无哀 Text by Namo Ai
我是从九十年代初关注《中国摄影家》的,几乎与我爱好摄影同步。那时感觉杂志很开放,不断有国外的摄影作品呈现,还有坚持多年的时尚作品,人体作品等;后来杂志的固定专栏很有看点,记得有韩子善老师的“经典今析”,讲解一些国外摄影名片的创作过程和理念及如何欣赏;谭明的“艺影心得”,主要是实践经验;我还多年参加“影像中国”摄影大展,得益匪浅;由于喜爱,后来成为了作者,记得有一次还获得了“鸡鸣驿”一个大赛的特等奖,参加了龙泉站中国摄影家大PK,得到了专家的指点和鼓励。再后来我就加入了这个团队,从资深编辑到副主编,参与杂志的选题、组织活动等。多年来,与这本杂志情感相连,与读者作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这本杂志,积极供稿,让美丽的花开在这片园地上。摄影刊物是可以捧着反复读的,是有温度的,是可以欣赏的,也是可以珍藏的。谢谢您,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一路同行!

——李德林

2014年3月,《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李德林(中)在云南红河州参加摄影展和当地百姓合影留念。贺延光 摄2006年,我从只知道学美术教美术、只接触学校师生的象牙塔中,毫无准备地走入了《中国摄影家》杂志,摄影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几乎为零,得从头开始,边干边学。作为摄影专业媒体的编辑,应该传播业界重要信息、介绍业内最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甚至具有前瞻性,发现问题和引导走向……而这些素质我都不具备,而且不知道该怎么去学。同时,那两年杂志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经济状况、内容结构、业界影响力等,似乎都降至了最艰难的谷底。好在不久后新主编上任,与杂志社同仁共同担起了这副重担,各方面状况开始改观。我学着采访、约稿、参与活动以及做财务等工作,也在发现和尝试改正自己的缺点;曾经摔了不少跟头,一头雾水、手忙脚乱、压力山大,但也慢慢成长;通过杂志和摄影观看世界经历人心:认识了聪明坚韧的摄影家、勇敢敬业的摄影记者、热爱摄影而为杂志乃至摄影界做出过贡献的各种身份的合作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摄影和摄影人的美丽所在,比如他们的悲天悯人、他们对真实历史的责任感和认知、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之情;也似乎感觉到他们的某些无奈,看到不同的人或异或同、或隐或显的缺点……这些年,杂志工作带给我很多历练和新知。2011年11月13日,“百姓·百年”—首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正在炎黄艺术馆紧张布展当中。时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副社长刘伟(左)和艺术总监蔡焕松(右)在悬挂照片。 李德林 摄

2014年4月,著名策展人普雷基到《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部做客。 李德林 摄今后,希望在这个媒体剧烈变化转型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和我们的杂志、摄影和摄影人,都能继续健康成长,不断找到新的生命力源泉。

——李红霞

人三十而立,对于一本杂志来说,30周岁意味着什么呢?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30周岁的杂志其实也算是垂垂老矣吧。作为一名老者,回望过去的岁月,自是曲折坎坷、感慨万千,自是有风盈袖、智慧在怀。

作为一名杂志社的老员工,在这节点,也难免有所感怀。第一次接触杂志时,是被喊去帮忙在美术馆布展,一个学文学的,骤然看见布展的架势,实在有点无所适从。第一次参加杂志社的活动,是在山东招远的“PK”活动,还记得在去山东的火车上我忙着修改毕业论文,因为即将答辩;还记得每天跟着翟东风老师凌晨3点30去山上等日出时那凄清的小雨和沁凉的晨风。8年过去,那晨光熹微下的村庄似乎还在眼前冒着袅袅的炊烟。

第一次发稿时,发稿单不知如何填写,选图片时往往费时良久,常常请之前的老编辑帮忙把关。那样的“兵荒马乱”,那样的手足无措,终于变成了日后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是那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的点滴进步,是那岁月不知不觉把青涩变成了而今成熟的容颜。但愿光阴悠长,历久弥香。

——阳丽君

我来到《中国摄影家》杂志的时候,正是这本杂志发展的一个节点。一方面,网络媒体蓬勃发展,逐步侵占着传统媒体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摄影市场大繁荣,各路人马纷纷进入切分蛋糕。此时的杂志,面临着是“紧跟市场行情,在内容和发行方式上做出彻底的改变”,还是“不忘初心,在学术与市场之间做平衡,保持自身特色”的两个选择。很幸运的是,我们选择了后者。在中国相机市场最繁荣的那几年,我们没有依靠商业广告,而是用摄影活动带动杂志社的发展,用有深度、有品位的内容吸引读者的关注,终于走出了属于《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发展之路。就这样,在随后的相机市场大幅度下滑,相机厂商全面收缩广告投入的大环境下,《中国摄影家》杂志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冲击,而是稳步前行,继续做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咄咄逼人,纸质媒体的处境是越来越艰难。《中国摄影家》杂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冲击,再一次面临重大选择。但无论杂志的载体形式发生怎样的改变,《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办刊宗旨和杂志品味不会变,它依旧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刘欣

我是2011年7月作为实习生来到杂志社的,最初是在活动部帮忙,处理些杂事。那年秋天,杂志社要举办“百姓·百年”展览,由于展览规模大,事情多,我就跟着大家伙儿一起投身到了展览的筹备工作中。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做一些编辑和翻译工作,算是进入正经工作状态。

那几年,杂志社正处于上升空间,大家伙儿怀抱着理想主义的激情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由于我的工作处于活动部和编辑部之间,所以我既看到了活动部同事为了在众人面前“零失误”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人工布展,从测量高度、间距,到自己捋绳、挂展品、贴标签,大家分工合作,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竟真的做到了完美呈现。我还看到了编辑部同仁为确保杂志准时出刊加班加点,以及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对活动的全力支持。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拿着在北京并不算高的收入,却为了杂志,一直勤恳踏实,从无怨言。当然,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几位亲切和蔼的领导,他们不仅在业务上给予我们指导,更努力让我们感受到这里就是一个“家”。

《中国摄影家》杂志可以说是我的“初恋”,在此之前,我仅在另一家单位短暂实习过两个月。我在这里结识了一群善良仗义的人,虽偶有摩擦,但大家全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从无私怨。我感谢他们在我哭泣的时候为我提供肩膀,在我疑惑的时候耐心解答,在我遇到难题时倾囊相助。这里的一切定义了我的职场,我会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因为,一切都如此宝贵。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摄影家》杂志30岁生日快乐!

——段琳琳

2013年9月18日,《中国摄影家》杂志全体员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合影。

2016年9月,《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石靓若(左)和摄影家邵大浪在“木兰围场—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中。 盛家鹏 摄

2016年9月,《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杨梦娇(左)和美国摄影家布鲁克斯·詹森(Brooks Jensen)在“木兰围场—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中。 盛家鹏 摄

2013年7月20日,《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段琳琳(左)和广告主管马悦明(右)在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上。 梁达明 摄转眼我在杂志社工作已经有7年了,我当时还是刚毕业不久的状态。最开始是在活动部工作,设计各种活动用的展板广告,跟着前辈经常组织参与各种摄影活动和摄影展览,每次布展都是忙到深更半夜,大家齐心协力,亲手挂上一幅幅作品,粘好一个个标签,虽然辛苦,但是看到观众们津津有味的看着展览时,还是很开心的。后来我转到编辑部,主要负责杂志版面的美术设计和部分编辑工作。有幸接触了很多摄影界的前辈,感受到他们对摄影事业的认真与热爱,也在雅昌印刷厂的车间里和师傅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老师们对工作认真踏实的态度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至今受益。

在杂志社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真的像一家人一样,领导和蔼可亲不失威严,像是家庭里的大家长为我们指明方向;同事们有困难一起面对,有问题一起解决,就像兄弟姐妹互相扶持。转眼杂志已经创刊30周年了,我何其有幸能成为这个热情而又温馨的群体的一员,我们一起见证了杂志的成长、转型和创新,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它可以越过层层障碍,长成参天大树,供人乘凉,为人指路,发挥它的价值。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着很多共同的美好回忆,也有着很多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杂志有更多的30年。

——石靓若

不知不觉来《中国摄影家》杂志工作已经四年多。这几年,通过领导、同事的指导,我从对摄影一窍不通,到学习掌握了很多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收获颇多。

在杂志社这几年,参加了社里多次举办的大型摄影活动,“第五届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中外摄影家大PK鄱阳湖站”“影像中国梦摄影艺术展”十城市巡展,“乡土中国”摄影艺术大展等。每一次活动的圆满完成,都是杂志社每一位同事的辛勤努力;每一个活动的洽谈、内容的沟通,展览作品的布展及整体摆放,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是同事们认真仔细核对检查的结果,这是大家对每一次活动必须的工作态度,有了这么多认真可爱的同事才使得每次活动都能圆满完成。

战友前方打仗,我做后勤保障。后勤工作说起来感觉很简单,其实不然,是需要细心、耐心、认真的一个工作,做好院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跟领导的信息反馈,杂志社证照的年检核验、日常用品的采买及一些零碎事情的处理,这都需要细心、耐心、认真对待,我也是从刚开始的忙乱无序,一点点的学习,到现在能胜任做好大家的后勤,这都需要同事之间互相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完成。在这我还得说一下我们的美女美编靓若妹子,每年都自己绘制新年台历送给大家,每年的主题都不同,这也是大家每年都期待的事情。

《中国摄影家》杂志已经走过30个年头,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共同努力携手走过的30年,我相信这么一个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集体,会走过第二个第三个30年。

——关玥 2014年7月,《中国摄影家》杂志关玥在第五届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上。 段琳琳 摄

2014年5月17日,北京中国美术馆,从左至右:阳丽君、马悦明、段琳琳、关玥在第三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开幕式上工作留影。

2011年11月13日,北京炎黄艺术馆,《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李红霞(左)正在核对“百姓·百年”—首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图片。 李德林 摄2018年,《中国摄影家》杂志进入第30年。30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一本已走过30年风风雨雨的摄影刊物来说实属不易。

三十春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三十年间,《中国摄影家》杂志陪伴无数摄影人和读者共同见证了中国摄影发展进程,记录了中国摄影人心路历程,并为广大摄影人搭建拓展视野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在此期间自己也非常有幸在200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杂志,至今也有10个年头。

回首自己与《中国摄影家》杂志一路走来的这10年,感慨万千!有欢笑、有泪水、有困境、有辉煌、有迷茫、有坚持……但更多的是收获!收获了在工作上认真严谨的态度,收获了在业务水平上的认知与提升,收获了与众多摄影人结下的深厚友情,收获了与《中国摄影家》杂志共同成长的人生经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愿《中国摄影家》杂志永远在路上!

——马悦明

对于刚到《中国摄影家》杂志工作的我来说,能够参与到《中国摄影家》杂志创刊30周年庆祝当中是我莫大的荣幸。从最初的学生时代过渡到现在的杂志发行,在这一年当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发行杂志、如何办理会员证、如何在俱乐部中推行杂志,更学会了如何在网站后台管理摄影比赛的投稿。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展览活动是,有幸能参与到李春龙老师的《农民工兄弟》展览当中,从最初的布展、接待,一直到最后的撤展、收尾,我始终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李春龙老师将农民工兄弟的生活拍得栩栩如生,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民工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在此,我衷心的祝贺《中国摄影家》杂志创刊30周年。

——李唯汉

编辑部内景之一 王瑞 摄

 

三十而立——纪念《中国摄影家》杂志创刊30周年

始终坚守学术性和专业性——访《中国摄影家》杂志创始人朱宪民

奋斗和欢乐是那么多

确立刊名与编稿琐事

持恒者,必成大器

伴你风雨同行——编辑感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