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实训指导书和实操演示三种形式表现,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可分四部分:(1)介绍原料,使学生直观地接触并认识原料的名称及特征;(2)烹调技法的理论讲解,逐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3)实操演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诠释工艺中所出现的难点;(4)总结教学内容,巩固加深课堂所学,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授课对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展开。这类学生具备初步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动手能力强、敢于创新。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易于烹饪专业学生巩固平时所学专业理论,并提高专业技能。
三、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掌握红烧技法以及红烧鲤鱼的制作工艺、技术要领及成型特点。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实操演示的方法。理论讲授部分,要求细致、严谨、务求、准确;实践操作部分,要求讲清楚每一环节的操作要点,同时可穿插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
四、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本次教学的难点在于以下两部分内容:红烧鲤鱼的刀工处理和红烧鲤鱼的成熟工艺。解决措施主要是,在理论讲授过程中要阐述概念性知识点,使学生初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讲授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本堂课所讲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思想
首先通过理论讲授介绍本节课所用原料的名称及特征,使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将各个知识点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易于感知和接受的认知环境。在随后的烹调工艺流程演示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较为关键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鲤鱼别称(鲤拐子、龙鱼、鲤子),野生黄河鲤鱼具有金鳞熠熠、红翅摇曳、吻生双须、外形美观等特点,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鲤鱼的一些烹调方法——红烧鲤鱼的制作。
2.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先带领学生学习红烧的定义。红烧是将切配后的原料,经焯水和炸、煎、煸、蒸等方法制成半成品,放入锅里,加入鲜汤,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入调味品,改用中火或小火,烧制熟软汁稠,勾芡(有的不勾芡)收汁起锅成菜,使菜肴达到鲜嫩、肥厚要求的一种烹调方法。
然后再学习红烧技法的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切配→半成品加工→调味烧制(加入有色调味品如酱油、糖色等)→旺火收汁→装盘。另外红烧类菜肴大多选用有色调味料,如酱油、糖色,配料中常用到葱(段)、姜(块)、八角等,主料大多要通过初步熟处理(如:过油)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半熟或全熟的制品。
最后学习红烧鲤鱼的制作工艺。如下图1-图6所示。
鱼体修整完毕,接下来运用瓦楞花刀对鲤鱼进行刀工处理。热锅凉油,下入配料炒出香味,下入高汤,烧沸,下入炸过的鲤鱼,手勺缓慢推动。烧鱼时,不时要把汤汁淋在鱼的身上,使鱼体两面受热均匀成熟一致。最后旺火收汁,出锅装盘(出锅手法:用手勺扣住鱼鳃处顺势拖入盘中)。
3.学习目标的完成过程。此环节可穿插在课堂理论讲授中间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制作工艺,最后得出总结。也可在演示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红烧技法所用到的调味品都有哪些?讨论回答:红烧类菜肴大多选用有色调味料如酱油、糖色,配料中常用到葱、姜、八角等原料(此类原料在烹制时也能起到红亮上色的作用)。鲤鱼挂糊入油锅炸制的油温是几成?讨论回答:六成油温。(180℃-210℃左右)挂糊通常采用大油量热油锅对原料进行加热。温度高的油温可以使原料表面损失形成酥脆的外壳,减少营养成分外溢。红烧鲤鱼的成菜特点是什么?讨论回答:汁呈柿黄色,色嫩鲜香。烧制时火候的变化是怎样的?讨论回答:小火烧至入味,旺火(武火)收汁。采用中小火可使汤汁及调味品缓慢均匀地渗入到鱼肉内,形成软嫩鲜香的口感,旺火收尽多余的汤汁,形成味美醇厚的菜肴。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情绪,并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七、多媒体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变抽象为直观,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兴趣,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其还可以增大容量、衔接紧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师生互动、探究创新、彰显活力,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教师的劳动。
八、教学形成性评价
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演示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紧密衔接、逐层深入,简化知识点难度易于学生接受,重点突出。教学中每一环节紧扣主题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标。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所讲的是红烧鲤鱼的制作工艺。学习原料,是为了将原料物性更好地体现在烹调之中。红烧作为一种热菜技法,通过菜品演示来学习掌握其中的要点。红烧鲤鱼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比如,鲤鱼初加工时,不能碰破苦胆;剞鱼时要用瓦楞花刀,运刀直刀进斜向前一推一拉剞至鱼胸骨处停刀,切不可剞透,刀深要一致;烧制时,要中小火烧至入味,旺火收汁,汤汁明亮色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