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表演的门槛

徐江抡娱

徐 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决定一部剧集观赏度的不仅仅包括“塔尖上”主演的演技,也包括了配角、新人们在“海平面”的发挥。

《猎毒者》霸屏,让人想起一年前的《卧底归来》。

一年之内,两部口碑大戏,有几个相近点:一、都是名演员监制;二、都是缉毒剧;三、群星荟萃;四、年轻演员抢眼。四点中有三个与演员的表演有关。

制作一部口碑剧,从演技层面讲,群星荟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相当于决定了整部戏的演技担当和人气担当。年轻演员的使用,则起到了隐性的关键作用——它既是观众进入剧情后,潜在的视觉人气增长点,同时也标记着一个表演团队的“演技底限”。说“演技底限”,这里并没有轻视年轻演员的意思。我们提这个仅仅是要强调,决定一部剧集观赏度的不仅仅包括“塔尖上”主演的演技,也包括了配角、新人们在“海平面”的发挥。缉毒剧本质上是男人戏,但男人戏如果想好看,女性角色的发挥往往会成为胜负手。

一部《猎毒者》,让大家对王沛然(饰演吕梦瑶)、马秋子(饰演楚莹)的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轻演员同剧对阵老戏骨刘威葳、夏侯镔、王劲松、徐铮,并未显出弱势。这样的答卷令观众觉得超值,跟一年前《卧底归来》让观众认识了杨雨婷、李沁、钱晓蕴等人的魅力,如出一辙。

新脸孔跟随实力团队,通过剧集热播收获人气,这是非常稳妥的一条成功之路。我们过去常说,“表演是有门槛的”,这样的话,伴随着近年以“小鲜肉”为标志的“流量明星”的崛起,似乎已经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耳畔了,但道理却一直是存在的。现在的人都爱说某个艺人“演技在线”,“在线”其实就是指迈入甚至高过了门槛。

不同年代,表演的门槛是不一样的。比如民国时期的演员,都要求清秀、灵动、戏路开阔,如果再能靠拢左翼进步思想,那就更好了。所以那个年代,出现阮玲玉、周璇,出现石挥、赵丹、金山这种级别的演技派,再正常不过。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对演员的要求不再单纯强调戏路宽阔,而是戏路宽阔和特色角色塑造能力“双轨并行”:要么儒雅、智慧、细腻,要么质朴、倔强。于是前者出现了冯喆、庞学勤、王心刚、于蓝、王晓棠、康泰,后者出现了张平、仲星火、印质明、郭振清、张良、田华。话剧舞台上也培养出了像于是之、朱琳这样正邪角色通吃的艺术家。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职业反派明星,并造就出项堃和方化这两位大师级人物。这个时期的演员,演技上最大的亮点是生活化。所以,即便他们出演的许多作品都属于“概念先行”,但有些剧中人的一举一动,依然能给观众留下回味之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院校和地方剧团培养出来的演员,逐渐占据了影视的主流。这批演员先后被人为分成了“奶油”“丑星”“都市痞”等不同类型。演员的理论知识可能更趋于新潮,但对生活的汲取和把握能力明显逊色于前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时期特有的人才成长方式,一直持续到了网络时代,且随着涌入表演行业的年轻人不断增多,越发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但这一竞争,除导致平台资源的紧张,并未在人才选拔中呈现出显著的积极效应。伴随着近年流量明星对表演平台的争夺,大众眼中的影视表演门槛,无疑又被进一步压低了。

流量明星时代演技被稀释的根本,在于“粉丝”贡献的票房和投资中的“热钱”,它们或许对作品单品收入和大数据有益,但对整个行业的生长前景却无异于饮鸩止渴。怎么办?它需要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规范,也需要像《猎毒者》《卧底归来》这样的实力派热剧不断地推出新秀,去拧干行业中的水分。

 

《合伙人》: 创业剧圈层化的多元尝试

风格化惊悚悬疑美剧《利器》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构建“新江湖”气质

《巨齿鲨》:大开“鲨界”

探秘六大热剧团队黄金班底是怎样炼成的

郑晓龙和“花儿”一起创作的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