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把野草驯化成了粮食。随着农耕生活的普及,他们逐渐放弃了游牧的生活方式而定居下来。农耕技术与人类文明,就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中缓慢发展。
在农耕开始后的几千年中,人类逐渐积累了一些种植粮食的经验。比如他们知道把动物的粪便和腐烂的植物放在地里,粮食就会长得更好。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总结出了豆类和其他粮食间种或者轮种的方法。
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操作会使粮食长得更好。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搞清了氮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原来,动植物体内都有大量的氮元素,粪肥和腐烂的植物,都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而豆类植物的根系中栖息着根瘤菌,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氮肥。
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发现: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快,而便于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从相同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即增加亩产量,就变得极为迫切。
人们已经认识到肥料对增产的价值。在当时的种植基础上,如果施以充足的肥料,有时能使产量增加数倍。然而肥料从何而来,却是个大问题。粪肥显然不是办法,因为养殖动物也需要饲料,饲料的获得也需要肥料。
海鸟的粪便是优秀的氮肥。在南美西岸的海洋中存在着许多海岛,海鸟与蝙蝠在上面栖息,留下了厚厚的鸟粪,有的地方甚至有几十米厚。后来的分析显示,那些积累了千百年的鸟粪中含有丰富的硝酸铵,肥效是普通粪肥的几十倍。鸟粪,一时间成了重要的物资。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进口的海鸟粪最高时达到了20万吨,而美国平均也达到7.6万吨。
这些鸟粪虽然是海鸟和蝙蝠拉的,但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才有那么多。在人类的疯狂开采面前,它们实质上成了“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鸟粪,美国政府在1956年通过了一个《鸟粪海岛法案》,授权任何美国人、在任何地方,如果找到了含有鸟粪并且无人居住、也不归任何政府的岛屿,就可以占有并且进行开采,而政府将会为这种占有和开采提供保护。
于是,“找屎”成了当时的“创业风口”,无数企业家疯狂地在太平洋里搜索有鸟粪的荒岛。根据后来的记载,大约有100个“粪岛”依据这个法案成为了美国的领地。
1859年7月,一位名叫“Middlebrooks”的船长在茫茫的太平洋中发现了一个小岛,宣布占有并以自己的名字为之命名。不过,历史资料中没有他在上面开采鸟粪的记录。到了1867年,另一位船长获得了这个岛的所有权,改名为“中途岛”(Midway Island)。在太平洋中,它距离北美洲和亚洲差不多同样的距离,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日本在这个岛上打了一仗,就是著名的“中途岛战役”。
通过《鸟粪海岛法案》成为美国领地的那些岛屿,在鸟粪被采完之后也就失去了价值。后来,美国政府也放弃了它们中的大多数。鸟粪没有被开采的中途岛,因为二战中的一场战役而名扬天下,它如今是那些没有被放弃的“粪岛”中的一员,被作为“国家野生生物保护区”留存下来。
鸟粪被开采殆尽,美国人“找屎”的风潮也就冷了下来。肥料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
人们注意到在南美的西海岸的阿塔卡玛(Atacama)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硝酸盐矿。在当时,那一片地区是玻利维亚和智利的地盘,但并没有明确的归属。为了争夺控制权,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发生了战争,而跟玻利维亚结盟的秘鲁也卷了进来,这就是19世纪南美州的“太平洋战争”。
智利获得了胜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战败。玻利维亚不仅失去了硝酸盐矿,还失去了海岸线,从此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而智利的硝酸盐矿,成了当时世界肥料的来源。远在欧洲的英国、德国,也都需要依靠从智利进口硝酸盐矿来保障粮食生产,以及生产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