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以国家战略为奋斗方向,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四川绵阳报道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称“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是“两弹”精神的发源地。建院60年来,中物院为我国的国力提升做出了特殊贡献,在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到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来形容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7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会议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

纵观中物院60年的发展历程,是邓稼先、于敏、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历程,也是一代代后来者接续奋斗、永攀高峰的历程。进入新时代,中物院如何坚持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如何始终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中物院院长刘仓理。

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经济周刊》:进入新时代,中物院在对接国家需求、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实践?

刘仓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以及全国大协作下,我国在极短时间就建立起从科学到工程、从材料到制造、从测试到试验的体系化能力,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两弹突破,展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国防科技发展,尤其是战略装备发展,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全国大协作。

作为国家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中物院始终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使命,始终秉持“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事业”的信念,紧盯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始终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始终面临恐吓、封锁、阻隔和禁运。但老一辈中物院人立足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永攀高峰,依托全国优势力量,创造了原子弹、氢弹突破的光辉业绩。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物院响应党中央号召,弘扬“两弹”精神、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现实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开放型能力布局和“小核心,大协作”的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实现军民科学技术、人才与资源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在完成核心任务的同时,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军民两用关键核心部件、高端装备和大科学装置,带动了相关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实现国产化全链条发展。

中物院发展历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中物院在此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中物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是一项规模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研究、生产、试验、使用等各部门。为研制试验核武器,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典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自主创新发展史,也是一部典型的全国大协作的军民融合发展史。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孕育的“两弹”精神,就是通过军民大融合、大协作攻克科学难关、掌握核心技术的精神。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全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坚定不移地选择走好科技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聚焦重大科技问题,实现军民科学技术、人才与资源的融合与互动发展,汇聚统筹军民优势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集智攻关。

具体来说,一是要进一步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关键核心技术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在开放融合中实现全链条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是进一步重视突破重大科技问题,在聚焦核心任务的同时,根据能力所长,围绕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关键材料、器件、技术和产品开展创新性研究。三是进一步重视发挥全国大协作优势,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对核心技术突破提供持续投入,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关键突破和实质进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摒弃引进依赖和路径依赖。

对不同成长期的人才给予相应支持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上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中物院在人才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之所以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正是因为有一支支献身国防、业务精湛的从业队伍在不懈奋斗。国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也直接决定着国防科技工作的未来发展。

在新的时期,国防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面临许多新问题。社会认同感缺失、个人价值显现方面有更多的约束和限制等,在一定程度上给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问题和困难,中物院坚持党管人才的总方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长远发展和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不懈,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将中央和国家的人才战略落地生根。

中物院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对直接从事战略、高新技术装备研制的“小核心”队伍,逐步完善“先基础研究、后技术开发、再工程研制”的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夯实智力基础。

对不同成长期的人才,中物院坚持在实战中锻炼才能的原则,但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分别给予相应的支持:对新入院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植和培育,设立院创新发展基金培育项目,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帮助其尽快熟悉专业领域,凝练院所事业发展相关的关键基础科学技术问题并开展初步研究工作。对其中的拔尖人才、青年才俊,设立院长基金,支持从事颠覆性、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大胆创新,加快人才成长速度;对科研骨干,设立院创新发展基金创新项目,鼓励针对院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瓶颈问题另辟蹊径,鼓励跨学科、跨单位合作研究;对已经成为或潜在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压担子,作为院统筹重大、重点项目主要承担人,聚焦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培养锻炼领军能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紧跟国家政策,将中央和国家的各项精神、制度落实,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将“是否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性、主动性”作为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建立任务和发展挂钩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分配机制,同时弱化学历资历因素,加大职工薪酬与岗位、业绩挂钩力度,进一步强化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导向,促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落地。

开放融合搞创新

《中国经济周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创新伙伴关系。在这方面,中物院有什么举措?

刘仓理:关起门来搞不出创新,只有思想的碰撞、智力的融合,才能激发创造力。长期以来,中物院坚持五湖四海、广纳人才,坚持以包容的胸怀促进开放融合。为解决中物院事业发展需要的基础科学问题、促进院核心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产出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培养国防科技青年人才,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在2000年率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NSAF基金,吸引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团队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力。10余年来,我们与基金委共投入数亿元,支持全国116个单位与我院开展联合研究,解决了很多关键技术问题,青年科技人才也得到了锻炼。

在项目开放层面,除了与国内优势单位密切的横向合作、与NSAF基金合作,我们还在国家支持下设立科学挑战专题。定位于以中物院发展需要的部分关键问题为解决平台,吸引锻炼院内外青年科技人员。该计划通过具有挑战性的7个领域布局,吸引了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48 家高校、科研院所的近300名科技人员参与协同攻关,探索通过科教大协同攻克科技难题、锻炼人才的模式。实施两年来,初步体现了这块军民融合“试验田”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谋划,争取多出创新性成果、多出创新型人才。

责编:周琦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孟凡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