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届高考生不同,为了学医,曾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徐霁,在一年前放弃了待遇不错的外企工作,做出了复读再战高考的决定。
28日,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
澎湃新闻: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徐霁:比较爱折腾的理想主义者。我对自己的价值观比较坚持,很多时候比较固执,不撞南墙不回头。
澎湃新闻:你想学医,和姥爷从医经历有关吗?
徐霁:姥爷对我的言语教育不多,但小时候听他讲过战场上生死无情的故事,印象比较深刻,给了我最初的启蒙。
我学医的想法是高二开始有的,那时单纯地觉得做医生比较厉害,觉得范仲淹说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很有道理。
后来上了大学才体会到———医学可以站在健康与疾病、生存与死亡的边界上体会人性,感受求生意志,更接近一种哲学高度。
澎湃新闻:你母亲反对你学医,也和姥爷的从医经历有关吗?
徐霁:我妈说因为姥姥、姥爷都在医院工作,她小时候觉得感受不到太多父母的关爱,所以不想我学医,可能觉得那样会影响我今后的家庭。
澎湃新闻:为什么大四毕业时会有复读去学医的想法?
徐霁:经历了四年的学习和独立思考,我渐渐发觉医学可能更切合自己的性格和兴趣。
澎湃新闻:后来又是什么给了你辞职复读的动力?
徐霁:我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想把自己的能力放到能普惠更多人的平台上或工作上。
恰巧那时候一个朋友转发了篇有关一个男生辞职重考医学的文章给我,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有人已经先我一步实践并且成功了,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澎湃新闻: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工作强度大的现状下,为什么还坚持想成为一个医生?
徐霁:担心是有,但我的目标很坚定,愿意承担相关的各种风险。
所有医疗问题均有其深层次原因,我其实也希望参与进来,寻找并思考问题的根源,希望能为解决一些症结做一些贡献。
□7月31日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