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以及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大多数人必备的社交网络工具,其中的重要应用“朋友圈”更是备受使用者青睐。随着“朋友圈”应用的普及,微信使用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开始注重“线上自我”的构建。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发现:在现代性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在朋友圈这个虚拟空间,通过一种“虚拟在场”的方式,以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起点,以自身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为基础,在运用各种互动手段从而持续互动过程之中,无意却又遵循一定结构和规则地构建着真实的理想自我。通过朋友圈这一社交网络平台,大学生将后台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加以一定修饰;同时,在朋友圈中的“线上自我”,又对线下行动起着潜移默化的增强作用,二者既存在依赖关系,同时又相互影响。
关键词
朋友圈;线上自我;自我建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推广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手机APP软件应运而生,而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也已然变成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在这股浪潮之中,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弄潮儿,微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微信,是国内网络巨头一一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为智能手机免费提供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根据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数据,目前我国微信用户人群已经达到6亿。“玩微信”已经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 4.0 版本将“朋友圈”作为其主打功能。所谓朋友圈,是指用户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朋友在微信上所形成的圈子。跟传统开放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不同的是,朋友圈里的信息分享限定于特定的范围,即圈子,因此,朋友圈是封闭的社交网络。在“朋友圈”中,用户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种种形,畅所欲言,反表自己的最新状态及其感受。在玩转“朋友圈”的过程之中,用户通过发布状态、评论、点赞等种种手段,有意无意之中构建了“线上自我”形态。而据腾讯用户数据分析,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者中,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为研究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状态,笔者将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就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线上自我”建构过程及其特征进行研究。
朋友圈“线上自我”建构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朋友圈的“线上自我”建构的现状,本次研究就选取的10名访谈对象近半个月(2015.4.27~2015.5.10)的朋友圈发布内容进行了记录,并加以分类统计。
通过整理归类,笔者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都是通过图片或者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发布朋友圈状态,而以纯文字形式却相对较少。图片很多时候都是为与所发布文字内容相匹配,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既反映了发布者个人的心情,同时反映了朋友圈中发布信息的主流形式。图片作为一种直观明了,同时又吸引人眼球的形式,备受“90后”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是朋友圈作为一种主打图片形式的社交网络应用走红的原因之一。在发布的图片之中,大多是发布者用手机拍摄,发布到网上与朋友共享当时的心情,内容上多涉及发布者出游、饮食、参加娱乐活动等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发布者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这些图片往往是经过发布者挑选,希望他人看到,愿与他人分享的私人生活部分,发布者通过这些图片构建自身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形象。在纯文字部分,发布者更倾向于用短小精干的语言,配之以一定的表情图片,以表达自身的看法,或当时的心情。转发这种形式,虽然并非发布者自身编辑,但是在一定程度必然是得到了发布者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因此也能反映发布者的个人态度、品味、情趣,构成了“线上自我”的一部分。总而言之,现在大学生使用朋友圈构建“线上自我”的方式主要以图片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为主,辅之以文字记录、转发、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大学生正是通过种种丰富的朋友圈发布方式,构建着朋友圈上多姿多彩的“线上自我”。
朋友圈中“线上自我”的建构过程
库利和米德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持续互动之中,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进行自我理解和解释,进而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之中,获得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最终形成对于自我的认识。也就是说,自我的建构过程是在互动之中完成的。朋友圈中的“线上自我”同样也是在发布状态、评论、转发、点赞等互动过程之中逐步形成的。而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则在解释互动的动力学发面有着独特之处,只有解释清楚互动的过程,“线上自我”建构的过程才能得以明晰。在微观社会学看来,情境在社会互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柯林斯将社会互动情境进一步进行分解,认为亲身在场的“共同关注”,是形成社会互动的关键。共同关注可以引起共同情感,而共同情感是人们对行动或事件作出反馈的动力来源。在进入朋友圈互动之前,朋友圈中已经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共同关注点,如美食、出游、文学等等,朋友圈使用者往往会受其影响,就自身的喜好,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本,就某一关注点或者几个共同关注点与朋友圈中的其他好友发生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发表自身对于该关注点的阐述(例如发表状态),说明自身对于该共同关注点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包括对于他人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或者就他人对自己发布内容的评论进行再评价,这种评论便是我们在朋友圈中的点赞或者评论,在这种互动之中,共同的关注引起了共同的情感,双方的情感能量如若同时获得提升,则会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共同关注点的认同,而这种互动将循环往复,持续进行下去。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之中,个体的自我形象将在对他人看法的理解中得以逐步明晰,进而构建成稳定的“线上自我”形象。
在朋友圈中,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在场”,但是现代科技,使得人们在虚拟空间之内同样能够达到“在场”的状态,在朋友圈这个场域之中,所有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受着周围人的影响;朋友圈中的好友验证过程以及分组功能,都使得朋友圈对于局外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朋友圈中大家通过各种互动手段,明确了彼此的关注点,进而对共同关注点进行交流,产生了并分享了“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一切都使得朋友圈中,个体情感能量可以通过互动进一步增强,从而保证互动的持续性。而不间断的互动是构建“线上自我”的必要条件和过程,“线上自我”便是在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之中得以形成并不断强化。
大学生在朋友圈这个虚拟空间,通过一种“虚拟在场”的方式,以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起点,以自身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为基础,在运用各种互动手段从而持续互动过程之中,无意却又遵循一定结构和规则地构建着真实的理想自我。在这个过程之中,通过朋友圈这一社交网络平台,大学生将后台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加以一定修饰,使其展示在朋友圈这个舞台的前台之上;同时,在朋友圈中的“线上自我”,又对线下行动起着潜移默化的增强作用,二者既存在依赖关系,同时又相互影响。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大学生不断构建着理想的现实自我。
正是在这如火如荼的“线上自我”建构的潮流之中,更是需要社会对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线上自我”建构进行引导,从而使其顺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对“线上自我”建构的反思
“线上自我“的建构过程虽然潜在地引导着”线上自我“的建构过程,但是并非决定着”线上自我“的建构结果以及建构的多样性过程。
朋友圈虽然作为一新兴事物,但是在其中进行互动,也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正如前文所说,朋友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互动秩序和结构,这些结构制约着使用者的行为,但是正如现代建构主义所主张的那样,结构有时候只是在互动过程中起到了一种提供固定解释或者说是一种更为标准化的媒介,例如在朋友圈中,你可以利用一些大家普遍了解其意义的程式化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感受,这时结构成为了一种表达的手段,而非过去结构功能主义所认为的那种制约行动的框架,这种手段使得双方更快捷地进入一定的情景定义,迅速了解对方的感受,并依此对自身表演进行调整。在这种结构下,使用者依然可以构建多样化的“线上自我”形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对于规则或者是结构,我们不应抵制,而是应尽快了解使用,从而在规则之下更快地融入互动环节之中,以期达到自身目的。
在拟剧理论之中,戈夫曼认为不管是前台的表演还是后台的休息,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在观众前维持一定的情景定义,而现今朋友圈中,前台与后台的界限逐渐模糊,并且存在后台行为前台化的趋势,但是这并不与戈夫曼的理论相冲突。在访谈中,一大部分同学使用朋友圈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获知朋友的生活动态,这符合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提出“容器人”的形象说法,人们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状”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为了打破这种孤立封闭的局面,“容器人”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保持一定的距离无法深入到彼此的内心。这样的一种尴尬状态,激起人们希望了解真实的他人和他们后台行为的窥视欲望。正是这样的欲望,使得社交网络得以快速发展,对后台行为经过处理,有意地搬到前台,这样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情景定义的维持,以及自我建构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表现自我和发泄自我的欲望。因此,后台与前台界线的模糊,将更有利于“线上自我”的构建。但是,对于前台与后台的管控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展现自我,同时避免隐私的泄露,以免影响到自我形象塑造,甚至生命安全,这是现代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Jonathan H·Turner.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2006.
[2]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1959.
[3]刘研仪.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新闻界.2015,(3).
[4]常启云.微信朋友圈:一种被建构的熟人关系.网络世界.2015,(2).
[5]钟光荣.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比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
[6]吴庆.“90 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使用动机分析.社会管理.2015.
[7]柏希熙.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继续教育研究.2007.
[8]霍圣录,陈莉莉.当代大学生微博虚拟环境中的自我形象构建.网络思政.2012.
[9]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2013.
[10]黄华.社交网络与青少年线上自我探索的研究述评.教育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