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笔者在《@中国零售人 2017年度观察:新经济、新零售、新消费、新未来》一文中分享了在技术驱动下,中国向数字化经济演进过程中新消费、新零售的趋势和企业转型策略。
2017年是中国零售业激荡、精彩的一年。整个社会正从经济社会跨入技术社会,互联网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I、生物识别(指纹、面部、声音)等新兴技术正和传统生产力进行结合,促使实体经济全面向数字化经济进行演进。
传统零售在产品过剩、营销过剩的囧境下探寻着转型升级的机遇;线上零售在流量增长瓶颈和品类浸透瓶颈下寻求突破之道。在信息技术变革和资本力量的双重推动下,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加快融合的步伐,零售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信读过此文的读者,当前对新零售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大零售商呈现出与中小企业完全不同的经营特征,大零售商们高调、高举高打,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资本。对于中小零售商来说,自建平台不可取,合纵连横似乎也不适用,那中小零售商又该怎样拥抱新零售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先得把新零售这头“大象”的全身给摸个明白。
新零售实际是此前零售变革成果的融合
早期,零售以前店后厂、手工作坊、自产自销为主要特征,比如武大郎卖炊饼,就是典型的零售模式。
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通的发展,贸易和流通应运而生,一部分商家开始利用空间、时间和信息的不对称来赚钱,丝绸之路、冬藏夏售都是此例。后来,这中间多了一个批发商的角色。
再后来,零售进入扁平化模式的发展,又有了一个模式叫SPA模式,即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Special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简单地说,叫品牌直营。
此是背景,再说零售的几次革命。
第一次零售革命 百货诞生,拓展了商品的范围
1852年,LeBon Marché(乐蓬马歇百货,位于法国巴黎左岸)开张,它的诞生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即跨品类集中陈列,明码实价,花样的促销和优雅的服务,让消费者在同一家店买到更多的商品,同品类有更多的品牌可选。
举个例子,你喜欢高跟鞋,在一家店里就有10个品牌可以选择,让你尽情地选,尽情地试,这大大提升了当时的贵族太太们的购物兴趣。
第二次零售革命 连锁诞生,拓展了门店的地域范围
1859年,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门店横空出世,其以统一门头、统一管理,在多地域开设门店为标志,这让标准化复制、快速开店成为可能。今天遍布全球的连锁门店,都得益于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商业实践。
第三次零售革命 超级市场诞生,开架销售释放购物欲
超级市场诞生于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其以大批量进货、低毛利销售满足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方面降低了零售的人力成本,同时让顾客的自我购买欲得到释放。
超级市场,重要的标志是开架销售,顾客与商品零距离接触,自主服务,集中结算,大大释放了顾客的购买欲。
第四次零售革命 城市综合体的诞生,打破购物场景
在城市综合体诞生以前,零售就是买、买、买。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则打破这种规则,其将多个场景融为一体。你可以先喝咖啡,接着吃饭,然后看电影,最后购物,一家店里把生活的不同场景融合,成为集社交、休闲和购物为一体的生活场景。
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实际上是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打通线上线下的物流,利用新技术重塑零售形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如果说前几次零售革命,分别是从商品可选范围、门店地域范围、商品陈列方式和顾客自主服务、零售场景等方面的演进,那么新零售则是利用新技术打通线上线下的购买场景和服务场景(商品、订单、营销、会员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打破商品的陈列范围、地域范围和时空限制,让消费更便利。概括地说,新零售是对前几次零售革命成果的融合和演进。
中小零售商拥抱新零售,要眼开六路,耳听八方,总结出适合自身可以推行的策略,逐条进行灰度试错,快速迭代改进。
中小零售商拥抱新零售的三个建议
拥抱新零售,要从中小零售商群体特征开始入手。中小零售商经营规模小,服务范围以同城为主,通常辐射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消费群;自身营销能力弱,顾客基本是熟客、常客,大多依靠水库养鱼式积累而来;管理介于游击队与正规军之间,要么没制度没流程,要么生搬硬套别人的管理制度,内省式的创新不足。
拥抱新零售第一式 融合本地商圈流量
前面有分析到,辐射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消费群是大多数中小零售商的服务半径。实体店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固定的客流,扩大线下的流量大家都知道怎么玩,用线上的方法扩大门店的流量是咱们探讨的重点。
举个例子:一个外地的朋友,出差来成都,不知道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不知道有哪些好吃的地方,也不知道这些地方怎么去?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美团APP、支付宝口碑、百度或高德地图,只要有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用户对本地化的心智认识转变,以前要看旅游指南、国家地理等专业性的内容,悄然被APP替代。
2017年,海澜之家入驻美团APP,看重的是美团2.8亿的年轻消费者和其本地生活电商第一把交椅的江湖影响力,能基于LBS为海澜之家的门店精准导流。
对于中小零售商,入驻美团、口碑,在百度和高德地图上标记精确的门店信息,就是融合线上流量的最好办法。
此外,今天打开 APP查哪家店味道好吃,明天就会变成打开 APP查一下哪家店上了新款,网生代消费群体对本地消费的认知已经被互联网改变,这不可逆转。
拥抱新零售第二式 融合本地会员,筹谋跨界合作
笔者是红旗连锁的会员,除了到店消费,红旗连锁基本找不我;但我在京东618购过坚果,微信、京东APP中只要坚果优惠时,我总能收到相应的优惠信息。
对于线下会员,交易结束意味着互动结束,线上会员,交易结束意味着互动开始,这或许是线上线下思维的最大区别。
对于中小零售商,常客、熟客是重要的消费贡献者,尽可能地扩大这个群体,尽可能地提升对他们服务的满意度,这是会员管理的基本法则。
阿里淘系/天猫推出通用会员码,美团推出全渠道会员,腾讯有微生活会员系统,都是面向线上线下会员融合的解决方案。
阿里的通用会员码,A会员在甲店铺消费,用支付宝结账,又在乙店铺消费,用支付宝结账,只要A会员开通通用会员码,自动可以实现两家门店的消费积分互通。
美团的全渠道会员,实现支付即会员、领券即会员、外卖即会员、团购即会员等多场景会员身份融合。只有融合了会员,后续才能跨界引流,如水果店的会员,可以为美容美发店导流,美容美发店又可以为宠物店导流,真正实现异业联盟,跨界合作,完成基于用户消费行为的精准营销。
拥抱新零售第三式 升级思想,以变应变
盒马鲜生是新零售的代表之一,我们可以理解为其是一家豪华版的菜市场+食品店+餐厅,是一家生鲜食品类集合店。
在成都首店装修期间,盒马鲜生就开始做地推,招募会员,推荐用户安装APP和加入微信会员群,日常促销同样在微信群播报,完全将微信群当虚拟店进行经营,这背后是管理范围和管理思维的变化。
中小零售商拥抱新零售,要眼开六路,耳听八方,总结出适合自身可以推行的策略,逐条进行灰度试错,快速迭代改进。
此外,要清楚地认知到,谁需要新零售,谁在推动新零售,怎么迎合他们?
很明显,年轻的消费群体是新零售的主力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要从门店的人员结构和门店的空间布局上动刀,要用变化应对变化才是王道。
零售有九大要素,分别为:客、货、场(顾客管理、商品管理、店铺空间管理);进、销、存(采购管理、销售策略、库存管理);人、财、物(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要对这九大元素进行改造升级,以迎合新消费群的变化,拥抱新零售的同时也在拥抱新消费群,拥抱消费升级。
小结
新零售不是无人零售,如果是,做无人售货机的友宝应该是新零售的先驱。新零售也不是换了个店招,如果是,早年通过换门头、交保证金、固定进货渠道的联合一百应该是新零售的先驱。同样,新零售也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是在新技术诞生背景下,新消费群体崛起,零售的升级演进实践,是知与行。
零售有九大要素,分别为:客、货、场(顾客管理、商品管理、店铺空间管理);进、销、存(采购管理、销售策略、库存管理);人、财、物(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