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案;优化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以往通过成绩来判定学生品质优良的时代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以兴趣爱好为主要教育阵地的学生社团迎来了春天。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各大高校成立了各类社团,以此来传播学校文化。社团逐渐成为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参加社团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当前高校应当认识到加强社团管理的重要性,努力促进社团健康持续发展,将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培养全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学生社团概述高校社团是指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文化宣传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它具有一定的鲜明性、自由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正因为这些特点促进了社团的广泛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愿参加社团,接受社团的教育和学习等。学生社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职能作用: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工作,在工作中他们会经历各种不同的事情,需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来建立人际关系。而学生社团则给这类学生带来了锻炼的机会。社团既需要学生的加入,学生也需要利用社团来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社团的多样性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提供了交流的新途径,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其次,每个社团都需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来进行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只有具有这种能力,并且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学生方能成为社团的管理者,社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满足了他们自我完善和被其他人认同的需要。总体而言,社团对于一个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能力培养来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
社团是由学校根据其成立目的、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判定而批准的项目。单独存在的社团是没有任何发展优势的,所有的社团都需要依托学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成立目的,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基础上,为传播高校品牌文化而建设的。实践证明,高校通过社团来推动素质文化教育比开展专业课更具时效性。因为社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的,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新创造的教育舞台。通过社团来开展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是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的,也是各大高校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社团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高校要充分发挥社团的职能作用,加强广大师生同社团的联系,将社团生活发展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当前高校社团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社团的各种优势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但是由于进入社团的随意性也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浮出,学生没有仔细思考便随意参加社团,离开社团也是随心所欲。这样都不便于社团的组织管理,致使社团的各类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更谈不上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和沉淀社团精神。
(一)高校对社团的定位不够科学
某些高校在对社团进行审批和管理时,没有科学地分析社团的成立目的和作用,仅仅将其当作学生的课余活动,因此在管理上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思想。一些高校认为只有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但是这些高校忽略了社团是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性。对社团的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定位不准,从侧面阻碍了学生的外向延伸发展。还有一些高校认为开展社团活动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学校团委对学生所申请的社团建设和社团活动进行了诸多限制,让社团管理者感到活动难以开展,也让学生成员产生了对社团的不信任感,导致社团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社团建设的经费不足
这是地方高校经常出现的社团管理问题,由于经费的不足、物质条件的匮乏,无法为学生创造充足必要的建设条件,制约了学生兴趣的发展。目前高校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活动资金,二是缺乏相应的场地。一般而言,社团建设和开展各项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参与成员上缴的会费,还有便是通过外界的赞助活动来获得经费支持。由于高校的社团较多,赞助社团的力度有限,导致社团在开展大型活动时没有足够的经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另外,高校的建设空间有限,很多社团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型场地,但是学校的很多场地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制。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高校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社团的制度建设不够全面和规范,已有的管理制度又很难对社团成员形成必要的约束作用,导致社团的综合管理松散,社团之间缺乏相互联系;社团的内部管理也比较混乱,出现了随意使用活动经费等问题,无法有效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制度是约束社团组织的必要手段,很多高校的社团多且杂,甚至出现了很多低层次、低水平、重复性高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已经不大。另外,一些社团内部管理部门的衔接不够紧密,没有重视新老成员的管理划分,在品牌文化的传承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社团管理者和部门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等,致使社团从此走向了衰败的道路。
三、优化高校社团管理的必要措施
(一)加大对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扶持力度
为了加强社团的建设管理,凝聚更多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二是鼓励社团走出校园,通过外联活动与校外企业进行交流宣传,以此来获得资金支持;三是支持社团成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来开展特色活动,邀请其他学生参与并给予一定的补助。社团的资金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光靠高校的投资或者社团的自身力量是无法有效解决的。高校需要做的便是抓住社团的发展特色,促进社团负责人和组织其他成员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掘学生的知识和才能以获得更多资金。关于社团场地的解决方案,高校可以高度利用教室。社团活动的开展并不一定要有空旷的场地,教务部门在安排专业课程时可以空出几个教室专门用于社团活动的开展。另外,对于现有的活动场所可以提供一定时效内开放申请的制度,以便于社团开展大型活动。
(二)科学定位,把握学生个性特征
社团成立人在申请成立社团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和能力,不要盲目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要认真分析所申请的社团是否具有带动学生参与的能力,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高校在进行社团审批时也要有针对性,切忌规模批准,防止出现因社团数量多而难以规范管理的情况。社团批准部门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引导,让学生遵循社团的发展规律,寻求稳定持续发展的客观定律,鼓励学生根据学校的文化和广大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社团定位和开展活动,坚持以科学的思想为管理原则,将理论基础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抓大放小,给学生成立社团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三)充分搭建活动场地
社团的良好发展需要构建相应的场地并购置必要的设施。以高校舞蹈类社团为例,很多大学生对舞蹈有着浓厚兴趣,或本身具有良好的舞蹈功底,但由于高校缺乏相应的专业舞蹈场地,导致学生空有兴趣而无从施展。因此高校可对覆盖人数大的社团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及活动器械,增加对该社团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对相应社团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方便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四、结语总之,高校首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要重视对社团负责人和干部的培养,抓好干部选拔工作,要根据社团的特色来确定日常管理条例和奖惩措施,尽快帮助新社团形成良性发展的状态。其次,要不断探索发展社团的有效管理手段,提高社团活动的开展意义,促进社团负责人对内部进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社团的职能作用。再次,不同的社团需要进行不同的定位,加强对学术类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投资力度,正确引导其他以兴趣爱好为主的社团建设,倡导学生成立社会公益性社团,鼓励体育竞技类社团的成立。另外,高校还应该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和经费保障,促使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各类社团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的社团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婉.关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的调查研究 [J].中国市场,2018(06):103-104.
[2]阚玉双.依法治国视阈下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2):123-126.
[3]李漫姬.治理理论及其在高校社团治理中的适用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140-142.
[4]詹捷慧.我国广东与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组织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两地八所重点大学的考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01):112-118.
[5]吕泽光,阚焦雨.高等院校社团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究[J].才智,2018(02):129.
[6]孙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02):95-96.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