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经济周刊

京津冀协同发展,企业家怎么说?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生: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下称“国投”)发起设立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先后投资了寒武纪、沧州四星玻璃、康希诺生物等一批项目。此外,国投还设立了水环境基金,并加大北疆电厂排放改造力度,助力京津冀打赢蓝天保卫战。国投旗下的安信证券、国投泰康信托、中投保等企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

国投还与原国家质检总局、雄安新区、中科院分别合作,建设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究基地、人力资本公司,助力白洋淀生态治理。此外,国投管理的央企扶贫基金出资设立雄安眼科医院,助力河北医疗精准扶贫。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鹏:当前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围绕京津冀环境保护,我提出4点建议: 第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做减法改善城市环境;建立“反磁力中心”,在核心城市的外围建立新的城市,疏解功能;发展城市群。第二,构建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共建机制,包括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构建京津冀地区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京津冀跨界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三,建立资源能源环境产权交易体系,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京津冀低碳发展。建立完善北京、天津和外围城市之间的有偿用水机制和水权交易体系。第四,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可以建立区域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专项对生态保护进行补偿,也可以建立生态环保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丰:作为首都食品供应服务保障的重要载体,首农食品集团全面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任务,凸显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一是在疏解转型中树立首都国企的新形象,切实履行企业疏解整治主体责任。截至2017年底,疏解、关停畜禽养殖场40个,拆除腾退老旧厂房、违章建筑224万平方米,完成综合整治86万平方米。二是在产业对接中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态势。与津冀投资了农牧业、食品加工等30多个产业项目,建设了河北首农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等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三是在精准扶贫中构建示范带动的新模式。累计带动津冀区域超过10万农户受益,超过30万人脱贫致富。今后,首农将全面推进“立足北京,协同京津冀,布局全国,走向国际”的产业发展格局。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孟惊:从2002年起,华夏幸福与河北固安县合作,探索以市场化机制开发建设运营产业新城,探路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几点做法:

第一,坚持机制创新,把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坚持路径创新,目前已推动超过数百项全球和北京的高技术成果在河北有关县市落地。第三,坚持集群打造,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华夏幸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有效突破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第四,坚持产城融合,把提升城市魅力、承载力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公司以产城融合为理念,持续完善教育、文化、商业、医疗等城市功能。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杨鹏:通过科技可以实现数据、政务服务、交通、金融风险防控四个区域一体化,通过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平台架构、统一数据治理体系,引导京津冀三地在各地开展统一数据共享系统建设,连接成为京津冀数据一张网。

蚂蚁金服希望在现有“一网通办”架构的基础上,建立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平台,通过“数据通”“账户通”“服务通”“入口通”,为各地群众实现审批业务上“统一覆盖”、群众体验上“统一入口”、信息交互上“统一证照”、政府治理上“统一数据底层”。

在金融风险防控一体化方面,蚂蚁金服未来会和京津冀等地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各类地方金融风险的新形态、新特点与新模式,通过构建“风险大脑”科技监管平台,在京津冀实现监管数据一体化、风险识别一体化、预警一体化和处置一体化,形成跨区域金融风险防控的“一张网”。

  京东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宇:要将城市计算的理念用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智能城市群。城市计算就是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智能城市建设,将城市中无处不在的感知系统与先进的时空数据管理方法和分析模型相结合,洞察城市的过去、掌控城市的现状,并预测和优化城市的未来,最终解决城市规划、交通、环境、能源、商业和安全等问题。

今年6月,京东金融推出了智能城市信用平台。该平台集数据储存与处理、模型算法、应用搭建三大功能于一身,为政府、企业提供信用档案、信用诊断等服务,帮助城市政府可视化地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提升对社会信用的管控能力。尤其是可以对企业做风险预判,提前找到存在信用风险的企业信息。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京津冀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全新增长极,对于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在可持续、集约化、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严的要求。伊利集团结合多年的经验和先进的国际化方案,在京津冀部署了绿色牧场,推动了清洁的环保养殖方式,从技术、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牧场提供支持。

此外,伊利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利用京津冀在产业集群、物流交通等多方面的区位优势,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设备、工艺,打造了8个生产基地,将智能工厂、生产设备连接到智能管理系统当中,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文中图片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责编:牛绮思 niuqisi@@ceweekly.cn

陈惟杉 [email protected]

周琦 [email protected]

美编:黄河浪

 

要闻 2018.7.20—2018.7.26

2018世界500强,中美公司并驾齐驱

公司 2018.7.20—2018.7.26

人物 2018.7.20—2018.7.26

京津冀共下“一盘棋”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以中关村为主引擎 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