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奋力开拓。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极正迸发出蓬勃的活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初步成效。《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4年来,一系列疏解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关停了一批一般制造业企业,调整疏解了一批区域型专业市场;全面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
4年来,伴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正着力从以零散项目、点状疏解为主的“小疏解”向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央地协同、整体推进的“大疏解”转变。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同步推进。2014年起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万人,实现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二是在交通、环保和产业升级一体化三个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4年来,在交通一体化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的批复,到2020年,将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一小时内通勤圈。此外,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京台高速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正在打通或扩容。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017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近10%。京津冀三地在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上有了重大进展,三地环保部门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了“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北京市“瘦身提质”,“高精尖”经济结构逐步构建,天津市“强身聚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河北省“健身增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北京已累计调整疏解了动物园、大红门、天意等370余家批发交易市场,推动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等向外疏解,促进产业有序承接转移,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张承生态功能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三是雄安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备受瞩目的雄安新区规划框架已基本成熟,同步开展交通、能源、产业、文物等20多个专项规划编制和30多个专题研究;具有鲜明“大部制”特点的新区管理机构高效运转;新区经北京新机场至北京城区的城际铁路、白洋淀治理和重点地块植树造林等一批重大项目先行启动。
四是老百姓获得感增加。4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民生工程项目和政策优先落地。京津冀三省市均出台了本地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实施细则,推动京津两地高校到河北办分校、支持开展合作办医试点等政策,京津两市助力河北张承保地区脱贫攻坚也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一体化上取得了明显进步,让老百姓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增加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例如,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协同创新的力度不足,市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公共平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为把京津冀打造为新时代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奋力拼搏。
一、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京津冀作为北方最核心的发展区域,在环渤海和北方地区发展上起着重要带动引领作用。北京是创新资源聚集区,应尽快形成以北京为龙头、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京津冀协同创新集群。以研发转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成果最大限度在天津、河北孵化并产业化,形成研发转化产品高端制造产业链条,打造“京津冀科技新干线”。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提升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把京津冀雷同的传统产业提升为各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强化京津冀产业功能互补与合作。
二、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跨省级行政区中各行为主体的区域利益目标不够一致,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三地利益协调共享机制。产业协作方面通过建立跨区域项目财税利益分配机制,推进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建;通过完善园区合作共建财税利益分配机制,支持各方共建,促进地区间加强合作,推进产业转移;通过建立“飞地经济”财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飞地经济”有序发展,缓解落后地区发展瓶颈制约;通过建立企业迁建财税利益分配机制,理顺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产业布局;在公共服务发面,也要建立京津冀三地的利益共享机制,比如建立医疗保险共享机制、义务教育一体化共享机制、人才共享一体化机制,从根本上助推京津冀地区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调动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不能只让政府唱独角戏,关键是要构建一个激励相容的环境,使得相关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能够在参与中受益,从而调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形成多方多元建设的合力。
四、推进诚信共享一体化建设。应率先建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互平台,整合政府部门及有关行业掌握的企业和个人数据信息,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及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形成涵盖企业和个人各类信用信息的信用档案,使各行业和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