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旅游

华南第一园 厦门中山公园

作者:文·图/林建载
1俯瞰中山公园。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厦门进行旧城改造。伴随着城市市政建设步伐,经过 4 年建设,一座享誉海内外的中山公园落成了。

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厦门中山公园,历经90春秋,现在已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绿化环境和完善配套设施,具备改善生态、游览休憩、文化健身以及缅怀伟人等功能的精品公园。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厦门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从旧时代迈向新时期,朝着民族复兴和中国梦迈进的一个缩影。

厦门中山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8年入列国家重点公园,曾被誉为“华南第一园”载入史册。这“第一园”,是厦门公园的发祥地,是厦门园林的摇篮,是厦门人民的骄傲。

厦门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与东南亚国家一衣带水,与台湾一水之隔。当年,许多华侨、台胞都从厦门飘洋出海,如今,海外游子们回到厦门时,都情不自禁地寻找中山公园,找寻童年的记忆和散落的历史碎片。

厦门中山公园这张承载着永恒记忆的城市名片,成为海外华侨和两岸三地同胞情感交流的窗口,也是海内外华人和游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地。2老照片-琵琶洲。

3老照片-喷水池。

4花展馆。

公园布局现巧妙

1926年,厦门市政督办公署做出决定,在新辟的市区兴建公园。工程由堤工处负责,堤工处顾问周醒南主持公园的规划建设,留德建筑师林荣庭负责公园的工程设计。公园于1927年动工建设,耗资100多万银元。为弘扬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精神,新建的公园定名为厦门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厦门旧市区东北隅。民间传说,中山公园遵照“东塔、西山、南球、北海”的原则而建,东部建纪念碑(塔),西部建造假山,南部筑地球仪,北部有东岳河。园内有魁星山、凤凰山,魁星河、盐草河、蓼花溪,妙释寺、荷庵、功德寺、东岳庙等著名景点和庙宇古刹。还有晓春桥、琵琶洲、挹翠山馆、音乐亭、大型喷水池、蔷薇亭、中山铜像等精品建筑。20世纪60年代末大部分景点和建筑物被毁。

中山公园的门、桥、亭、水,富有城市园林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门。中山公园四个大门,各有千秋,造型各异,风格不同。南门三连圈三牌楼式,宽20米、高14米,既吸收古典建筑精华,又融入闽南建筑风格,贴面选用“泉州白”花岗岩,门沿均有石雕图腾,简朴大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牌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饰以飞檐、龙首,色彩白绿对比,素雅、清新、明快;新设夜景照明灯饰,增添时代风采,成为中山公园标志和一道靓丽风景线。北门原为欧洲古典门式,顶部门楼为明代格式。1996年改建为华表式长方形三门楼,石雕基座为龙的九子之一吉祥物,古朴典雅。东西两门均为牌坊式三川门。四门之间,连以短墙,墙高2.1米,上半截安铁栏,中嵌“中山公园”四个圆形篆字,下半截为砖混构筑,坚固雅观。

桥。中山公园建有12座桥,其中2座长桥,10座短桥(现有9座)。建园70周年前夕,重新命名为:玉带桥、廷恰桥、鼎足桥、东辰桥、西瑞桥、平安桥、蓼花桥、涵春桥、晓春桥、荷庵桥和星河桥。11座桥中,晓春桥和鼎足桥最具特色。鼎足桥亭为三柱六角,桥为鼎足三通。

亭。中山公园共12座亭子,建于池畔、水中、山巅、山脚、花木丛中、林间隙地,或亭桥一体,跨河而立;或亭阁相连,一体两用,可以远眺、赏花、观鱼、求静、品茗、听泉。

水。中山公园的水景以静态为主。让肃穆的水面涵映周围的美景,现出虚虚实实,变幻迷人的色彩。公园的主要建筑物皆临水而建,环湖而立。有的则水中有岛,岛中有水,使单一的水面变得凹曲有味。

1983年,厦门市政府决定修复中山公园,重建了南大门,修建假山,水池,儿童戏水雕塑和逸趣园。1998年,市政府将整治中山公园列入为民办实事一项内容,在南门入口处右侧,重建醒狮球一座,该醒狮球高8.3米,直径5米,狮子由一块重达8吨石头雕成,球体下方有四只鹰,球的表面有世界地图,浮出部分为陆地,平面为海洋,新建醒狮球保持了历史原貌,赋予新时代感。此外,还拆除了20世纪60年代末修建的“司令台”,对魁星山进行整体改建,进行了裸露地面绿地改造和硬地铺饰工程。1纪念碑。

2孙中山塑像。

3醒狮球。

4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讲故事从逸趣园后面的石门登上山崎山(又称魁星山),沿魁星亭四周的奇石,分布着十多处摩崖石刻,有描致景物,有记载故事,读了令人回味无穷。

石门内迎面岩壁上印入眼帘的是厦门兴泉永道尹潘骏章的隶书题刻。潘骏章题刻记述了1841年8月英军占领道署后园直至1861年归还并重建的纪事。该铭刻旁还有潘骏章另一个题刻“山林逸趣”。

石磴右侧,可见到侯官人吴山刻的“石欹岑曲”,笔墨洒脱,点出崎山的石景奇观。此外,还有三次来厦任兴泉永道尹曾献德的“三巡鹭江”,清光绪年间道署长官周莲的“万壑云根”“石瘦云肥 云痴鹤老”,徐兆丰篆书的“鸿雪,庆藩和庆崖”隶书“峭璧”,光绪年间任兴泉永道尹姚文倬题的“静观”,署名童杭时的小字题记“博爱”。

史迹馆内忆往事

位于晓春楼的中山公园史迹馆在 公园建园90周年期间开门迎客。馆区 辟有三个展室。

第一展室内,有老地图、老照片以及建园计划书等珍贵史料,追叙建园之初的记忆;二展室则展示了与中山公园有关的历史人物;第三展室以时间线串起公园变迁,并解读公园新貌。馆内六个部分内容用中英文分别介绍近300张图片从各个不同侧面,勾勒出“华南第一园”的历史风采。有图有文图文并茂的展室,为观众讲述公园90周年历史,让游人领略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精湛艺术,感受到中西合璧典范历史名园的魅力。

根艺馆里吐芬芳

赏完公园美景,聆听完故事和历史追述后,移步前往花展馆,馆中的根艺馆展区,有公园收藏的数十件郑大木先生根艺作品。

步入馆里,可以在那处美丽月光朦胧中,见到深带泥土芬芳味道之根创造出的永恒,欣赏到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根艺极品。有“游”到鹭江之滨的“千年神龟”;有紫藤树根和石灰岩石自然融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有探向空中,节节拔高,辉煌岁月的“成长”系列;有女娲的“补天遗石”;还有取名“仙宴”的品尝不完的佳果……一件件艺术根品,令人赞叹不已,心旷神怡。5根艺馆。

6中山公园史迹馆-晓春楼。

7游船码头。

8南门牌楼。

提升改造展新姿

2017年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决定在建园90周年前夕,对中山公园景观进行提升。根据规划部门批复的方案,公园设计定位为:

功能方面:以山水林荫为背景,中山文化为特色,打造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

文化方面:加强文化氛围,延续公园记忆,丰富文化内涵,成为塑造多元文化景观的典范。

形象方面:优化山水结构与空间疏密关系,建立一个自然亲切,承载魅力生活的高品质城市绿洲,塑造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山公园。

改造后的公园分为动物园、儿童乐园、历史文化区和休闲旅游区。动物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儿童乐园全面更新,完善道路体系,梳理景观空间。中山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良好场所和弘扬普及知识,传递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场所,深受市民和游人欢迎。

 

还原东帝汶

云南那些边境小城(上)

去德国,寻找格林童话

文山 三个公路口岸文山

普洱孟连娜允 保存最完好的傣族古城

红河 因滇越铁路兴起的小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