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当中,小暑前后的黄鳝,最为肥美。
黄鳝此物,冬蛰夏出。冬天蛰伏,春天开始摄食,到小暑前后,已经积蓄了大半年的能量,刺少肉厚,滋味正浓。
旧时的夏日,水田里常有黄鳝游动,经验丰富的农民,徒手就能抓起几条,带回家去,加点姜葱炒几下,就是一道难得的肉菜。
除了能做农家小菜,黄鳝也可登大雅之堂。
《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为之,多者可至数十品。盘也,碗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
这被称为全鳝席,较之全羊宴、全鸭宴,也不逊色。如今,一道“响油鳝糊”,仍是苏帮菜的“杠把子”之一。
说起来,“黄鳝赛人参”还不仅是吃货之言,在古代人眼中,黄鳝的滋补之功不下于人参。
明末名将黄得功,被誉为“江北四镇”之一。其人相当彪悍,能徒手举起一头骡,屡屡大破张献忠带领的农民起义军。
传说,他勇武过人,就是因为吃了黄鳝。
据《明季南略》记载,黄得功少时,在池塘养鸭,但发现,鸭子一天比一天少。他心生疑惑,把池塘水放干:原来,池塘里有一只大黄鳝。他一怒之下,把黄鳝煮了吃,从此力气大增,身手矫健。
这传说并非无中生有。
清代名医张璐所著的《本经逢原》里,有一味“大力丸”,其中就用了黄鳝。
明代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鳝鱼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
小暑之后,暑气蒸腾,人也昏昏沉沉,躺在凉席上不愿动弹。吃一道凉拌黄鳝,或许可以让你“满血复活”。
(编辑:谢晓)
知多点
晒龙衣
小暑后,多临近农历六月初六。
这天阳光猛、日照长,旧时家家户户都会把衣服、被褥、书籍拿出来晒一晒,去除湿气,防虫防蛀。传说,连东海龙王也要出水晒鳞,俗称“龙晒衣”。
故有民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还有传说,六月六这天,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归来,不慎把经书掉落到海中,不得不将经书从海中捞起,摊开晾晒。
后来,寺庙、道观便都在这天举行“晾经会”,晾晒经书,礼佛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