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药店买药酒,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广告词:“古法酿造”“百年传承”“宫廷御酒”。自家酿药酒,往往也想找个“传统经典配方”。
药酒的来历越古老,越经得起时间检验,越有价值——在国人心中,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定律。
但古人究竟喝的是什么药酒,怎么酿、怎么喝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除夕夜,宝玉、黛玉要喝“屠苏酒”
如今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喝几杯庆祝庆祝。这一习惯,自古就有,而且,同样是喝酒,古人还比我们更讲究,喝的是屠苏酒——一种药酒。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讲到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就提到:“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除日》一诗中,也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这诗还涉及一个旧俗,除夕宴上的屠苏酒,常让幼儿先喝,由少及长。苏辙感叹的是,自己年纪大,年年都是最后一个喝屠苏酒,不知不觉已经七十多岁了。
他们喝的屠苏酒,究竟是什么?
相传,屠苏酒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创制,可以“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
唐代中医师孙思邈,后世有“药王”之称。他在所著的《备急千金方》中,对该酒的配方、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黄十五株,白术十八株,桔梗、蜀椒各十五株,桂心十八株,乌头六两,菝葜十二株。上七味,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
简单说,就是把大黄、白术等七种药材,放在酒里一起煎煮。
细看这配方,白术、桔梗、蜀椒、桂心、乌头、菝葜,性味甘平或苦辛,可除寒、祛风或解毒,难怪乎能预防伤寒。但怎么会混入大黄这种苦寒物?
酒是当中的关键。中医书云,酒“性大热”“气味俱阳”,大黄与酒一起煎煮,则可缓和其苦寒之性,也可增强其泻下之效。
据我国知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考证,与历朝历代乃至当下相比,汉末魏晋时期的冬季,特别寒冷,冬春季节常暴发疫情。
由此,便催生了除夕喝屠苏酒御寒避疫的习俗,后世一直沿袭下来。
不仅除夕要喝酒,端午节也有喝菖蒲酒的旧俗,为的同样是驱瘟辟邪。
雍正、乾隆两父子,都爱喝“龟龄酒”
大约自明清开始,皇宫开始流行喝药酒养生。皇帝喝的药酒,非仅名贵,且开了后世养生酒的先河。
如今记载比较丰富的御用药酒,是雍正、乾隆爱喝的龟龄酒。
龟龄酒的配方,来自方剂“龟龄集”。而龟龄集,并非出自中医大家之手,而是明代道士邵元节制成的。
“龟龄”之名,道出了功效所在——如龟一般长寿。
这也可以从它的选材看出来。龟龄酒里,有三十多种珍贵药材,如鹿茸、人参、海马、雀脑、肉苁蓉、补骨脂等,大多为温肾补阳药。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就相当于给身体打下一个好底子。
如今市面上很多药酒,都号称补肾壮阳,大概就是跟御酒学的。
龟龄酒的制作相当繁复,要先把所有药材都研成粉,用纸装好,套上黄绢袋。然后把药袋放入酒坛,用布、黄土等密封坛口,储存起来。
三伏天里,得将酒坛拿出来晒三天,且得是“东南西北周转晒之”。如果急着想喝,要先用桑木烧煮大约三炷香的时间,然后埋入土中七天,再浸入井中三天。
可以说,做成一坛龟龄酒,相当不易。也就是帝王之家,才会花如此心思。
雍正很喜欢喝龟龄酒,乃至登基后,念念不忘潜邸里酿的几坛龟龄酒,特地下旨要拿回来:“雍和宫原有龟龄酒,不知有无,若有,着取来,钦此。”
这想来不稀奇。雍正崇尚道教,对前朝知名道士所制的药酒,自然高看一眼。
乾隆与父亲雍正是同好者。据传,高寿87岁的乾隆有6个长寿药方,其中两个就是龟龄集、龟龄酒。
你能想到的中医典籍里,都有药酒
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对药酒而言,都只是微末小技。在中医里,药酒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治病疗疾。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药酒的记载。该典籍记载了283个药方,酒疗方占了40个。
但凡常人能数得出来的中医经典,都有不少用药酒治病的记录,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等。
为何中医大家都如此重视药酒?
酒用五谷酿造而成,为“水谷之精华”,本身就是一味药。
如《黄帝内经·素问》云:“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醪药。” 醪,指的就是酒。酒有通经和脉之效,故能用于经络不通之症。
酒与药材合用,能更好地发挥药材的功效。
早在汉代,人们已发现了这一点。
约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药材里的某些特定成分,在酒中才能更好地溶出。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对酒有更细致的用法。
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要使用水酒各六升。该汤剂用于血虚体寒之症,而酒性温热,有祛风散寒之效,可助药势。
又如“炙甘草汤”,要用酒七升。该药剂用于补阴,而酒有导引之功,加了酒,则补而不滞。如是等等。
还有传说,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用于手术麻醉的“麻沸散”,也要用酒送服。或许,就是借酒精醉人之力,来起麻醉作用。
古代药酒,多用黄酒
既然说,古人防病治病要喝药酒,强身健体也要喝药酒,如今大家条件好了,天天来几杯药酒,岂不是更能补身子?
还真不是这样。古代的药酒,跟现代不太一样。
明清以前,大部分药酒用的基酒,都是黄酒。我国第一部药典、成书于唐代的《新修本草》云:“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药”。
而当下,用的却大多数是白酒。
黄酒是酿造酒,白酒是蒸馏酒,即酿造后还要经过蒸馏。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白酒的酒精度数高。
虽然说,有些药材的有效成分,在高度酒里更容易析出,但酒精过量有害。
对于饮酒过量的害处,古人也有言在先。
唐代的《千金方》认为:“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久饮酒,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未有不成消渴”。
《本草纲目》也称:“少饮则和血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
(编辑:尚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