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遗产城市。它地处长江三角洲,是苏北重要门户。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0多年建城史,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最近,我带着无比的崇敬和好奇,走进这千年古驿。
“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高邮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是名副其实的“襟带苏皖、控引下河”的交通枢纽。如今这里仍然留存59处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高邮有水无山,是典型的苏北里下河水网风貌。城区地势最高处可能就是老城东北方的文游台,环水之丘,高不过十余米,曾在丘上筑台建庙,苏轼与秦观等人在此的一次论文同游,让后人淡漠了庙台,记住了文台。秦观在此读书,最终成了词坛一颗不落的星,他清雅婉约的词句也源于故乡泊帆古驿的馈赠,他回馈故乡的是永恒的光辉。古盂城湮没留有余采,全赖这颗巨星为之增色。
在浩瀚的高邮湖东部沿岸有一条水道,它从高邮湖北端向南经高邮市区西缘直通南面的邵伯湖南端,这条几十公里、规整得几乎呈直线的河道显然非天然,它是始自东周春秋时期的邗沟、历经隋朝大运河和元代京杭大运河的伟大工程中的一段。高邮是这段运河中途唯一较大的城市,它的位置决定了自古以来这座城市“邮驿”的特征。宋代高邮词人秦观有诗:“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诗中描绘了家乡城堡的外观、地理位置、环境和登高望远看到的景象:四野平阔,天际不是地平线就是水平线。这首诗将高邮的覆盂形象定格,后来的人约定俗成把秦观生活过的那座小城称为“盂城”,成为高邮颇具特色的别称。
来到高邮,自然想看看盂城,但是高邮自古形成的盂城特色,千年后已在不断扩大的新城中逐渐消失,成了历史记载。但仍保留原有地貌、古旧之风,还能与历史衔接的地方就是运河边的老城区了。用非专业的眼光看,古城墙已无迹可寻,但老城区周边有一条3米多宽的水沟,高邮人称“护城河”,有“城河路”的道路标牌证明不虚。这么窄的护城河,可谓盂城特色。依照对古城的理解,把护城河所围的区域视为古盂城,这样大概认定,圈定游览范围。2老城风貌。
3老街。
4长廊。
我沿城河探访,河边各式样的民居相邻,有临河的河房,有临河的院落。看居民蹲在家门口临河的石阶上用河水洗涤的情景,宛如江南水乡。元代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有关于高邮的记述:“城市很大,很繁华……”,显然元代的高邮城已远远超出宋代的盂城范围了。与运河走向相同且相距不远的老城区中心大街叫中山路,府前街从中段相交把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中山路的街区还保留老城风貌,老城的南门在其南端,高邮人把府前街之南的中山路又称为南门老街。整个街区的建筑比运河大堤矮了不少,已近中午,未散尽的雾霾加重了老街的陈旧感。临街的人字顶民居、店铺鳞次栉比,淳朴的街面后,隐藏着一些老旧的两层大宅,内部结构显露了曾经的富有。横向的巷子里,青砖老宅相对,謦欬相闻,其间挂牌的明清宅院并无刻意装修,本色示人,依然有人居住,是一座座让人可亲可近的原生态活体。与别处那些挂着红灯笼、了无生机,仅供参观的展屋相比,前者是活着的、从过去到现在,后者是死去的,看到的只是历史遗迹。相比之下,更喜欢素颜的老街,真实而生机勃勃。1日晷。
2皇华厅。
3秦亭明驿。
4驻节堂。
漫步盂城驿盂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从老街出南门向南就进入了古色古香的南门大街。整修后的南门大街与北端的南门老街相比,多了些整齐的矜持,少了些生活的随意。街道旁多为明清式样的古旧商贸店铺,屋脊两端的饰物是跃鱼,展示了高邮古建筑与众不同的河湖文化特色,寓意如鱼得水、兴旺发达,顺风跃顺水游、和顺吉祥。南门大街南端向东有一条馆驿巷。巷口立有“皇华”牌坊,其后原有的皇华厅为古代高邮官员接待水路过往官员的场所,清帝乾隆由运河南巡至高邮,上岸乘马巡视,曾驻跸于此吗?昔日的车水马龙已留在记忆中了,世事轮回,繁华大街变成古朴、静谧的小巷。馆驿巷内,占地一万六千多平方米,由门厅、正厅、送礼房、礼宾轩、驿烝宅、马神庙、秦邮火馆等组成。保存最好的是后厅驻节堂。
盂城驿离巷口不远,驿站的鼓楼(又叫魁星阁)是四面二层的亭楼,底层单檐、楼顶双檐形成了飞檐翘角的三重檐,优美张扬,高耸出周边一头,是驿站的标志性建筑。魁星阁是按古代画样建造的。盂城驿北起城河路、南至琵琶路,西从西后街、中山路,东至盂城路,沿城河转了一圈,大致厘清,用手机地图软件估测了距离,东西、南北各为800米左右,我所认为的古盂城:方形,不到0.7平方公里,果真如此,真是袖珍若“盂”。
在古代,兵卒在鼓楼上值守瞭望,见驿马奔来就击鼓,通知驿卒准备好换乘的驿马,信差抵达立即换马,马不停蹄接力,以保证加急文书、军情火速传递。盂城驿上世纪90年代被部分重建,如此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的古式驿站在当代中国已然罕见。如今驿站已转变为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让今天的人能对驿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古代的驿不仅仅是跑马送信、传送公文军情的中转站,它还是一个集邮政、库房、马房及鼓楼于一体,加上公馆、客栈等构成完备的馆驿体系,具有接转物资,迎饯过往住宿使臣,转押囚犯等诸多功能。
历史上的盂城驿规模很大,据记载,驿站鼎盛时期有厅房100多间,驿马65匹,驿船18条,马夫、水夫200多人。眼下的盂城驿仅修复了一期工程,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驿站内设有邮驿史展览室,展示了我国数千年的邮驿文明史。古代驿站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邮传的功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邮电局的职能,驿站是邮电的起源。另一个是接待的功能,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政府招待所,负责接待过往的官吏和外国使节。史料记载,马可·波罗曾到过盂城驿。盂城驿紧邻京杭大运河,所以,盂城驿还兼有漕运之功能,担负着南北粮食和食盐输送的任务。
盂城驿濒临运河,邮路有陆路和水路,有驿马驿车,还有驿船,是水陆兼有的“水马驿站”。馆驿巷西面尽头是运河大堤,与南门大街也在此交会,堤边高台上默默肃立着秦邮亭,宣示“秦置高台,设邮亭”的悠久历史和高邮城名字的由来。拾级而上运河大堤,扑面而来的是运河繁忙的景象,行船往来不断,挂接了十几条的拖船如各色游龙般气势浩荡,运河充满活力。高邮这段古老的运河,助力“中国大运河”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回顾堤内,高耸的鼓楼伸展着飞檐翘角,鹤立于堤下一片低矮灰瓦顶的老屋,与东面远方高挑的净土寺塔隔老城上空遥相对应。远眺运河中间的镇国寺,那片黄红灰相间的佛国建筑群犹如仙境,有雾霾时又似海市蜃楼。镇国寺的非凡之处在于它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岛上庙宇。运河西堤有普渡桥与之相连,东岸须乘渡船过去,或从远方的运河桥绕行。寺内矗立一座始于唐代的七级灰砖方塔,被誉为南方大雁塔,它一立千年,指引过往行船,护佑一方百姓。去寺里敬香的善男信女很多,青烟缭绕着他们的祈愿。远远看去,这个镇国寺要比扬州的大明寺还要好看。 5古盂城驿。文游台之游
高邮文游台是古秦邮八景之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秦观(秦少游)、孙觉、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并留下千古不朽的诗文。
来到古文游台牌坊前,向北看去,文游台建在一座小土山上,四周苍松翠柏挺拔秀丽,文游台掩映其中。走进文游台风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秦少游的全身雕塑,他的雕塑神态逼真。他似沉思,仿佛在吟诗作对,向远方眺望,仿佛在向人们述说文游台过去的文人雅事。
我沿着石径小路向东,来到了汪曾祺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着汪曾祺的生平事迹,看了纪念馆,使我了解了汪曾祺一生写下了许多作品。著名作家叶辛、王蒙、贾平凹都在这里留下了对汪曾祺老先生赞美的词句。紧靠着汪曾祺纪念馆的是名人园。名人园里陈列着历代在高邮留下足迹以及出生在高邮的名人,有著名的文学家秦少游,有音训大师王念孙、王引之,有爱国将领文天祥、岳飞……站在名人园里,我浮想联翩,仿佛走进了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他们促膝谈心,吟诗作画,领悟了他们非凡的才气和坚贞不屈的骨气。
接着,我们沿着回廊向西,穿过草坪来到秦少游读书台。读书台院墙外是一片小竹林,这些竹子青翠欲滴,竹影风声,环境幽雅,真是读书的好去处。一阵微风吹过,竹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仿佛传来了秦少游那朗朗的读书声……游玩了汪曾祺纪念馆、名人园、秦少游读书台、四贤祠,最后,出盍簪堂再拾级而上,就到了文游台景区的主体楼——文游台。台为重檐歇山的两层楼厅,上下层面阔均为5间。下层东西两壁嵌有苏轼、秦观的墨迹《秦邮碑帖》上下两卷,刻石12块。正面是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所绘的“四贤聚会”瓷壁画。站在文游台前,从上往下看,文游台四周小河环绕,放眼远眺,高邮城尽收眼底,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此情此景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几天来,我在飘逸的雨丝中,饶有兴致地流连于高邮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那古盂城驿、魁星阁、文游台、净土寺塔、高邮湖……这一切都紧紧吸引着我的视线,古老的庙宇、飞檐的楼阁、蜿蜒的石板小径、陡长的石级、滚滚的湖泊、茂盛的芦苇、游飞的野鸭,它们似乎在向人们委婉地倾诉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瞬间,一个个优美经典的传奇。
TIPS
交通:从南京驾车或坐车前往扬州市高邮市的路线176 公里,大约 1 小时 55 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扬州本身无机场,旅客可借道南京禄口机场。
住宿:高邮镇上住宿很方便,从三星级的宾馆到一般的宾馆都有,标准间的价格从80-300元不等。可选择高邮镇上几家,住宿条件舒适。
美食:香酥麻鸭和咸鸭蛋。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高邮全鸭宴上的一道名菜香酥麻鸭,常会以“压轴戏”的角色出现在淮杨地区的宴席上。高邮鸭子生的蛋比普通鸭蛋要大。将鸭蛋腌制,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其中双黄蛋是高邮的特产。秦邮董糖是高邮的传统名特产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董糖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麦芽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色泽呈深麦黄色,厚薄均匀,入口酥软,味美香甜。界首茶干高邮界首陈西楼的五香茶干,久负盛誉,为清代贡品。“陈西楼”牌五香茶干最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