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工厂概念
美国的智能制造领导同盟是世界上最早对智能工厂做出描述的组织,它提出智能过程制造(SPM)理念,将人工与智能联合起来,集中力量为策划、使用、维护和设备管理服务,通过模型化的方法使工厂的决策与运行方式更加合理可靠,不仅可以拥有一定的预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对特殊事故的反应及处理能力。随后德国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将此概念加入国家战略,提出“工业4.0”的理念,也就是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它把物理设备与互联网连结,使其具备了互联网的一系列特性,如计算、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的交汇,即人工智能系统。在汲取优秀经验后,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正式提出 “中国制造 2025”的概念,指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就必须发展智能化工厂,促进产业快速实现智能化。
(二)整体思路
要建立智能工厂,首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这个企业想要建设什么样的智能工厂?想要建设到哪一步?获得怎样的效益?第二,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施行策略;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在不同的建设时期都能找到最适宜的方法。
(三) 系统架构
智能工厂要实现操作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商业智能化。而这三个层次都有着相对应的地方:操作管理智能化与PCS 层相对,生产管理智能化与MES 层相对,而商业智能化与 ERP 层相对。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数字化工厂才能继续发展并不断创新。我国众多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产业信息化与工厂生产管理。
(四)流程工业和智能工厂的区别
流程工业指的是石油、石化、化工、制药等工业,是一种连续性的产业。这种工业要实现智能工厂,更多重视的是原料的选配、生产过程的优化、线上网络控制等。属于连续生产过程,智能工厂的建设更侧重原料的选择、流程的优化、在线的控制等。而一般的制造业则更多偏重于强化信息管理,保证一整个生产线可以高效合理地运行,降低对人工的依赖。而且由于制造业复杂的生产流程,对智能工厂的要求更高,比如要实现流水线的自动收集、分析、解决事件的功能。
二、智能工厂实施技术探讨
(一) 生产操作层智能化
实现生产操作层智能化,即在生产管理层下达指令后,迅速地找出最优方法,并对其进行控制。
它的先进过程控制技术是目前与计算机技术最早连结、应用最为纯熟的技术之一。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壳牌公司就通过对动态矩阵算法的使用,开始弱非线性对象控制,并针对一系列问题又催生出装置(或区域装置群)的在线和闭环实时优化技术,促进了模拟和控制的联合。
将生产操作从实时优化到全新的系统自动、闭环控制,是目前我国产业的主要发展目标。目前应用了区域装置群级的例子并不多,但这一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大规模推广实施也不会遇到障碍。
(二)生产管理层智能化
实现生产管理层智能化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弹性,可以对单厂或多厂施行智能化管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管理层下达生产目标后,工厂根据实际生产能力将目标划分阶段完成的生产计划,并将该计划下发至基层。在这个时候,要求智能系统能及时整合反馈上来的生产信息,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对该层面实现闭合控制。
“智能模拟”在收到上层的任务后,进行一系列自主分析,从而设计出短期工作计划。“调度协调优化”在这一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依靠优化命题和大数据分析出现阶段的基本生产力状况,并在做出短期操作目标后传送至 “调度令管理”系统。
这一层面的三大中心技术就是“模型可靠性技术”、“模型可实现性技术”和“关联挖掘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充分保证模拟计划与实体生产的有效匹配,它们可以说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的核心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国已有不少专家学者掌握了这些技术。
(三)经营管理层智能化
企业的经营与市场息息相关。要实现经营管理层智能化,就必须牢牢掌握市场的需求变化、原材料的生产情况、社会生产力和商品单位生产时长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制定生产计划,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由于这一层面所面对的是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因此其风险性极大,完全实现智能化的难度不言而喻。
迄今为止,对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这个层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DSS逐渐增加了知识库和方法库,形成三库或四库系统,并将专家系统与DSS结合起来,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90年代后,商业智能技术揽括了这几种技术,将其并入决策支持系统中,形成全新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SDSS)。
这一全新体系既发挥了专家理性推理的特点,又囊括了模型计算分析,使得智能系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极大的发展。
虽然理论上这一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离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其实现的难度。因此,要实现经营管理层智能化,仍有许多阻碍。
造成这一原因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计划难以跟上市场的变化。市场的供给信息、物流状况以及工厂内部因素等问题都是对已有计划的挑战。但工作人员却没有合适的应对办法。无法及时获得外部信息,管理层很难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如何准确的获得信息就成了目前实现经营管理层智能化的努力方向。
及时获得信息这一要求其实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原始信息的掌握,二是对已掌握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市场供应链来保证。内部信息则是由现有信息系统形成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商业智能技术的大数据分析这两部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分析和关联来保证。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每一部分都相当复杂,但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来看,完全是可实现的。
三、结束语
建设智能化工厂,需要众多学科进行深度交流结合,共同研究进步。而且工厂实现智能化也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今建设智能工厂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顺利改造传统模式,使其像智能化过度。我们要结合时代需求,积极进行创新,早日实现工厂的智能化。
作者单位: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