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推崇民族产业,在深圳大学这几年,我的团队坚持国产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和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并行发展,为大数据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撑,获批‘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助力双创坚实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陈国良说。
9年前,陈国良选择来到深圳。1938年出生的他称“吾虽暮年,壮心犹在”。如今,陈国良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担任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陈国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创建了中国并行算法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是中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
从农民、工人再到行业领头人
“亦工亦农,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陈国良经常用这短短二十四个字概述自己的大半生。
陈国良出生于皖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上大学之前18年都是在家乡劳动生活。1946年,陈国良入读乡村小学。他的启蒙老师陈钟汉对他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教我们要知书达理、和善为人,要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这些让我终身受益。”陈国良说。
1956年,陈国良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并于同年随校迁至西安,最终在西安交通大学完成了学业。1958年,西安交通大学抽调30名学生学习尖端新专业——计算机和自动化。于是,陈国良调到计算数学和计算仪器专业。
1956年到1961年期间,陈国良参与了老师领导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通过对LGP-30的控制器的设计学习,他走进了“数字计算机逻辑设计”这一领域,而这一次“偶遇”,奠定陈国良在一至三代计算机研制工作的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部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创造了火炮数字计算机实验室。
1965年,全军13万科研人员集体转业到地方,陈国良也开始了他在太原785厂的工人生活。“8年的工厂生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何为‘工匠精神’。”陈国良说。1965年到1975年间,他又牵头成功研发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专用和通用数字计算机KD-1。
1973年,陈国良从太原785厂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陈国良看来,大学老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就这样,陈国良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了整整36年。2003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成为“院士里的第一位名师,名师中的第一位院士”。
暮年研究并行算法、超级计算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对陈国良一个很好的形容。陈国良致力于为国产并行计算机的应用推广和基于国产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他对《小康》记者说:“为推广国产并行机应用服务,替振兴民族计算机产业呐喊。”1981年1月,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国良被选为首批国家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系担任访问学者,学习并行算法。归国后,陈国良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数值并行算法的研究。
1995年9月,在陈国良的主持下,科技部与安徽省在合肥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此后,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相继落地武汉、北京、上海、成都,而国产千万亿次并行机超算中心也在天津、深圳等地落地生根。2003年,时年65岁的他增补为中科院院士。
那么,陈国良是如何与深圳结缘的呢?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是陈国良的安徽同乡,在他的力邀之下,2009年为支援鹏城计算机学科建设,年逾70岁的陈国良离开家乡,着手创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出任创院院长。
陈国良的一项主要成就是基于国产龙芯CPU的系列国产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通过机器的研制验证了国产龙芯系列CPU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应用的可行性。从2007年开始,他研制KD50,到2011年主持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基于国产“龙芯3B”八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直至2013年为祝贺深圳大学建校30周年,陈国良院士团队研制了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5万亿次的SD-30。从此,并行算法、超级计算机已经与陈国良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小康》记者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获悉,多年来,陈国良围绕着并行算法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了“算法理论-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应用”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学科体系,提出了“并行机结构-并行算法-并行编程”一体化的并行计算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陈国良还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共20余项,并获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重要贡献奖等称号。所带领的“并行计算相关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编辑/余弘阳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