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明明病”其实是坏习性

作者:⊙纪驭亚
或许大多数人都遭遇过这样的困扰:明明知道减肥不该吃,可还是禁不住美食的诱惑;明明知道早睡对身体好,但就是不想睡;明明知道再不工作就要挨骂了,却停不下上网的手。类似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今,它们被冠上了共同的名字——“明明病”,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明知可为而不为之。

按照不同“病因”,“明明病”被分为4种。

侥幸心:有人想减肥,但看到美食就劝自己“多吃一餐不会胖”,可总这样体重肯定会增加。

  行动力不足:说白了就是“懒”,那些在学习、工作中得过且过者多属此类。

  完美主义:觉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但可能导致拖延,结果明知道要做,却迟迟不愿开展行动。

逆反心:多见于青少年,明知道不该做某些事情,却因父母阻拦而执意要做。

“‘明明病’其实不是疾病,充其量是一种心理障碍。”浙江大学心理系博士后陈树林说,“‘明明病’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如何控制、管理自己的问题,在形成已有习惯、固有思维太过强烈等因素作用下,说服自己改变就会很难。”陈树林说,“明明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断给内心暗示消极心理,“所以,努力改正‘明明病’也就是让积极心理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过程。”

  杭州市七医院精神科主任施剑飞补充,过于热衷讨论“明明病”,寻找共鸣,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当你发现反正大家都一样,在这一精神安慰下,很可能就会更缺少改变的动力。”

(摘自《大河健康报》)

 

颈胀痛,原来是肝脾出问题

为何一紧张就拉肚子

便秘的自我推拿

咽喉肿痛刮颈前

清热消暑,水翁花粉葛薏米煲鲫鱼

温通经脉话艾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