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伦
让线做最适合的延展,延展不够会造成掉磅,延展过度,球线也会失去弹性。
天堂有羽
就像调音,音准很重要。穿线也一样,让线到达准确的延展区间,也非常重要,这就是穿线师的用武之地。当然,前提也要客户提供准确的磅数信息。穿线师就像是客户的伴奏师,客户如果提供一个错误的KEY,那你伴奏得再专业,他都感觉难受。
关于穿线,大致有哪些流派?
杨伦
从穿法来说,有二结与四结的区别,但这种表面上的差异远不足以区分流派。流派一定要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看,比如从手法这个环节看来,我将穿线分为两个流派:不干预派与干预派。
不干预派只讲穿法,不讲手法,穿线速度可以很快,但是掉磅也会很明显。而且因为拍线转角还有横竖交叉位置摩擦力的存在,总会存在一些拉力无法到达与分配不均的地方。所以,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全拍磅数的高度统一,又因为无法对退夹现象有效补偿,只能被动地接受掉磅,而无法主动控制。
干预派既讲穿法又讲手法,能更好地控制磅数不均与掉磅现象。但也存在一些过度干预、矫枉过正、导致拍压过高“穿死球拍”影响体验的情况。
我们推崇适度,且有针对性的干预,除非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时间实在不允许,或球拍与拍线的性能太过一般,或用拍者有特殊要求等,我才会放弃干预。这个放弃看起来简单,但对于穿线技术已经成为肌肉记忆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无奈。
天堂有羽
最典型的是,不干预派——李宁穿线法,以及干预派——张人穿线法。李宁穿线法主要针对赛事开发,张人穿线法则更偏向安全与稳定的拍压性能。因此,流派没有优劣之分,更应该看穿线场合与客户群体。流派与流派之间的差距,远远小于穿线师与穿线师之间的差异。
关于穿线师,欲达到赛事级别应具备哪些长处?
谢俊铭
现在的高级赛事基本被品牌垄断,所以这个级别的穿线师必须做到多面手,适应不同品牌团队的官方要求。即他必须掌握最核心的穿线之“道”,才能变换出面向不同组织的穿线之“术”,去适应不同品牌的穿线团队,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
天堂有羽
歌手可以“一歌走天下”,一首成名曲后到处走穴。穿线师如果也“一法穿天下”,一种穿线法穿所有球拍,就不要说去向更高的赛事舞台,估计连水平高一点的业余球友的球拍都没有办法穿好。
关于球线,什么是掉磅的本质?
杨伦
大部分人理解的掉磅,是指球线未达预定拉力,然后基本上都会归因于穿线技术。实际上,穿线技术只是一个外因,我们更关注的是掉磅的内因,即球线本身的塑性形变。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而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掉磅的本质是塑性形变。如果你不清楚这个本质,一味靠提高拉力,未必能解决拉力丢失的问题。为了减低塑性形变对拉力的影响,球线进行预拉操作是可行的。如果说塑性形变是藏在球线中的“水份”,预拉操作相当于提前把水份给挤出来。同时也要注意,预拉操作会降低球线的韧性(即弹性形变的能力),使得击球拍面过于僵硬,所以要注意控制强度,一旦超过球线的屈服点,就会过犹不及。
天堂有羽
球线的弹性与塑性是一体两面,如影随从。在此之前的凯芙拉材料做的球线,塑性极低,从这一面看,应该会是一条有革命意义的球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弹性也极低,硬到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对于塑性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并且更好地控制弹性塑性之间的比率。
关于认证,这次我增加了一些壁球的环节,能否通过对比网球、羽球、壁球之间的区别,让羽毛球得到一些借鉴?
张大勇
就一次完整的击球过程而言,网、羽、壁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球的碰撞次数。羽毛球是一次(拍击),网球与壁球除了截击外,就是网球两次(拍击+触地)与壁球三次(拍击+触壁+触地)。碰撞的次数越多,能量的损失就越大。
能量损失越大,则意味着球拍越省力越好。众所周知,弹性越好越省力,在这一点上,越相对低磅越好。
所以,能量损失与张力趋势呈反比。能量损失最小的羽毛球,越是高水平,越偏向高张力;能量损失最大的壁球则刚好相反,越是高手,球拍越追求低张力。
这里用张力,不说磅数,是因为材料的更新换代,特别是聚酯球线的发展,低磅数也可以提供高张力。网球最近这些年球员的磅数稳中有降,但其实他们对张力的要求并没减低,在这一点上壁球也有类似的现象。而羽毛球线因为材料相对单一,所以在磅数这个问题上没有外部性。在现在的尼龙材料的系统里,只能通过升高磅数来提升张力。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球头。网、羽、壁中球头最软的是壁球,最硬的是羽毛球。击球也是一个追求力量共振的过程,共振的前提是谐频,软球头对软拍面,硬球头对硬拍面,壁球拍低磅,羽毛球拍高磅,也可以这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