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蔡赟
前中国羽毛球队队长,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双冠军。2016年6月,蔡赟正式离开国家队。淡出赛场后,蔡赟团队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和蔡赟聊羽毛球”,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与球迷互动,并积极参与推广羽毛球运动。
湖南队的师兄杨康老师在国家队担任女双陪练多年,是葛菲、顾俊的人肉杀球机。退役后,他从事业余教学多年,手里那些十五六岁的小朋友,从小一路学球也都有大约十年的光景,水平已在很多业余高手之上。但只要上课,杨老师仍旧是平高球对拉10分钟开场。
打球的人都知道,平高球对拉令我们苦不堪言,又费体力又费线。很多人也不理解,为什么从小打基础就练的东西,到了国家队还是练这个?
实际上,国家队的训练内容并没有存在很多高精尖的元素,只是一种基础模式的拓展。平高球作为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它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重视构建基础能力
很多爱好者总说自己的技术这里差、那里差,却很难有人真正重视基础能力的建立。
业余球友中,有人谈到周天成的平高球。平心而论,业余爱好者中能接好周天成两拍平高球的人是非常少的,即便是杨老师那些十五六岁的娃,三两拍之内也必然被压出问题。可见我们苦练羽毛球多年,却连最简单的高球都接不好。
因此,杨老师作为基层教练,重视平高球训练是内行的表现。最普通的平高球对拉能让球员做到两个到位:一是回球到位,二是移动到位,这也是建立实战能力的基本要求。说白了,业余爱好者最怕的就是“到位”二字。遇到“高手”,自己很容易不到位,而高手并没有什么高招,也就只会不断地到位而已。
我说的高手,便是杨老师的那些娃们。虽然他们球的内容尚处于胸无点墨阶段,但仅靠这两个到位,大部分成年人这辈子也赢不了他们。
增强平高球回位能力的方法
羽毛球训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对球的控制能力。比如说,我们安排两名球员对拉,一个是平高球,一个是高远球,两者弧度不同。相对来说,接平高球回高远球比较困难一些,因为平高来球到我们击球点时,球头并不完全朝斜下方向,想打出高弧度回球,必须拿点更高更前,也就是迎球动作要更充分和提前一些。
一般的练习回位就是垫步防重复的动作,大致1米多的距离。为了增强前后移动的接球能力,我们可以要求击球后向前跑三步还原,就会回到前半场的位置。如果能在这个位置起动也不怕别人压你后场,就会非常有利于抢网。
林丹在后期向反击打法转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站位的前移,他的这个转变首先依托于扎实的基础能力。
左右连续接后场球也是爱好者的难点,不妨通过练习不同还原点的两侧移动来加强。除了常规的回中起动,再加上从两个半区的中间位起动,使两侧的移动距离超级不对称,从而提高非常规位置起动接球的能力,因为在实战中一定会出现位置被打乱情况。 这次,我们浅谈了平高球的作用和一些训练手段,希望大家能有收获。最后送上作家刘瑜的两段话:“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我一个剩女朋友在恋爱屡屡碰壁后说:其实,彻底绝望还挺难的。”
由于看不到问题,或者觉得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所以屡屡碰壁,却又永远不彻底绝望,大概就是很多羽毛球痴迷者走过的路吧。不如先抛开诸如意识、连贯之类的高级货不谈,静下心来练一手可靠的平高球,岂非退而结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