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投资者报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作者:《投资者报》记者 张诗雨
在基金公司看来,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当前A股市场持续走低,也令公募基金的业绩受到冲击,不但偏股型基金大面积亏损,新基金发行数量也大幅减少。在此情形下,股基和混基规模持续缩减,甚至不及10年前。

对于一定程度“靠天吃饭”的基金业来说,该如何应对大盘不景气的局面,是否会调整仓位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大盘低迷,不乏有投资医药、消费等行业的基金今年获得较好收益。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后续是否会以防御性投资为主?

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以寻求答案。

大面积亏损

截至7月12日,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近14%,上证指数甚至重回3000点以下,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记者对Wind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尽管有80%的主动管理类股票型基金近6个月跑赢大盘,但在大势低迷的情况下,亏损比例仍高达93%。

其中,跌幅明显的股基包括富国城镇发展、嘉实环保低碳、汇添富环保行业、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等,上述基金分别在近6个月亏损30%、29%、25%、24%。由此可见,投资房地产、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基金成为重灾区。

偏股混合型基金情况甚至更糟,Wind数据显示,近6个月来,95%的偏股混合基金亏损。甚至去年年收益超40%的明星基金,如交银稳健配置混合、前海开源沪港创新、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农银汇理主题轮动,近6个月亏损幅度均超过15%。

在偏股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减缓了相关产品的发行。以认购起始日计算,目前6月新成立的产品仅有24只,较今年前5个月平均水平的62只大幅下降。进入7月后,情况也并未好转,除了战略配售基金,仅有11只新基金发行。

不仅新发基金数量减少,眼见市场不景气,投资人纷纷选择“用脚投票”,存续权益类基金规模也在明显缩小。天相投顾统计显示,其所观测的4632只权益类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总规模为1.9万亿元,比一季度末缩水1415亿元,缩水7%;相较2017年末缩水2795亿元,缩水幅度达13%。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退回到10年前,在2007年末时,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97万亿元;而截至2018年5月末,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不足2.5万亿元。

仍被行业重视

股基规模为何未有明显成长、不进反退?照理说,选股能力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仅以规模来看,股基甚至不像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主流产品。

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偏股基金规模的多寡,可以说是七分靠天时,三分靠自身。2007年上证综指曾超过6000点,但现在,10年过去,沪综指反而不足3000点。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除2008年跌幅较大,2009年至今,从666点升至2798点。国内偏股基金的规模变化,也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尽管近期A股走低,对于其后续走势和权益类基金的发展,也有基金公司表达了乐观态度。

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7月6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关税正式开征,贸易争端的阶段性发展其实已经明显好于先前预期,我们认为,短期悲观的市场情绪或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预计市场会出现阶段性反弹机会,反弹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交易层面的因素,即投资者已经普遍下调的仓位以及悲观情绪的释放。”

在该基金公司看来,A股市场的下跌正在逐步消化风险,预计后续市场对这些不确定性将逐步习以为常,市场的核心矛盾有望回归基本面。A股出现转机仍需等待主要宏观变量发生变化。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在股基普遍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业绩为正的权益类基金也是依靠轻股票的配置方法获得,另有一些则是依靠加码固收产品,躲过了市场的冲击。有数据显示,到了6月,债基发行开始回暖。在6月新成立的24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21只,总募集份额达到272.09亿份,占当月总募集规模的比例高达94.54%,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

对于近期是否会转向倚重债券基金,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权益类产品投资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权益类产品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历史数据显示,从长期看,权益类资产是投资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的资产配置,应该提高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重,因为如果资产组合希望获取超额收益,就必须依靠权益类产品提高收益水平。

虽说偏股型基金普遍亏损,但也有个别产品近期获得超额回报。如中海医疗保健、上投摩根医疗健康、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其近6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8%、17%、13%。对此,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短期内防御性投资仍是主基调,配置医药、消费等偏防御性板块不失为良策。■

 

80后总裁刘元瑞履职半年后长江证券烙上重专业、重投研的印记

第一创业高管大换血 年轻女掌门王芳接棒老将钱龙海

多次赔付型重疾险渐成主流四条购买攻略不容忽视

信托两大王牌政信和地产风险严控2018年“穿透式”监管不断增强

真出“内鬼”还是另有隐情?茅台农商行监事以IPO之名融资

马上消费金融商品贷门店或成短板未来增长点难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