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剧照
《偶滴神啊》剧照
《护垫侠》剧照(法新社供图)
《午餐盒》剧照《护垫侠》
导演:R.巴尔金
主演:阿克谢·库玛尔/拉迪卡·艾普特
年份:2018
《护垫侠》是一部视角独特的电影,选材取自真实的故事。电影开始于丈夫某天发现妻子把一块很脏的破布藏在自己的纱丽下,而这块破布就是妻子生理期间的卫生用品。由于正规的卫生巾一包需要55卢比,这对连牛奶也买不起的家庭来说太过昂贵。于是丈夫便萌生了自己研发卫生巾的想法。这一行为遭到同村人包括妻子本人的质疑与反对,不过丈夫顶着压力最终生产出了只要2卢布的廉价卫生巾,解决了妻子与更多女性的问题。电影中丈夫的原型便是印度的“卫生巾之父”阿鲁纳恰拉姆。
经期的卫生问题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很大,印度的一些女性只能使用重复利用的碎布条解决问题。更严重的还有道德歧视,月经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不洁的事物,来月经的人被认为是遭受了诅咒。印度还存在有月事棚,生理期间的女性只可以待在被隔离的棚子内,她们也被拒绝出入寺庙、学校这些地方。
《护垫侠》这部影片戳中了这样一个社会痛点,成为为女性发声的一部影片。印度人还因此在网络上发起了“卫生巾挑战”的运动,明星们拿着卫生巾在推特上发自拍照,以此来解除月经禁忌并推广正确的经期护理方法。这部电影预计在9月于中国上映。
《起跑线》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主演: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
年份:2017
《起跑线》很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它关注的是当代印度的教育问题。阶层分化与固化在印度日趋严重,影片中将印度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人,上等人的孩子将仍是上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则难以摆脱下等人的命运。教育成为保住阶层甚至实现阶层涌动的可见方法。
与中国家长类似,片中的中产阶级家庭为了能将孩子送入优质学校使用了各种方法。影片用荒诞的手法对家长的行为加以夸大。为了争夺教育资源,他们举家搬入了昂贵的学区房,企图通过扮演上流社会的角色进入学校。在学校的家长面试环节失败之后,他们又得知名校为了照顾贫困家庭有抽签入学的政策,便举家搬到了贫民窟。在影片中孩子的母亲反复强调,如果女儿进不了好的学校便会自甘堕落。
这部片子不但反映了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同时显示了中产阶级人群的焦虑。这似乎成为全球化、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一种普遍社会趋势。上升渠道逐渐关闭,阶层差异拉大,人们丧失了对另外一种生活可能的想象。
《午餐盒》
导演:赖舒·彼查
主演:伊尔凡·可汗/尼拉特·考尔
年份:2013
《午餐盒》以一次偶然的错误揭开了孟买城市生活的一角。孟买面向阿拉伯海,是印度的最大海港,也是印度人口第二多的城市,超过2000万的人生活在这里。这使得孟买的房价高居不下,在世界大都市中一直位列前十。工薪阶层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电影中的主角们便属于这样的群体。专职妻子伊拉每天中午都要给工作的丈夫做便当,并由快递员送到公司。但某次由于送餐的失误,便当被误传到了男主手中。男主是一个即将退休的会计,沉默寡言。当时的伊拉也与丈夫婚姻寡淡,这次的错误使得伊拉与男主成为朋友。他们通过午餐盒互相通信,产生了情感。
有意思的是,《午餐盒》引出了孟买独特的送餐系统与婚姻关系。孟买是个很大的城市,人们往往要横跨30多公里去上班,中午不回家。是否能吃上妻子做的午饭对印度男人来说是尊严问题。送走丈夫后,妻子的一上午时间基本都在做饭。中午时分,送餐员便会从各家太太手上取走菜肴,在饭点准时送到丈夫们的工位上。由于送餐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餐盒上没有繁琐的文字,他们通过字母和颜色来确定送达的车站、楼层甚至工位。
片中的伊拉尽管拥有家庭,但生活并不幸福,她缺乏自我,丈夫对她的关心也早已麻木。而男主一辈子工作勤恳,但没什么朋友,在庞大的城市里形单影只。孟买走在了印度现代化的前沿,而城市的孤独与隔绝也随之而来。
《偶滴神啊》
导演:乌梅什·舒赫拉
主演:帕莱什·拉瓦尔/阿克谢·库玛尔/欧姆·普瑞
年份:2012
印度是一个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国家,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角色。无论在哪里,他们相识交友都会询问彼此的宗教信仰。印度的宗教教派构成复杂,相互之间也存在冲突。电影《帕德玛瓦特》曾因在讲述历史故事时涉入宗教争议内容,在印度引发了一场暴乱,300名妇女威胁法院允许她们合法自杀。
《偶滴神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却拍摄了一部“出格”的宗教电影。影片讲述了售卖佛像的古董商人坎杰的故事。他是一个无神论者,把佛像仅仅视为玩具与挣钱的工具。在某个祭祀仪式上坎杰当众开了神的玩笑,被教派头目警告会遭到报应。
而紧接着的地震就摧毁了坎杰的店铺,一无所有的坎杰便把神告上了法庭。而代表神出席的则是那些借助神灵名义四处捞金的教派头目。导演用调侃的方式直指了印度的宗教腐败。
在教派对立、矛盾时有发生的宗教环境中,导演也善意地提出了宗教是因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人因为宗教存在。影片中的神灵本人则幻化成了人形,隐藏身份来帮助坎杰并改变了他对宗教的看法。导演相对中和地在结尾指出:“你有信仰,便不再需要宗教。”
《早安,孟买》剧照(法新社供图)《早安,孟买》
导演:米拉·奈尔
主演:沙菲德·赛义德
年份:1988
提起贫民窟,人们更容易想到英国拍摄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片中宣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不同的是,《早安,孟买》这部由印度本土导演执导的片子却充满晦暗的色调。片中的11岁印度少年来自乡下,因为意气之争他烧毁了哥哥的单车,并因此被妈妈赶出家门,要求男孩赚够500卢比才能回家。于是男孩来到孟买寻找赚钱机会。片子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贫民窟的生活。
孟买被称为印度的皇后,繁华的海滨大道则是皇后的项链。但与此同时孟买共有2000座大小不一的贫民窟,达哈维贫民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在占地不到2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清华大学的面积上居住着近百万居民。影片中低矮简陋的屋棚、满绕着苍蝇的摊贩、破烂的衣服与街道揭示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片中因为吸毒过量而死去的瘾君子只能被街童用门板抬出来,而小女孩则因为妈妈是妓女,被政府接管监护权,剥夺了与母亲生活的权利。
作为后殖民社会的产物,贫民窟在印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政府开始着手改善这里的条件。而具有隐喻意义的是,近年来贫民窟旅游热的兴起使得这里成为外来者乐于观看的独特景观。影片最终以象神节的庆贺场景结尾,数百人抬着神像上街狂欢。这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人物淹没在人潮之中,而男孩直到最后也没有赚到500卢比。
《季风婚宴》剧照(法新社供图)
《季风婚宴》
导演:米拉·奈尔
主演:纳萨鲁丁·沙/莎法丽·什提
年份:2001
印度女性导演米拉·奈尔早期以拍摄纪录片起步,凭借着这部《季风婚宴》,她摘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米拉·奈尔拍摄的大量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使得她成为印度电影在西方的标志人物。
《季风婚宴》围绕着印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展开,父亲拉里特为女儿选定了留学归来的富商儿子作为丈夫,并打算为其策划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是印度人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最重大的仪式。甚至从女儿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开始为女儿积蓄嫁妆,有的家庭甚至会借债,仅为举办一场婚礼。
女儿在婚前从未见过未婚夫,她与在电视台做主持人的有妇之夫是情人。围绕着这场婚礼,家庭成员间展开了复杂的纠缠。
导演通过婚礼展现了全球化浪潮下印度保持民族独特性与适应现代化之间的矛盾。电影中的家庭成员有过出国经历,新娘阿迪特也不是传统的大家闺秀。但父母仍然施行包办婚姻,新娘也并未激进反抗,而是顺从家长意愿准备嫁人。如同影片中展现的一样,全球化为印度带来了更多的矛盾。统治硅谷的软件大国与很多只有2G信号的落后土地,反差巨大但又和谐共存,这大概也是印度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