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本上出现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迷,那种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的体验,我曾以为那只是诗人的遐想。而在高黎贡山,我有幸有了这种诗一般的体验。
走进高黎贡
2017年1月12日上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厅、中山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经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为期10年研究,最终确定分布在云南省高黎贡山附近的一种长臂猿为新物种,并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或“天行长臂猿”)。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国内的种群数量不足200只。确定天行长臂猿为新物种的研究人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范朋飞建议,其受威胁等级至少是“濒危”。据研究者初步判断,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主要分布于怒江与伊洛瓦底江之间的中缅交界地区。
一次次地擦肩而过,直到这个春夏之交才终于有机会来到期盼已久的自然胜地—高黎贡山。在全世界生物学家眼里,高黎贡无疑是个宝藏,这里素有“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的美称。这段南北狭长、跨越中缅边境的山脉远离城市,亚热带丛林、峡谷,远近闻名的大树杜鹃,还有终年不化的雪峰。高黎贡山的四季被巨大的垂直海拔落差同时浓缩在一条山脉里,给生命提供了许多可能。到现在为止,在这里被记录的植物超过5000种,兽类超过200种,而研究者们几乎每一年都有新发现。
白眉长臂猿是仅次于黑猩猩的进化最完善的灵长类树栖臂行性动物,运动速度极快,在茂密的树林中很容易脱离视线,始终保持着很大的神秘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头衔足以说明它们的极度濒危。枭目大蚕蛾
长臂猿的“白眉毛”十分明显,但是所谓“白眉大侠”的称号却还因为它们在森林树冠层的身手不凡。
孟加拉湾充足的水汽每年在4月份开始来到这里,雨季的来临是让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重现活力的机会。
花豹盛蛱蝶保护区的护林员是最熟悉它们的人。常年在山林中追逐和观察它们不仅艰辛而且也充满了各种危险,即使是最熟悉它们的人,想要在大片山林中找到它们的位置也并非易事。翠蓝眼蛱蝶
斑蝉属
终见大侠
伴随着哗哗的水声,隐约听到一种幽远绵长而低沉的哨音,起伏着,像是风一样穿过森林。还在恍惚之中,就听到有人喊:“长臂猿……”是长臂猿在叫。在不远处的石台阶上一个看上去身材清瘦的护林员快步迈向进入森林的路口。
一连串的“呜……喔……”鸣叫声,抑扬顿挫地回荡在不远处的森林中,仿佛是最原始、最野性的呼唤,激起了我潜藏在内心的本能愉悦,真是美妙之极!一边朝着猿声传过来的方向奔跑,一边寻找着脚下几乎看不见的路。猿声越来越近,我顾不得看路,抓扶着一根根树干顺着山坡往下冲。不远处的几棵巨树间,传来枝叶折断晃动的嘈杂声。不是一只,是长臂猿一家!我连钻带跳地穿过一片密林之后,巨树的树冠让林下变得豁然开朗。
森林又瞬间安静,竖起的耳朵在这里比眼睛更有用,几十米高的树冠下面,有一片红色果实的植物间传过来轻微的声音,举目看过去,满眼的枝叶令人无法聚焦。通过长焦镜头,终于发现就在那片有果实的地方,一只黄褐色的雌猿一只手臂吊着抓住树枝,另一只手在摘果实往嘴里送……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响起,定睛一看,雌猿怀里还有一只幼猿,这个场景仿若完美的画。正在此时,“呜……喔……”的鸣叫声又在侧面头顶上方响起,原来是这个家庭的雄猿。黑褐色的身体快速滑过树枝,连续的跳跃像是高空杂技表演,惊叹不已的我甚至忘了手里的相机!它每一次树枝间远远的跳跃看起来都充满了惊险,但对于“白臂大侠”来说这只是它们稀松平常的晨练。蚕蛾科的物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蛾眉”,这种仙风道骨的造型是天造地设的,着实令人赞叹。
由于有了充足的雨水积蓄,缅甸树蛙也选择在这个季节繁殖下一代,它们身体的拟态保护色堪称绝佳。
苔藓几乎包裹住了树木的大小树枝,它们附生在各类植物上,因此也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
徒步行进在树林间,内在的各种感官知觉和力量会被调动起来,这是我们身体之中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看着白眉大侠一家再次消失在森林中,久久站在原地,感觉身体已经略微僵硬发麻。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发现自己停止了按下快门……不希望快门声打扰到这一刻的宁静正是我内心的想法。让眼睛离开相机的取景窗,整片树林立刻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