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市场观察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与应对策略

作者:文|杨寓涵[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国家在养老产业、养老金融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养老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文章总结了我国养老金融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际经验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银发浪潮”袭来,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剧增,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与社会化进程不符,运行效率偏低,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解决这一问题远远不够。为此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主体,养老金融应运而生。但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发达国家构建了完善的养老体系,合理引导老年群体投资,扶持养老产业金融。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分析

一是政策限制金融供给,我国养老体系中,由于基本养老金缴纳比例较高,且缺少税收优惠激励,导致参保人有限。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至2017年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12093亿元,占基本养老金的28%,对于参保职工养老保障作用有限[1]。二是观念和产品缺乏创新性。养老金融产品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虽然银行、保险及基金等机构已经认识到养老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陆续开发出相关产品,但产品同质化明显,缺乏长期计划,偏离了老年人的需求,不但造成金融资源浪费,且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影响居民养老目标的实现。三是资本参与意愿不足。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中尚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由于营利性不稳定,导致参与者的意愿并不强烈。虽然部分地方政府设置了专项扶持基金,探索PPP模式,但就落实效果看,成效并不显著。

养老金融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之所以借鉴国际经验,是当前发达国家资本世行稳定,种类多,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加上发达市场稳定,能够照顾到多元化养老需求,催生了很多新业态,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详细来说:首先构建科学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如美国,第一支柱为基本保障,控制在30%~40%,第二、三支柱则控制在40%~50%,保障国民能够具备稳定的收入。此外,良好的养老资金管理是体系运行的重中之重。就国际经验来看,规模庞大的养老金主要源于管理行业。通过合理的投资,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还能够实现养老资金保值增值。

其次产品丰富,在老龄化刺激下,发达国家多开辟了多样化产品,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服务。如日本金融部门根据群体需求,开展类别齐全、与年金相关的年金顾问咨询、资产管理等,且开发了遗嘱信托等新型养老产品[2]。可见日本提供的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老年人需求,以此来稳固老年人群体。

最后渠道畅通,发达国家养老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涉及内容丰富,还具有畅通的融资渠道,除了常规的信贷、IPO、债券融资外,还开辟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私募基金等。如美国著名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团收购了养老社区运营商,成为当地第12养老拥有者,为养老金融快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养老金融创新发展策略

3.1重构养老金体系

面对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现有老年劳动收入等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为此重构我国养老金体系,通过对养老金进行有效投资,实现对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群体的收入,为其万年提供保障。在实践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分离,改变原有混账管理的不足之处,确保各个账户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将分离后的社会统筹作为第一支柱,通过现收现付的方式实现对资产在分配,实现预期目标。同时,要积极拓展第二支柱养老金,立足于第二支柱特点与性质,将个人账户通过划拨方式,并入到养老金账户,以此来扩大养老范围[3]。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型养老金发展,拓展养老金渠道。对于养老金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美国IRA计划,采取税收优惠方式鼓励老年人进行储蓄,减轻国家的养老压力。

3.2引导市场投资

从本质上来看,养老金就是长期机构投资者,通过完善的养老金体系,能够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推动资本市场持续性发展。故政府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尽快完善与养老金筹集、运行的法律体系,探索养老金与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形态的有机整合,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针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有效引导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改变养老观念,使得老年人能够认识到养老重要性,并通过储蓄、证券及保险等方式积攒养老财富,提高自身养老保障水平。

3.3创新养老服务金融

现有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缺乏创新性,金融机构要学习国际经验,深度挖掘不同群体老年养老金融潜在需求,加强该方面理论研究,旨在提高产品创新性、针对性。同时,还要丰富产品类别,除了储蓄、保险外,还逐步开展养老理财、遗嘱等新业务,满足养老群体实际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有效性,还能够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将上述措施整合到一起,能够推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建忠.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障碍及其突破——基于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视角[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05):61-66.

[2]陈华,王晓.养老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党政论坛,2017(10):32-34.

[3]洪崎.发达国家发展养老金融的经验做法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6(36):30-31.

作者简介:

杨寓涵(1987年—)女,汉族,博士,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片仔癀精彩诠释中国自主品牌

中邮展鸿挂牌新三板 发力布局新零售业态

天雄新材挂牌新三板:信息化、智能化引领行业发展

昊昌精梳挂牌新三板:凝聚人才 规范发展 打造百年品牌

沪港科技挂牌新三板:推进中国能源互联网事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