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健身气功

“一带一路”视域下 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研究

作者:文 北京体育大学 韩晓明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1、传承本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

“一带一路”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对于沿线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开放包容、公平正义的国际平台。健身气功作为我国蕴含深厚文化属性和民族特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推进“一带一路”健身气功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本国、本民族应深刻研习并传承富含文化内涵的健身气功,充分肯定其文化价值,做到功法实践和文化理论齐发展。促进本土文化发展和繁荣,提炼文化精髓,构建健身气功文化体系,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健身气功以体现出中国爱好和平、顺其自然的中庸处世之道。同时也利于构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

2、促进文化交融,建立文化共同体

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的重大转折期,“文化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心相通”的实现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聚集区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便诞生于此,其中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由此散射至世界各个角落。因此,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将健身气功的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向世人展示中华优秀文明,营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沿线国家包容与共的人文格局;另一方面加强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分享本国文化资源的同时学习各国优秀文化,从中吸收文化精华。利用跨文化传播将沿线国家历史文化和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联结为一体,传递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东方价值观,为深化经贸合作奠定人文基础,夯实沿线国家间全面合作的根基。

3、担当外交官,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

体育项目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已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为各国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枢纽作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小球转动大球”,便是体育外交的成功典范。通过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形式,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进程,为两国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导的世界舞台,健身气功具有政治色彩淡、文化属性浓、传播阻力小、受众群体广等优势特征,通过柔缓圆匀的肢体运动达到文化传播和文化认同目的,即是对本国体育文化的宣传,同样也是对单一竞技体育的补充与建设,从而为构建健身气功产业化提供文化内容支撑和项目支持,为国际经济发展发挥“润滑剂”和“黏合剂”作用,为沿线“六大经济走廊”经贸往来提供新思路、优化空间布局以及开辟国际化市场。二、“一带一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内容存在的问题

1、“文化不对称”现象阻碍了健身气功国际化脚步

沿线国家差异性的文化体系、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社会背景和锻炼形式,导致了各国人民对体育运动认识观念甚至习练方式都不同,尤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健身气功,虽然动作简单,但功法机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国外群体则是“高深莫测”。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实施初期,需要找到符合沿线各国的“共性文化”,以此为媒介基础,促进文化交流。健身气功追求修身养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动作方面讲究“意、气、形”三者协调配合以及神形兼备的形态特征,呼吸方面强调动作为呼吸而服务,意念强调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相比西方体育,健身气功是一种柔和、匀称、和谐的整体习练体系。而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更高、更快、更强”西方体育则强调力量、速度、爆发力等练习,主张在量和强度的形式获取运动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能够针对性克服沿线国家“文化不对称”现象,让健身气功与沿线国家文化产生共鸣,从而让国外受众群体了解、认识、接受健身气功,这将是文化差异下传播内容难以本土化的困境与挑战。

2、重技术,轻理论,导致健身气功“走出去,走不进去”现象

“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提出为健身气功“走出去”创造了国际化传播平台,虽然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已延伸至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传播过程中多停留在功法技术传播层面,且以“易五六八”四套功法为主要内容,其机理和文化内涵则相对较少。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动作规格、演练方式,还应结合中国传统健康理念以及健身气功蕴含的文化内涵。做到功法技术与理论文化并重,以功法练习的独特运动形式展现内敛、和谐的中华精神和文化,同时以中国文化内涵滋养和丰富功法体系,彰显中国“和、合”的思想观念,为健身气功在沿线国家“走进去”的深度传播提供本土生根的机会。

3、健身气功传播内容主观性较强,缺乏“国别性”教材

在健身气功传播内容选择上缺乏针对性,缺乏基于受众自身研究的内容选择。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教材水平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和传播效果。健身气功对外教学与传播过程中,教材本土化程度不高,现有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对现有教材的具体内容、语种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表现在“国别化”教材较少,国别化不仅仅指不同语言版本的教材,而是针对不同国家群体的文化特征和学习者对于健身气功的兴趣、需求,研发具有以中国文化为主要特征,以地域化、国别化文化为补充内容的本土化、国别化教材。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身气功传播内容的构建

1、构建共性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枢纽。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应进行统一化传播内容,在尊重沿线国家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避免宗教冲突的提前下,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精髓,又要寻找与中华文化相近的合作点。在相互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采取具有“温和、间接和隐性”特征的健身气功作为具体内容。深入沿线国家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文化体系进行研究,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选择个性化健身气功功法内容,充分表达健身气功蕴含的文化价值,互学互鉴,继而使健身气功担任起开放包容的国家文化形象。充当沿线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交流的“先行官”,促进健身气功的“体育文化外交”融入到各国共性文化中,最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以健身气功的共性文化为基础,相互了解、政治互信、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实现健身气功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2、技术内容为主,文化内容为道

一方面,重视健身气功功法技术内容的选择。根据受众群体接受程度、行为特征及社会文化差异,对技术内容作出针对性选择,进行广泛化的横向传播。还可组织以技术比赛为形式的健身气功精品赛事,充分发挥技术作用,提高健身气功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如针对佛教国家地区,可开展与其文化渊源相近的“健身气功·易筋经”赛事。另一方面,应以健身气功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为核心,阐述肢体运动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和东方思想,促进健身气功纵向的深度传播。最终形成以健身气功功法为载体,以技术推广和传播为媒介,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健身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科学的国际化观念,将健身气功承载的东方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融入到“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过程之中,传播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增进沿线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消除外界对外来文化的质疑和误解,实现健身气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的过渡。

3、加强“柔性”传播,创新“国别性”教材

相比传统时代的“硬性给予,被动接受”局面。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根据自我喜好做出主观性选择,因此在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播者对受众的“单向传播”还应该加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基于传播内容的反馈之后的“双向传播”。跳出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不仅看到健身气功的优势、功效,还应结合沿线各国受众的实际需求以及各国优秀文化,让受众可以在较为柔和的状态下全面系统的认识我国健身气功及其文化内涵。让诸国真切感受友爱和平的国家形象,促进文化认同。创新教材,首先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对受众群体文化信仰、语言环境及心理倾向进行全面调查,为个性化教材创编提供保障。其次,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受众,健身气功教材内容应适当体现国家之间贴近或共性文化,寻找无差别的价值观念。再次,加强健身气功教材的普世性,并非削弱教材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效应,而是使更多的受众从共同情感和共同观念下了解、认识中国,扩大健身气功教材对于国际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在“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实施过程中,健身气功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既面临着传承本土文化,塑造本国形象,促进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文化不对称”现象,重技术、轻理论以及“国别性”教材缺失的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内容的构建,应以“文化共同体”为导向,加强沿线各国文化交流,构建共性文化;以功法技术内容为载体,以中华文化内容为支撑,实现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的战略目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身气功“柔性”双面传播,创新“国别化”教材。

 

2018年首期中国健身气功名家大讲堂开讲

内蒙古:第三届全区百县健身气功交流比赛隆重开幕

“一带一路”视域下 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研究

编制健身气功运动处方之浅见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习惯性错误及纠正方法

认识丹田 学好收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