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决策探索

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

作者: 文/卢丹妮
新常态下,如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城市的科学转型与升级,是摆在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还需从多个方面着手,拓展城市规划的新空间,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革新。鉴于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推动我国城市的不断转型与升级。

一、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所谓新常态,指新形势引导下的新增长、新变化、新发展。在新常态下,要求城市规划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以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为根基,保障社会生产、群众生活、经济体系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规划工作,为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优化环境,为群众所需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持。

(一)机遇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大数据技术为国内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由此所构建的智慧城市体系将逐步覆盖全国,成为社会生产、群众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常态下,大数据技术也将助力城市规划工作,促使其逐步提升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产业主力,为适应这一形势,城市还需加快转移主导产业,在实现各产业的协调、配合,保障经济的良性、稳定增长的同时,缩小城市间的差距。为此,城市规划也应结合城市的实情,以技术发展为立足点,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此外,大众也要参与到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来,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目标也需加以调整,应突出群众意愿,整合一切资源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政府部门也应强调群众的权益,在城市规划中积极参考和借鉴群众意见。

(二)挑战

新常态带给城市规划的不仅是机遇,还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就新常态下国内城市发展特点而言,城市发展的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会面临两大严峻挑战:一是对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改革的意义过分夸大。若过分夸大城市规划的改革,将会过分否定过去城市规划所取得的成就,导致城市规划变革之中缺乏实践的标准与参照。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也在渐进性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改革中,切忌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要认识到过去城市规划中的优势,依循“拿来主义”的原则推进变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持续发挥传统城市规划的优势,同时,不断改善和创新,更好地应对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二是忽视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机遇,以及发生的新变化。部分人认识不到变革的价值,也未看到新常态对城市规划工作带来的诸多新机遇,过分执着于过去,如此会导致城市规划与改革失去相应的意义,难以树立科学的变革理念,也无法全面发挥城市规划的优势。

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

为使城市发展重新焕发生机,缓解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压力和弊端,要求城市规划必须不断拓展新空间、新领域,以便实现城市有效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好环境、人口、资源、能源与城市建设体量等相互之间的矛盾。

(一)积极开发存量空间

有学者认为:存量空间的开发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承载力的巨大“金矿”。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拓展,还应对准存量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当前城市规划中,仍存在诸多工业仓储等低效用地,还需加强此类空间的二次开发,促进城市内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其次,着力改善弱势群体居住空间,包括棚户区、城中村等。这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城市规划的引领,通过居住专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再次,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依据人均用地不少于0.2m2的要求,分区、分级规划和改造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此外,还应着力加强历史文化遗址及地段的保护性更新,凸显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最后,还应以高铁、地铁建设等作为契机,积极拓展枢纽、站点空间。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就交通方式的变化所引发的城市空间重组进行科学引导。

(二)着力开辟乡村空间

解决城市问题,关键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城市规划新空间,可面向乡村拓展。一方面,应着力加强村镇布局与规划。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缩减,部分自然村难以避免地消失,因此,乡村还应在人口“有序收缩”的条件下达到综合、协调发展的目的,可借助于城乡规划的引领,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差异化的规划政策加以引导,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应加强区域总体规划。乡村发展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为此,针对乡村人口、空间引导必须依循其发展规律进行。结合乡村人口、发展各基本要素,加强乡村总体规划,促进区域发展,优化乡村聚落空间,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三)不断创建虚拟新空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虚拟空间不断延伸和拓展,成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的新空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诸多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跨界思维的生长,体验式思维融入各个领域、每个细节之中,刺激了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引发了行业间边界的模糊。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着力拓展虚拟新空间,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引发城市规划的变革,转变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城市规划中,应树立时代精神,在规划方法、思路方面不断创新思维,可借助大数据技术、云平台等,构建起完善的城市规划网络,实现多规的有机融合、城乡规划的科学评估、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模型的构建研究、交通虚拟仿真与市民互动参与,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高效性。

(四)注重维护原生自然空间

如今,绿色、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也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基本走向。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还应注重维护原生的自然生态空间,注重绿色生态的规划,将如何更好地适应生态变化纳入城市规划工作中来,促进绿色环保建筑、能源保护等项目的推进,对于城乡规划中,空间形态的规划、功能的布局、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均应全面考虑到土地、人口、能源、资源、气候等诸多因素,引领未来城市规划的潮流。一方面,应注重生态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推动绿色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着力宣传节能环保理念,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另一方面,应推进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应优先考虑雨水,借助于自然力量的排水,构建起自然储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此外,还应加强黑臭河道的整治力度,着力促进滨水空间的规划、布设。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面对新常态,城市规划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诸多挑战,因此,城市规划工作亟待改革。为此,还需从学术、技术与方法等多重角度加以研究,拓展城市规划的新空间、新领域。对于城市规划从业者而言,应始终坚守多元化规划理念,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应用新兴科学技术,使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为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

 

“两大终结”与“两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

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提升河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问题研究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四个河南”建设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若干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