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决策探索

留学生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作者: 文/房兴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全球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而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升温,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希望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以便尽快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这些留学生即使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会在交际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好汉语。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一、跨文化交际现状的特点

当前,随着来华的留学生不断增多,对留学生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便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笔者进行相关研究与调查后,发现当下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留学生的跨文化角色的互动能力较好。留学生来华学习主要是喜欢我国的文化,喜欢汉语,他们对与中国人进行交往具有强烈的意愿。大部分的留学生都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流,他们对与中国人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具有强烈的兴趣,这为培养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奠定了基础。

其次,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互动能力较弱。这主要表现在留学生使用汉语的交际能力不强。由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刚开始所接触的问题较为容易也较为实际,比如问路、买东西等等,随着学习的深入,所学的内容变得较为抽象,让留学生感到很难,不容易接受。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脱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留学生仅凭借简单的汉语知识无法应对较为深入复杂的交流。这些都导致了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互动能力较弱。

最后,留学生的跨文化非交际互动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肢体动作、表情等等方面的不同。这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因素

第一,语言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依靠语言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自然也是语言。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也是语言的学习,不但要学习语法、词汇,更需要了解传统文化、俗语、成语等。学习外国的语言,就像是婴儿学话一般,需要从头开始,但是由于他们本身是有母语文化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甚至某些认知和意识已经固定,因此,由于本身文化背景的不同,要想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实在不容易。这就会导致很多留学生害怕说错话,从而无法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第二,价值观的差异。人们的交际能力与价值观也有相当大的联系。我国的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我国的价值观会将集体主义置于主导地位,为了维护集体的和谐融洽就需要隐藏自己的利益,这种价值观在交际上表现为谦虚、稳重、慎重。而西方的文化中非常崇尚实现个人利益,表现自我,而这种价值观也根植于他们的心中,最直观的表现在他们平时的语言上,他们崇尚开门见山的交谈,不喜欢拐弯抹角。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

首先,创造跨文化的交际氛围,为留学生创造一定交际环境。可以从小环境着手做起,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在留学生公寓中营造家庭氛围,与留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等。

其次,一对一帮扶对子。在学校中为留学生配备高素质的课后教师,可以从研究生当中选取,与之结成一对一的互帮互助的对子,在日常的交流交际当中,中国的学生可以向留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民俗风情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留学生融入到中国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当中。同时,留学生在日常交际当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尽快获得解答,这会对留学生真正地融入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循序渐进。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它是一个逐步积累、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语言的学习中更是这样。在语言文化中,由于其初级、中级、高级阶段的文化需求不同,因此,有意识地不断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不断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成语、俗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到了高级的阶段,学校更应当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学生系统有序地了解所学语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有利于帮助留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两大终结”与“两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

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提升河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问题研究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四个河南”建设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若干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