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工业化是中国电影必经之路

作者:文/杜迈南 图/王 琳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影工业化”作为重要关键词日益受界内重视。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上,影视公司代表、电影导演、行业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影工业化的意义和现存问题。

论坛由盐之影业CEO乔青山(Jonah Greenberg)担任主持,导演郭帆和韩延、派拉蒙影业未来学家泰德·席洛维茨(Ted Schilowitz)、完美威秀娱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秋兴(Ellen R. Eliasoph)、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兼淘票票总裁李捷、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刘洪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阿里巴巴影业副总裁吴倩出席。

工业化助力中国走向电影强国

所谓“电影工业化”,简单而言是指行业分工深度细化,服、化、道、摄、录、美、编、导、演各司其职,在工业流程的制约下共同完成电影的拍摄任务;研发、融资、制片、宣传、发行、版权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各尽其责,在工业标准的推动下一起打造电影的产业链条。《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以30%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领跑全球市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凭借市场规模优势崛起,5年内将成全球第一大市场。

目 前 中 国 电影业界普遍达成共识——电影工业化会助力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叶宁表示,工业化是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必须扎实去做。在他看来,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趋势包含两个动力:首先是中国电影观众变得越来越聪明,对于故事情节有预期及判断,如果电影从业者违反了这个“套路”就很糟糕,“所以,中国电影人需要认真学习故事逻辑,包括戏剧结构”;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的电影观众回归到对于电影本体的热爱,因为电影满足了人们的双重需求——体验未曾体验过的精彩,去到未曾去过的世界。叶宁认为伟大的电影导演一定会创造电影世界观,“电影是生动的光和影的故事,在这方面必须要工业化。”

吴倩认为,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不需要讨论“要和不要,走和不走”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为必需。工业化的重要关键词是协同和分工,以及信息分享和经验传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工具,能够帮助优秀的剧组和智慧的导演,把探索出来的新方式方法传承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她看来,工业化更像是项目管理,会使整个电影的拍摄有更专业化的分工和最原始的尊重,“商业化和艺术性不矛盾,工业化和艺术性也不矛盾。”

叶宁

吴倩工业化道路没有捷径由于电影产业链较为复杂,行业各方对于电影工业化有不同见解。刘洪涛抛出一个论点,即“电影没有工业化不可以,但工业化也不是万能的”。他认为,中国的电影产业整体还在起步阶段,目前更大的问题在于专业人才的欠缺,“与标准化工业产品有别的是,电影的制作是从无到有的创意过程,人的创造力是关键。我做电影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专业人才。”刘洪涛也注意到,很多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都有着很好的创意,是带着自己的兴趣在做事,“如果在工业化的同时,不在创意上做文章,最后会走上观众并不一定捧场的歧途。”他拿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好莱坞举例,坦言好莱坞如今也同样面临创意枯竭的困境,“很多系列的续集也开始缺乏创意,只剩下视觉冲击。”

叶宁同意这样的观点,专业化之路没有捷径,希望现在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更有钻研精神,“越懂这一点就越拥有创作自由度,说出来的故事越有力度。”

艾秋兴从制片人的角度发表了看法。在她看来,怎么把技术手段引入故事很重要,“制片人要想办法把最好的技术手段给到导演,让他们应用在故事上,以提高影片质量。”

李捷从互联网角度阐述了工业化的意义。他表示,首先,工业化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电影行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第二,工业化将电影从单纯依赖票房收入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非票房收入空间,通过拓展衍生品、IP授权、乐园业务等方式,实现电影作品的多元商业变现。李捷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还是以项目模式为核心的行业,工业化需要电影从这样的模式成长为平台模式。

刘洪涛

艾秋兴

李捷工业化探索要有中国特色

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上,郭帆和韩延都有亲身体验。青年导演韩延的新作《动物世界》是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其精良特效备受好评。在他看来,很多人对工业化抱有误解,“一说工业化大家就想到好莱坞,认为工业化就等于做大片,有几个亿的大投资。”《动物世界》的拍摄经历让他体会到,工业化体现在整个电影制作的细节里。“我们也是被逼着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之前我在学校里面学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用镜头也很任性。现在不行了,通告单上几点到几点拍几个镜头是定死的,这就是工业化。”韩延表示,工业化能将导演“解放”出来,“工业化发展越快,导演就越能专心想创意,想好的点子。”对于中国的工业之路,韩延认为不能简单模仿,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断去摸索。

郭帆在拍完《流浪地球》后,也深切感受到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和好莱坞的差距,他呼吁新一代导演要先把工业化的概念移植到头脑中。“我们与好莱坞的工业化差距大概是20—25年,但我相信,以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再花5—7年时间应该能追到好莱坞中等水平,现在的环境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泰德·席洛维茨也对电影工业化发表了看法,他说:“电影行业一直走在技术的前沿,这一点不会改变。”他发现,一些更为剧烈的技术变化正在发生,“在未来,手机也会变得没用,会出现比手机更好的东西。终端设备将会变得更强大,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等将改变人们看电影的方式。”但对于“中美电影在技术上存在差距”的说法,席洛维茨并不认同,“现在是全球化市场,不存在技术壁垒,大家在同一水平面,能拿到的技术都一样,只是预算不同,使用的技术层面不同,所以中国也能制作出跟好莱坞一样好的电影。”

韩延

郭帆

泰德·席洛维茨

 

美剧《继承》: 豪门夺产背后的晦暗人性

《侏罗纪世界2》: 恐龙当道 人类让行

《动物世界》: 英雄“小丑”玩转“终极游戏”

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

一甲子,再起航

致敬历史 礼赞华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