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因里希”法则;事故隐患;重复发生率;风险评价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以来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于2016年12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从这个角度看,确保安全生产是政治任务。
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事故风险在不断增大。事故的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安全生产是经济任务。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因此基于企业科研生产特点,探讨一种具有可实施性和有效性的事故风险评价模式很有必要。
本文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体现在最大程度结合当前企业必须通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基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从中提炼出行之有效的事故风险评价模式。
1 事故风险评价模式
1.1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进而采取控制措施,并验证控制措施是否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范围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2事故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之前,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和分析风险。变化导致风险,关注“变化”是确保全面识别风险的关键。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原风险会发生变化,同时又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动态识别风险变得尤为重要。生产部门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并根据科研生产特点及“变化”,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汇总各生产部门“动态风险数据库”,并在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并分析“变化”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科研生产特点建立安全检查表并动态更新。
1.3 事故风险严重性
根据损失的严重性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要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即可能导致重伤、死亡或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一般危险源是相对重要危险源而言,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的可能性较小,造成的财产损失也相对较小的危险源。事故风险严重性可用经济损失来衡量,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即
1.4 事故风险可能性
“海因里希”法则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即事故的发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致质变的关键因素可概括为事故隐患重复发生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通过事故树和事件树计算得到,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得到;事故隐患的重复发生率主要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数据得出。在企业运行中,重要危险源是自上而下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投入和管理强度、力度都很大,从人、物、环、管全面进行事故风险管控,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一般危险源由于发生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小,容易让人产生麻痹大意心理,在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方面容易松懈,反而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1.5 事故风险评价模式
图1 事故风险评价模式2 模型应用
笔者选取某企业(以下简称A)11个部门为研究对象进行事故风险评价,这些生产部门涵盖主要生产类型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机械加工、设备制造等。
2.1 事故风险识别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细则》基于A生产类型,事故风险分为以下12类:科研生产设备、人员及行为、变配电、应急管理、职业健康、危化品、辐射作业、电装作业、外场试验、基础管理、涂装作业、电镀作业。
2.2 事故风险分析
以A2018年4月安全检查隐患为例,进行统计分析,4月共查出各类隐患29条,分部门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根据隐患类别分类,隐患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图2 2018年4月隐患部门分布情况
图3 2018年4月隐患类别分布情况
2.3 事故风险评价
从图2可看出部门2、部门10,2018年4月安全管理状况较差,事故风险相对较大,应加强安全管理水平。
从图3可以看出A事故风险相对严重的隐患为危化品和人员及行为类隐患。重复隐患发生率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A企业2018年4月相对较大的事故风险为危化品。
3 结论
1)以事故隐患重复发生率为主要指标建立了企业事故风险评价模式,并以A企业为例,应用事故风险评价模式,对该企业2018年4月事故风险进行评价。结论如下:该企业2018年4月事故风险较大的部门为部门2和部门10,事故风险较大的事故隐患为危化品。
2)笔者对企业事故风险评价的结果给出数值,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安全管理应加强的重点方向提供决策支持。
笔者在计算中以以事故隐患重复发生率为主要指标,未涉及严重性的计算,该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欣,许开立. 安全评价模式的建立[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08:59-61.
[2]郭亚军.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P33-P34.
责编/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