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四大方面发布了多行业、领域的前50排行榜,涵盖企业1346家,品牌数量718个。
一张张榜单,让中国中车、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这些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出现在我们视线中;一幅幅图片展示,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中国品牌、信任中国品牌、选择中国品牌、爱上中国品牌,让消费中国品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场场论坛,让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内化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挑选商品时,每个消费者都会做一次“品牌快问快答”——买空调,选格力;微波炉,格兰仕;买手机,上京东……当某个品牌成为该品类的代名词,成为消费者下意识的第一选择时,它就是知名品牌。
2018年5月10日是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展示大国魅力,传递中华精神,中国品牌所带来的中国力量已逐渐被世界所认可。
5月7日上午,“2018中国品牌全国推介周”在国际知名的品牌街区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本次中国品牌全国推介周活动以“中国品牌,在你身边”为主题,旨在展现中国品牌发展成就,弘扬中国品牌正能量,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黑龙江省品牌战略促进会、深圳市工业总会协办,尚君泽传媒、小象传媒承办,这是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品牌》杂志社2018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的首场重量级活动。
5月9日,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四大方面发布了多行业、领域的前50排行榜,涵盖企业1346家,品牌数量718个。
5月11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陕西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外,作为第三届丝博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以“品牌连通丝路”为主题的2018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也同期召开。
据悉,第三届丝博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8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品牌杂志社、陕西省会展中心共同承办。
一张张榜单,让中国中车、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这些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出现在我们视线中;一幅幅图片展示,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中国品牌、信任中国品牌、选择中国品牌、爱上中国品牌,让消费中国品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场场论坛,让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内化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政策助力品牌建设
5月10日,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的“2018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新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汇聚各方面力量,瞄准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和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使更多中国品牌伴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享誉世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了此次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领导、企业家与专家学者通过政策对话、企业家对话、省市长对话、智库对话等板块,结合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品牌发展政策环境建设、企业品牌创建、地区品牌发展、品牌发展服务、传统品牌的创新、文化之于品牌的重要性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深度而立体化地诠释了“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论坛主题。
“上海馆吸收了各种‘时髦’的高科技元素”,“走进内蒙古馆,就像踏入了真正的草原;走进云南馆,犹如来到鲜花的海洋”……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各地品牌光彩夺目,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品牌的发展历史、发展成就、发展前景。
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皇冠上的明珠,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目前,世界经济强国都把品牌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占领品牌制高点,品牌的力量不断彰显。据统计,全球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拥有知名品牌的多少不仅代表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改革开放发展中的精神风貌。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2017年,国务院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作为主要的目标之一,明确要求着力打造中国品牌,将品牌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来抓。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高品质、优品牌的支撑,都需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都需要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陈钢说,要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打造品牌、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当前,我国品牌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既有机遇,更有挑战。”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说,中国制造亟待企业家精神的投入,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打造高质量高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作为主攻方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就建设制造强国这一目标,相继推出了众多政策措施,为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提出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出台以来,工信部先后确定了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
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对“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中国制造2025”走出海外打下基础。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品牌建设,并多次提出殷切期许。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创建更多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可以说,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品牌建设都正当其时。
价值提升品牌实力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搭建品牌发展的交流平台,助力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个国家能否从全球化中获益,取决于其是否参与及以何种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少数发达国家长期占据中高端环节,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中低端环节,品牌价值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指出,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品牌标准的制定,当前亟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耿虹认为,近年来,我国品牌价值评价技术研究、国家标准体系制定、信息发布机制建设、评价标准国际协调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标准、政策和实践成果。
刘平均介绍,遵循“名牌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名牌最终要被消费者认可”的基本准则,2013以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已连续开展了5次公益性品牌价值评价发布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步形成了“科学、公正、公开、公认”的品牌评价发布机制。
“目前,已有22个品牌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建立了中国品牌分类评价发布体系,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刘平均表示,今年中国将首次发布“中国品牌百强榜”,并在品牌建设工作中开展支持“三农”发展的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品牌价值评价机制的创新。
从2013年第一次进行制造业品牌评价发布,到2018年的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布,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发布已连续举办五年。据了解,今年参加评价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346家,发布品牌数量达718个;发布分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四大环节,并且分20余个行业、分领域发布,特别在能源化工、纺织服装、轻工等重点领域将首次发布前50排行榜。在企业品牌环节中,发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59家能源化工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机械制造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电子信息企业;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电器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轻工企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汽车及配件企业;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等24家冶金有色企业;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17家电梯企业;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家纺织服装鞋帽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建筑建材企业;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等46家医药健康企业;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5家食品加工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金融企业;山东凯瑞餐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佳客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餐饮企业;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交通运输企业;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零售企业。
在服务业、农业、产品品牌环节中,发布了苏宁控股集团、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等3家其他服务企业;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等15家农业企业;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52家产品品牌企业。
在中华老字号品牌、自主创新品牌环节中,发布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82家自主创新企业。
在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环节中,发布了贵州茅台酒、安溪铁观音等前100排行榜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
品质擦亮品牌底色
5月10日下午,作为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以“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在“智库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在论坛中举了一个调查案例。在他曾参与过的一个关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调查中,针对中国游客出境游大量购物以及通过海淘购买国外的名牌产品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是71.4%的消费者认为“国外品牌质量信得过”,大部分消费者是在理性消费时持这一观点。同时,66.7%的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先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集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综合执法、质量强国战略实施、质量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综合部门,对品牌建设承担了更多责任。“我们也在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加强政府综合服务功能,铸就对企业品牌的成长、保护,同时更多运用质量技术基础的手段,包括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手段,以及先进的质量工具方法推广、标杆引领作用等,成就更多中国的自主品牌。”黄国梁表示。
产品质量与服务提升的前提,是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这也是中国品牌亟待提升的方面。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中国品牌进入世界500强的很少,近两年才入围了华为和联想且排名靠后,这与中国作为经济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国的地位非常不相衬。而差距正是在于“品牌意识”的欠缺。
他认为,中国品牌应该意识到“品牌价值”除了有形资产外、财务指标以外,还应该有质量和服务。“中国只有解决了品牌意识的问题,才能够培育出国际的知名品牌。”近年来,大到高铁、核电、大飞机,小到马桶盖、电饭煲、笔尖钢,中国制造在质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伴随着这场品质革命,中国品牌的形象也进步飞速。据英国知名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2018年全球品牌500强”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正缩小与全球领先品牌之间的差距,中国上榜品牌在全球品牌500强总价值中所占比例从3%升至15%。
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与会的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中国品牌品质提升的发展路径。
“回顾潍柴70年来发动机的产量,前50年(1946年到1997年)生产总量大约是30万台,1998年到2007年是132万台,2008年至今是527万台。这是潍柴的超越,更是中国制造业从工匠精神到品质革命的见证。”据潍柴动力党委书记、副总裁王勇介绍,潍柴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的领跑,捍卫了中国民族“动力”。
通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如今潍柴已经在全球确立了产品的最高标准:平均故障时间25万公里,在国内市场,潍柴配套重卡发动机的销售价格比进口品牌高10%,并实现了99%以上的国产率。
据中国商飞新闻中心主任殷秀峰介绍,商飞通过10年初创期,初步掌握了大飞机研制规律、研制方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形成支线客机、中短程窄体客机、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初步建立人才、技术、管理等能力基础;初步带动基础学科、航空工业等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强国一定要有先进的制造业,大国一定要有大飞机。大飞机是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名片,也是国家品牌。我们要像造钟表一样来造大飞机,塑造世界级的大飞机品牌。”殷秀峰说。
“以前,3台缝纫机就能开一家服装公司;如今,全世界最精英的设备都能够在服装行业找到,质量革命为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颠覆历史的机遇。”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董事长金建华说。成立90周年以来,正是对质量和品牌的深刻认识,造就了这家经久不衰的服装行业老字号。
“意大利高级定制服装品牌的价格起点是3万元人民币,中国的服装也要思考如何做到最好最精而不是最多。”金建华表示,中国服装要走科技化、定制化、人性化道路,要紧跟世界潮流,对标国际一流的标准,实现弯道超车。
医药界的老字号,1971年建厂的扬子江药业,同样执着于品质和质量。扬子江药业集团副董事长徐浩宇说,扬子江药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产能结构优化保障优质供给,以产品质量提升增强竞争优势,生产安全药物、优质药物,在加快供给侧改革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山东五征集团副总经理刘新新表示,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既要“仰望星空”——在产品品质、生产流程、组织架构上制定高标准,对标国际;又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事情。
“‘大国工匠、大国品牌’不在其大,而在于把‘匠心精神’注入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服装鞋帽的一针一线都可见品质,装备制造的每颗螺丝都能见功夫,家用电器的每处设计都可见品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沁荣说,当今世界,品牌竞争力就是国家竞争力,品牌的提升带来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这期间,质量始终是品牌崛起的重要抓手。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说,深入讨论中国品牌发展,本身就是对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见证。“目前我国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确实应该从更高层面关注品牌,关注品牌革命、品牌打造和品牌保护。”
共促丝路品牌崛起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来源于中国,成果与发展前景由世界共享。如何推动丝路品牌对话,让品牌连通丝路? 如何促进丝路品牌崛起,讲好丝路品牌故事? 如何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通……“2018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就是回应这些品牌发展热点的有力体现。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围绕如何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弯道上跑出加速度,让丝绸之路品牌焕发出新生机这一主题,与会嘉宾们各抒己见。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说:“今天的陕西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品牌,而且也有享誉世界的美食品牌,更有一批品牌崭露头角。希望陕西省以及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借助丝博会和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的平台,共同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创造了良好机遇,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指出,陕西要利用丝博会和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平台,一要搭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平台,推动丝路国家优质农副产品走向世界;二要发挥历史资源文化丰富的优势,推动丝路国家的文化艺术、名胜旅游走向全球;三要发挥中国电子商务第一大国的优势,推动沿线国家电子商务贸易发展,满足全球消费需求,致富丝路国家。
国际知名品牌经济专家克劳迪奥·巴雷利亚(Claudio Barella 意大利)说:“丝绸之路其实就是中西市场产品交换的一种交流,现在新的丝绸之路已经诞生了,这就是现在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能够交换服务、产品、理念等。”
国际知名品牌经济专家帕特丽夏·麦奎兰(Patricia McQuillan 加拿大)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品牌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中国的品牌将会不断构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欧洲质量科学研究院第一任主席、丹麦质量奖的创始人之一、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延斯·耶恩·达尔高(Jens J. Dahlgaard 丹麦)指出:“品牌质量是一种动态的概念,今天你的产品质量好,那明天可能你的产品质量就不好了,或者说这个产品就没有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了。所以企业要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去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要进行持续的研发、持续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国共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需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论坛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宣传与品牌部主任杨骏围绕项目建设、发挥核心能力、提升认知认同、促进民心相通等主题,全面展示出三峡集团发挥自身的核心能力,把中国水电的设计能力、设备制造能力、电站预备能力,整合升华成一张响亮的核心名片。
洋河股份副董事长、总裁钟雨说:“在古丝绸之路上,洋河大曲就远销沿线各国,并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洋河将携手其他众多的中国品牌把丝绸之路建成繁荣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作为2018丝绸之路品牌国际论坛最具深度和内涵的丝绸品牌超级对话活动,得到了国内外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超级对话围绕新常态下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品牌如何引领经济转型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制定,以及新环境新生态中的品牌治理模式等主题展开探讨。丝路品牌超级对话环节由《中国品牌》杂志社副社长张超主持,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闫永、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兴科、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郑灵光(Derrick Tay)、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李峰等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嘉宾认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品牌需要“集群化”发展,打造优势领域,形成享誉世界的集群品牌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强国大都有世界级的品牌集群。比如,德国有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集群、法国有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品牌集群、意大利有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集群、韩国有世界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集群、美国有世界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品牌集群……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品牌“集群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在哪些领域最有可能形成享誉世界的集群品牌格局?
在闫永看来,品牌根植于人的内心,根植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消费者的内心,随着交流的日益深入和深化,越来越深入人心,只有品牌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内心,才能实现真正的品牌崛起。他认为,未来,我国在基础建设、高端制造、信息通讯等领域有可能形成享誉世界的品牌集群格局。
赵萍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丝路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贸易壁垒不断减少,民间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使沿线各国在品牌价值、品牌文化方面逐渐形成共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第一个就是要加强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投入,也就是加强技术创新;第二个方面就是商业模式。通过个性定制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她说。冯兴科指出,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是打造品牌集群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行业协会的带领下,行业企业能更好的协同合作,从而产生集群化发展优势。
大势所趋、水到渠成。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惠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今天,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新载体,“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承载的精神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了磅礴的正能量,正成为全球发展值得期待的亮点之一。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如今,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营销、消费市场、信息传播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和培育品牌,讲好“品牌故事”成为今年“中国品牌日”期间各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上海,以“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为契机,上海同步推出一系列重量级活动。上海馆包括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上海科创五大板块,是本届自主品牌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其中“上海服务”板块以“高品质发展,高质量生活”为主题,以黄浦江为中轴线,展示了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精细化城市服务及代表性服务企业3个主题,表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开放、包容、文明的城市形象。此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将发布“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这是全球首个从供给侧驱动因素的视角研究和评价中国企业品牌价值创新的百强榜。
在浙江,在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重达7公斤的平板砖块被一款通过“浙江制造”认证的方太牌吸油烟机产品牢牢吸附在半空,直到电源关闭才应声掉落——这场令人称奇的实验,通过视频连线被呈现在了2018年“中国品牌日”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主题推广活动的现场。
“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企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大品牌、好品牌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品牌时代,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活动中,浙江省副省长陈伟俊讲解了品牌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浙江借助“浙江制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效。
在厦门,厦门市质监局会同厦门市质量协会举办了以“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 传播新时代品牌强音”为主题的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科学管理,是金旅产品质量得以持续保证的基础。金旅的质量管理体系,着力于先进标准如何实事求是地与企业自身的行业特征、发展阶段、市场发展有效结合。”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的参赛代表在演讲中提到,打好品质提升战,金旅选择了先从质量管理入手,并通过服务保障的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
在深圳,5月9日,以“聚焦一带一路•共铸城市品牌”为主题的第二届深圳国际品牌周暨中国品牌日深圳站活动正式启幕。启动大会发布8个品牌为第4届“国际信誉品牌”,56个品牌为第15届深圳知名品牌,169个品牌通过复评。截至2017年,深圳知名品牌评价活动已连续开展15届,共评选产生720个“深圳知名品牌”,据统计数据测算,仅占全市企业总数0.5‰的这720家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全市销售总额的44.96%、纳税额占35.46%、出口额占28.25%。
“新国货”带来美好生活
当下的年轻人喜欢哪些品牌?中国消费者又更青睐哪些品牌?70后的牛先生说,得力的文具、海尔的冰箱……是自己的最爱;80后的王女士说,移动支付、中国洗护产品……让品质生活有保障;90后的李先生说,共享单车、中国穿戴品牌……让生活更美好……
去年的今天,中国品牌日诞生;今年的今天,“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火热开启,一大批大国重器、国之精品亮相,引发广泛热议。“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再次上升到新高度,而中国品牌也已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坎里。
“物美价廉”、“耐用安全”、“文化内涵”……这些词汇日益成为新国货的标签,从智慧出行到智慧餐饮,从智能手机到白色家电……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产品牌和中国制造正慢慢回归老百姓的消费选择。据瑞士信贷公布的2018年新兴市场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87.4%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国内品牌的家电,18岁到29岁的消费人群中90.7%的消费者表示更喜欢国内品牌,年轻消费群体对中国品牌的信心日益增强。
“新国货崛起”这个逐渐升温的词汇印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变。十几年前,提到国产品牌,人们往往想到“价廉质差”,甚至山寨横行,即便“Made in China”风靡全球,很多人仍然迷信外国货。最近几年,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质量提升上,“新国货”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据统计,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更多人对新国货信心满满。
新国货的崛起,不仅是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客观需要。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电饭煲、马桶盖等小物件的 “海淘热”,说明一些产品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另一方面,“中国质造”也有着先天优势,我国目前已有超过200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品类生态非常完整,而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为解决制造业技术手段落后、产品运营粗糙等问题提供了新契机,为企业提高良品率、降低能耗带来新方式。
“生活讲究品质,消费注重品牌。”有组数字值得一提。2015年,在“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品牌占据31席;2016年,有36个中国品牌入选;到了2017年,中国品牌已占据37席。这种进步,尽管算不上大步流星,但前进的步伐始终没有歇脚,奋起直追的决心从未动摇。从贴牌到创牌,从跟跑到并跑,竞相涌现的中国品牌,一次次地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不仅重塑着中国商品形象,更改变着世界品牌版图。梳理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榜单上的中国品牌,既看到沉淀着如歌时光的老字号,也有乘着信息技术东风的后起之秀;既体会到新“四大发明”的有口皆碑,也感受到“独角兽”的蓬勃活力。每个品牌的生长,都有着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都诠释着大国阔步挺进的品牌抱负。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建设“品牌强国”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牢记古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警训,既不能违背品牌建设的规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更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到最后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唯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将品牌意识、工匠精神、民族品格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打造叫得响、传得久的“金字招牌”,展示更多有魅力、有品质的中国名片,更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打造坚实支撑。